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73,分139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水道
任道
违道
道泰
下道
市道
引道
关道
宗道
九道
道荫
涉道
从道
州道
儒道
《國語辭典》:水道  拼音:shuǐ dào
1.人工或天然的通水路线。或水深足够船只航行的航路,如大海峡、河流、海湾或海峡中水深最深、主水流流过的路线,都称为「水道」。
2.游泳池中用绳索分隔出的区间。比赛时,选手应在各自的水道中前进,若越线则犯规。
《漢語大詞典》:任道
指可肩负重任的仁人志士。《楚辞·九章·橘颂》:“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马茂元 注:“任道,任道的人。橘不但有鲜明的外表,而且有甘美的内容,正如表里通达的君子一样,可以担负重任,所以拿来相比拟。”
《漢語大詞典》:违道(違道)
违背正义。《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 孔 传:“失道求名,古人贱之。”
分類:违背
《分类字锦》:道泰
杜审言大酺诗火德云官逄道泰天长地久属年丰王勃九成宫颂序咏时和于帝壤动植咸欢歌道泰于华封昆虫自乐
分类:卦名
《漢語大詞典》:下道
(1).间道,小路。左传·庄公九年:“ 秦子 、 梁子 以公旗辟于下道。”
(2).犹下策。 王闿运 《御夷论一》:“和战者,政教之末迹;諍议者,谋国之下道,故必先明其致此之由,而后智术乃可言也。”
(3).下流,不正经。《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三句话就説下道儿去了。”
《國語辭典》:市道  拼音:shì dào
1.市中的道路。《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百姓遵用其教,卖偶车马下里伪物者,弃之市道。」《后汉书。卷一三。隗嚣传》:「吏民昏乱,不知所从,商旅穷窘,号泣市道。」
2.市街上的行人。《新唐书。卷一六七。皇甫镈传》:「镈以吏道进,既由聚敛句剥为宰相,至虽市道皆嗤之。」
3.市场商人交易之道。《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
《國語辭典》:引道  拼音:yǐn dào
1.起程、出发。《后汉书。卷一八。吴汉传》:「每当出师,朝受诏,夕即引道,初无办严之日。」
2.带路。《文明小史》第四九回:「先生如要先去,兄弟引道罢。」
3.在桥梁两端附近,自平地渐渐高起,而连接高处桥身,以便流通上下桥交通的斜长坡道。如:「桥上发生了连环车祸,使得车辆一路回堵到引道上。」
《漢語大詞典》:关道(關道)
(1).犹要道。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
(2). 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 ,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 郑观应 《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漢語大詞典》:宗道
宗法的原则。礼记·大传:“公子有宗道。公子之公,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适者,公子之宗道也。”《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有若 问於 孔子 曰:‘国君之於百姓,如之何?’ 孔子 曰:‘皆有宗道焉。’”
分類:宗法原则
《漢語大詞典》:九道
(1).九州的道路。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 杜预 注:“启开九州之道。”史记·河渠书:“随山浚川,任土作贡,通九道。”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通九州之道。”
(2).古人指日月运行的轨道。 汉 王充 论衡·说日:“日月有九道。”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望舒 弭节於九道, 羲和 正轡於中黄。”
(3).指九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济水:“昔 禹 脩九道,録其功; 后稷 躬稼,列于雅。”
(4).犹言许多道。 唐 李白 《庐山谣》:“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 李白 《登梅岗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诗:“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
(5).九门学问。鹖冠子·学问:“如於初问,终於九道。一曰道德,二曰阴阳,三曰法令,四曰天官,五曰神徵,六曰伎艺,七曰人情,八曰械器,九曰处兵。”
《漢語大詞典》:道荫(道蔭,道廕)
庇覆之大恩。道,敬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吾西州穷士,一介寂寥,恩周荣誉,泽遍衣食,永惟道廕,日月就远,缅寻遗烈,触目崩心。” 宋 王十朋 《代道青荐母青祠》:“恭命羽士,虔修醮科,用酧昔日之鸿恩,载助兹晨之哀荐。异资道荫,薄报母慈。”
《漢語大詞典》:涉道
登程。东观汉记·东平宪王苍传:“上以王触寒涉道,使中謁者赐乘舆貂裘。”三国志·蜀志·李恢传:“后贡 恢 于州,涉道未至,闻 先主 自 葭萌 还攻 刘璋 。”百喻经·得金鼠狼喻:“涉道而进,至水欲渡,脱衣置地。”
分類:登程
《漢語大詞典》:从道(從道)
依从正道。易·复:“中行独復,以从道也。”荀子·臣道:“‘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史记·蒙恬列传:“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唐 李翱 《从道论》:“是则和者人之喜,默者人之怒,吾寧从道而罹怒乎?寧违道而从众乎?斯所谓辨难易而榷是非矣。”
《漢語大詞典》:州道
绕城之道。墨子·备城门:“城下州道内,百步一积藉,毋下三千石以上,善涂之。”
《漢語大詞典》:儒道
(1).儒家的道德原则。荀子·子道:“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 舜 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唯《七厉》叙贤,归以儒道,虽文非拔羣,而意实卓尔矣。”
(2).泛指儒家的思想学说。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儒道在 汉 为讖讳所杂,在 宋 为二氏所杂。”
(3).谓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学说。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弼 好论儒道,辞才逸辩,注老子,为尚书郎,年二十餘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