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轨承(軌承)
遵循承奉。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甄命授三:“当洗濯心诚,盟於天地,静守形骸,轨承训诲。”
分類:遵循承奉
《漢語大詞典》:航迹
船舶、舰艇、鱼雷航行时在水面所留下的痕迹,战斗中可根据敌人舰艇航迹发现敌人或根据敌人鱼雷航迹避开鱼雷攻击
飞机、火箭等飞行器在空中或空间中形成或遵循的飞行轨迹
飞机在地球表面之上的实际轨迹,或其图上表示
《漢語大詞典》:不变不革(不變不革)
谓一切遵循旧规。史记·太史公自序:“﹝ 曹参 ﹞续 何 相国,不变不革,黎庶攸寧。”
分類:遵循旧规
《國語辭典》:不足为训(不足為訓)  拼音:bù zú wéi xùn
不能当作法则或典范。《孽海花》第四回:「孝琪的行为虽然不足为训,然听他的议论思想,也有独到处。」
《漢語大詞典》:操作规程
具体劳作所遵循的规范、程序和要领。例如:电工操作规程;消防操作规程。
《國語辭典》:按部就班  拼音:àn bù jiù bān
原指巡查所辖的部属,归入所属的班列。语本《文选。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后引申指作文章时,依照文义、安排章节,并将确切的词句放在适当位置;亦可指做事依照一定的层次、条理。《歧路灯》第九九回:「我一发劳动小相公大笔,写个书名签儿,按部就班,以便观书者指名以求,售书者认签而给。」《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正用不著到那等地方去名外图利。」
《漢語大詞典》:必由之路
必须经过的道路
泛指事物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例如:考研究生是当一个大学教师的必由之路。
《漢語大詞典》:蹈仁履义(蹈仁履義)
遵循仁义之道。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论 安老爷 这个人蹈仁履义,折矩周规,不得不谓之醇儒。”
分類:遵循仁义
《漢語大詞典》:创作方法(創作方法)
指文学艺术家在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所遵循和运用的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漢語大詞典》:畔道离经(畔道離經)
背离道统,不遵循经典规定的指导思想。亦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畔,通“ 叛 ”。 清 洪升 《〈坚瓠补集〉序》:“开人心狙诈之端,启风俗陵傲之习,不至於畔道离经不止。” 陈独秀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 居恒 欲手刃其人,以为畔道离经者戒。”
《國語辭典》:身无择行(身無擇行)  拼音:shēn wú zé xíng
所作所为都遵循法道,自然成习,无须刻意选择。《孝经。卿大夫章》:「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國語辭典》:顺理成章(順理成章)  拼音:shùn lǐ chéng zhāng
顺著条理自成章法。比喻言行合情合理,有条不紊。如:「王同学辩才无碍,因此这次的全校辩论比赛顺理成章的推举他为代表。」
《漢語大詞典》:三千威仪(三千威儀)
佛教谓僧尼日常遵循的众多律仪。威仪,指行事进退的仪则。《五灯会元·六祖下一世·永嘉真觉禅师》:“祖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漢語大詞典》:践律蹈礼(踐律蹈禮)
遵循礼法。北齐书·文宣纪:“以王践律蹈礼,轨物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