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举选(舉選)
(1).推举选拔。新唐书·关播传:“陛下虽求贤,又使举荐,然止得求名文辞士;焉有有道贤人肯奉牒丐举选邪?”
(2).指科举。 唐 韩愈 《赠侯喜》诗:“半世遑遑就举选,一名始得红颜衰。” 宋 叶适 《宋故宣教郎姚君墓志铭》:“士之一身与其父母兄弟妻子,皆繫命於举选之得失,何也?以其荣悴异焉。”
《國語辭典》:甄拔  拼音:zhēn bá
鉴别、拔擢人才。《晋书。卷四三。山涛传》:「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馀人,皆显名当时。」《儒林外史》第四四回:「却喜小侄的文章,前三天满城都传遍了,果然蒙大师赏鉴,可见甄拔的不差。」
分類:甄别选拔
《漢語大詞典》:选除(選除)
选拔任用。后汉书·和帝纪:“选除七十五人,补謁者、长、相。”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才得唱名, 满生 心里放 文姬 不下,晓得选除未及,思量道:‘ 汴梁 去 凤翔 不远,今幸已脱白挂緑,何不且到丈人家里,与他们欢庆一番,再来未迟。’”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学校:“郡县学官,毋得出自选除;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
《漢語大詞典》:四选(四選)
(1).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天有四时,时三月;王有四选,选三臣……圣人为一选,君子为一选,善人为一选,正人为一选,由此以下者,不足选也。”
(2). 宋 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元丰 前以审官东院、审官西院、流内铨、三班院四个官署分掌铨选,故称四选。 元丰 改革官制,更名隶属吏部。宋史·选举志四:“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宋 苏辙 《论堂除太宽札子》:“庶使堂除官吏不復待闕,与四选稍异,亦旌劝之义也。” 宋 岳珂 桯史·部胥增损文书:“以此知四选蠹积,盖不可胜算,司衡综者,可不谨哉!”
《漢語大詞典》:铨法(銓法)
选拔、任用官吏的条例。新唐书·选举志下:“初,銓法简而任重。” 宋 叶适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朝廷难以銓法持之,遂授太学録。”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四年:“官司文籍散佚,无所稽考,议者以为銓法最为急务。”
《漢語大詞典》:选练(選練)
(1).选拔训练。韩非子·和氏:“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絶灭百官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吕氏春秋·简选:“选练角材,欲其精也。”《汉书·李寻传》:“宜少抑外亲,选练左右,举有德行道术通明之士,充备天官。”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2).挑选提炼。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始 尧 舜 时君臣以賡歌相和。是后,诗人继作,歷 夏 、 殷 、 周 千餘年, 仲尼 缉拾选练,取其干预教化之尤者三百篇,其餘无闻焉。”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任何民族的文字,都和语言一样,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多头尝试到约定俗成,所逐步孕育、选练、发展出来的。”
《漢語大詞典》:审官院(審官院)
宋 代选拔京朝官的机关。分东西二院,东院主文选,西院主武选。 元丰 后其职并入吏部。宋史·选举志四:“京朝官则审官院主之……其后典选之职分为四:文选曰审官东院,曰流内銓;武选曰审官西院,曰三班院。 元丰 定制而后,銓注之法,悉归选部:以审官东院为尚书左选,流内銓为侍郎左选,审官西院为尚书右选,三班院为侍郎右选,於是吏部有四选之法。”
《漢語大詞典》:举用(舉用)
选拔任用。史记·五帝本纪:“ 禹 、 皋陶 、 契 、 后稷 ……自 尧 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史记·蒙恬列传:“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三国志·魏志·毛玠传:“其所举用,皆清正之士。”
《漢語大詞典》:常选(常選)
(1).指素常选拔的精兵。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驃骑,驃骑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将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絶也。” 司马贞 索隐:“谓驃骑常选择取精兵。”
(2).古代定期选举官吏的一种制度。《梁书·武帝纪中》:“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 甘颜 ,勿限年次。”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公自常选,数年遂任事于时。”元史·张珪传:“近侍不得巧词復奏,不该常调之人亦不得滥入常选。”
《漢語大詞典》:抡选(掄選)
选拔,挑选。宋史·张齐贤传:“ 太宗 擢进士,欲置 齐贤 高第,有司偶失抡选,上不悦。” 明 张居正 《请重修〈大明会典〉疏》:“抡选儒臣,分局纂修。”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巴黎复友人书:“此列国抡选使才,所由以交涉实学严加考核,庶几使馆无滥竽之辈,行人无辱命之虞。”
分類:选拔挑选
《漢語大詞典》:迪简(迪簡)
谓选拔引进。书·多方:“我 有周 惟其大介賚尔,迪简在王庭。” 蔡沉 集传:“启迪简拔,置之王朝矣。”
分類:选拔引进
《漢語大詞典》:上选(上選)
(1).精选出来的上等品。后汉书·舆服志上:“及 秦 并天下,揽其舆服,上选以供御,其次以锡百官。”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康熙 丁酉、戊戌之间,各种楷书,俱有翻刻……惟《醴泉铭》竟为流毒,形僻而易似,则相称而为 欧 字,可入上选,究未尝一笔似也。” 鲁迅 《准风月谈·答‘兼示’》:“但我不知道 施先生 做国文教员的时候,对于学生的作文,是否以富有庄子的文法与文选的字汇者为佳文,转为编辑之后,也以这样的作品为上选?”
(2).遴选,选拔。后汉书·律历志中:“太常 就耽 上选侍中 韩説 ……於太常府,覆校注记,平议难问。”
《漢語大詞典》:练士(練士)
(1).精兵。管子·地图:“缮器械,选练士,为教服,连什伍,徧知天下,审御机数,此兵主之事也。”吕氏春秋·爱类:“王也者,非必坚甲利兵选卒练士也,非必隳人之城郭、杀人之士民也。”
(2).训练士兵。
(3).选拔士兵。 清 魏源 《〈圣武记〉叙》:“楨富柄强……以之蒐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
《漢語大詞典》:选格(選格)
选拔人才的标准。 郑观应 《致潘兰史征君书》:“须先定人格,有品行,有学问,有歷练方合选格,如不合格者不准入选,庶无劣员。”
《漢語大詞典》:选首(選首)
(1).被选中的最佳者。史记·儒林列传序:“ 叔孙通 作 汉 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金史·梁襄传:“ 燕 盖京都之选首也。”
(2).指首先选拔任用的人。 宋 曾巩 《门下侍郎尚书左右丞制》:“某庄毅忠篤,通於古今,列於庙堂,以义陪朕,是用考择以为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