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疏旷(疏曠)
亦作“疎旷”。亦作“踈旷”。
(1).豪放;豁达。 唐 岑参 《郡斋闲坐》诗:“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羈束!”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黄鵠叫,白鸥眠,谁似儂家疎旷。”《宋史·徐禧传》:“ 禧 疎旷有胆略,好谈兵。”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庆桂 诗:“我性本疎旷,山水思静便。”
(2).远离;远隔。 唐 刘长卿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诗:“ 季鹰 久疏旷, 叔度 早畴昔。” 明沈采《千金记·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间,七尺躯从那里长?何故把爹娘疎旷?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单寂寞。 唐 刘长卿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旷,临风对月空惆悵。”
(4).空阔,广大;宽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愿迴疏旷之慈,俯鉴虔祈之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长安 崇贤里 ,夏夜乘凉于庭际踈旷,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
(1).豪放;豁达。 唐 岑参 《郡斋闲坐》诗:“平生好疏旷,何事就羈束!” 宋 孙光宪 《渔歌子》词:“黄鵠叫,白鸥眠,谁似儂家疎旷。”《宋史·徐禧传》:“ 禧 疎旷有胆略,好谈兵。”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引 清 庆桂 诗:“我性本疎旷,山水思静便。”
(2).远离;远隔。 唐 刘长卿 《九日岳阳待黄遂张涣》诗:“ 季鹰 久疏旷, 叔度 早畴昔。” 明沈采《千金记·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间,七尺躯从那里长?何故把爹娘疎旷?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单寂寞。 唐 刘长卿 《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白首无子孙,一生自疏旷。”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旷,临风对月空惆悵。”
(4).空阔,广大;宽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谒禹庙醮词》:“愿迴疏旷之慈,俯鉴虔祈之恳。”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长安 崇贤里 ,夏夜乘凉于庭际踈旷,月色方午,风过觉有异香。”
《漢語大詞典》:云山(雲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漢語大詞典》:云间(雲間)
(1).指天上。 南朝 梁 刘孝威 《斗鸡篇》:“愿赐 淮南 药,一使云间翔。” 金 元好问 《无尘亭》诗之二:“亭中剩有题诗客,独欠云间 李謫仙 。”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三折:“纵有那惊俗客云间吠犬,须无那聒行人风外鸣蝉。”
(2).很高很远的地方。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声驰海内,名播云间。”
(3).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宋 苏轼 《满江红》词:“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俺那里云间 太华 烟霞细,鼎内还丹日月迟。”
(4). 松江县 (今属 上海市 )的古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荀鸣鹤 、 陆士龙 二人未相识,俱会 张茂先 坐。 张 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 举手曰:‘ 云间 陆士龙 。’ 荀 答曰:‘日下 荀鸣鹤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谶》:“‘潮逢 谷水 难兴浪,月到 云间 便不明。’ 松江 古有此语。 谷水 、 云间 ,皆 松江 别名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选诗 云间 ,徵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阿英 《胡沙随笔·文化之浩劫》:“ 云间 姚石子 先生,收藏 中国 典籍极富。”
(2).很高很远的地方。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声驰海内,名播云间。”
(3).指远离尘世的地方。 宋 苏轼 《满江红》词:“君不见《周南》歌《汉广》,天教夫子休乔木。便相将、左手抱琴书,云间宿。”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俺那里云间 太华 烟霞细,鼎内还丹日月迟。”
(4). 松江县 (今属 上海市 )的古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荀鸣鹤 、 陆士龙 二人未相识,俱会 张茂先 坐。 张 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 举手曰:‘ 云间 陆士龙 。’ 荀 答曰:‘日下 荀鸣鹤 。’” 明 陶宗仪 《辍耕录·诗谶》:“‘潮逢 谷水 难兴浪,月到 云间 便不明。’ 松江 古有此语。 谷水 、 云间 ,皆 松江 别名也。”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选诗 云间 ,徵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阿英 《胡沙随笔·文化之浩劫》:“ 云间 姚石子 先生,收藏 中国 典籍极富。”
《漢語大詞典》:不穷(不窮)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漢語大詞典》:仙山
(1).仙人居住的山。 唐 刘禹锡 《三乡驿楼伏睹玄宗望女几山诗小臣斐然有感》诗:“ 三乡 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 秦 ,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 仙山楼阁 ”。
(2).比喻远离市廛的幽静所在。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芳草掩重门,住仙山欲避 秦 ,门前怕有渔郎问。”参见“ 仙山楼阁 ”。
《漢語大詞典》:仙山楼阁(仙山樓閣)
《史记·封禅书》:“自 威 ( 齐威王 )、 宣 ( 齐宣王 )、 燕昭 使人入海求 蓬莱 、 方丈 、 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傅在 勃海 中……盖尝有至者,诸僊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闕。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輒引去,终莫能至云。”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縹緲间。楼阁玲瓏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后因称仙人所居住的仙境为“仙山楼阁”。多用于形容奇异不凡或美妙空幻的境界或景象等。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六八:“仙山楼阁寻常事,兜率甘迟十劫生。” 康有为 《人境庐诗草序》:“而诗之精深华妙,异境日闢,如游海岛,仙山楼阁,瑶花縞鹤,无非珍奇矣。” 鲁迅 《呐喊·社戏》:“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亦作“ 仙山琼阁 ”。琼,美玉。 毛泽东 《念奴娇·鸟儿问答》词:“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漢語大詞典》:灵源(靈源)
(1).对水源的美称。 宋 王十朋 《题双瀑》诗:“瀑水 簫峯 下,灵源不可寻。” 清 魏源 《古诗答陆彦若》之二:“ 崑崙 閟灵源,滥觴储五湖。”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
(2).喻帝绪,帝业。 唐 权德舆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之一:“筮水灵源濬,因山祔礼崇。”《旧唐书·礼仪志一》:“伏惟 太祖 景皇帝 构室 有周 ,建絶代之丕业……又 世祖 元皇帝 潜鳞韞庆,屈道事 周 ,导濬发之灵源,肇光宅之垂裕。”
(3).指隐者所居、远离尘世之地。 唐 吕岩 《浪淘沙》词:“我有屋三椽,住在灵源。无遮四壁任萧然。万象森罗为斗栱,瓦盖青天。”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灵源有路不可入,但见几片流出云中花。”
(4).指心灵。 晋 陆云 《夏府君诔》:“沦心众妙,洞志灵源。” 宋 苏辙 《遗老斋绝句》之二:“众音入我耳,诸色过吾目,闻见长歷然,灵源不受触。” 元 张宇 《闲述》诗之一:“此性生而与道俱,灵源常患少人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