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缗钱(緡錢)
(1).用绳穿连成串的钱。旧唐书·刘悟传:“ 悟 少有勇力,叔 逸準 为 汴 帅,积緡钱数百万于 洛中 , 悟 輒破扃鐍,悉盗用之。”旧五代史·汉书·王章传:“官库出纳緡钱,皆以八十为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总计前后锡賚之数,亦有四十七万緡钱。”
(2).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 汉 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诸作有租及铸,率緡钱四千一算。” 唐 白居易 《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 宋 陆游 《曾文清公墓志铭》:“比贼退,得緡钱六十万,丧乱之餘,国用赖是以济。” 清 厉鹗 东城杂记·红亭醋库:“ 宋 时酒醋皆官库醖造,纳緡钱於户部。”
《國語辭典》:水道  拼音:shuǐ dào
1.人工或天然的通水路线。或水深足够船只航行的航路,如大海峡、河流、海湾或海峡中水深最深、主水流流过的路线,都称为「水道」。
2.游泳池中用绳索分隔出的区间。比赛时,选手应在各自的水道中前进,若越线则犯规。
《國語辭典》:绳桥(繩橋)  拼音:shéng qiáo
以绳索连结搭成的桥。唐。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诗:「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國語辭典》:穿鼻  拼音:chuān bí
1.在牛鼻间穿上绳子。比喻像牛一样受人牵引,不能自主。《南史。卷五六。张弘策传》:「徐孝嗣才非柱石,听人穿鼻。」
2.地名。位于河北省天津市。
《國語辭典》:自缢(自縊)  拼音:zì yì
上吊结束自己的生命。元。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你为甚么树上拴著这条套绳子,要寻自缢?」《大宋宣和遗事。利集》:「内外有兵守卫,虽衣带皆为取去,盖防其自缢也。」也作「自经」。
《國語辭典》:绞刑(絞刑)  拼音:jiǎo xíng
一种死刑。用绳索将犯人勒毙。如:「他被判处绞刑。」
《漢語大詞典》:引墨
木工使用绳墨。喻立下规矩、法度。《晋书·刘毅传》:“正色立朝,举纲引墨,朱紫有分, 郑 衞 不杂。”
《漢語大詞典》:下缒(下縋)
用绳悬人或物下坠。 宋 赵希鹄 《洞天清禄集·古砚辩》:“石居水底,须千夫堰水汲尽,深数丈,篝火下縋,深入穴中,方得之。”
分類:用绳下坠
《漢語大詞典》:繘井
用绳汲取井水。易·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孔颖达 疏:“汲水未出而覆,喻修德未成而止,所以致凶也。” 清 朱彝尊 《杭州水利不治者累百年矣……喜而作诗凡二十四韵》:“涂彻大小屋,繘井愁难躋。”
《國語辭典》:索引  拼音:suǒ yǐn
将书籍、期刊、报纸、杂志中的内容要项或重要语词,如人名、地名、篇名等,用检字分类法排列,标明所在页数,以备检索查阅。也称为「引得」。
《國語辭典》:绞缢(絞縊)  拼音:jiǎo yì
绞首。《左传。哀公二年》:「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文选。李康。运命论》:「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
《國語辭典》:绷扒(繃扒)  拼音:bēng bā
古代一种脱去衣裳,以绳索捆绑的刑罚。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受尽三推六问,吊拷绷扒。」也作「掤扒」。
《国语辞典》:套儿(套儿)  拼音:tào ér
1.用绳结成的圈。如:「他把套儿放在地上,准备趁人不备时把人套住。」
2.陷害人的计谋。如:「小心!别上了他的套儿。」
《漢語大詞典》:陆挽(陸輓)
见“ 陆輓 ”。
亦作“ 陆挽 ”。 在岸上用绳子拉船前进。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昔 苏州 以东,公私船皆以篙行,无陆挽者。” 明 李东阳 《明故荣禄大夫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郭公墓志铭》:“浚 通州 官河二十餘里,置减少坝,用浅船般运,以代陆輓。” 明 沈德符 野获编·河漕·黄河运道:“泊於 沙门 ,陆輓三十里,即入 卫河 ,船运至京。”
《國語辭典》:绞杀(絞殺)  拼音:jiǎo shā
用绳子勒死。《三国演义》第二九回:「策出书示之,叱曰:『汝欲送我于死地耶!』命武士绞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