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轮回(輪回)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如此轮回,终何纪极?」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國語辭典》:轮回(輪迴)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北周。王褒〈善行寺碑〉:「尘沙日月,同渤澥之轮回。」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西游记》第一回:「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西游记》第一回:「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也作「轮回」。
《國語辭典》:轮回(輪回)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南齐书。卷四○。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前人增估求侠,后人加税请代,如此轮回,终何纪极?」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枉著你空悲戚,没理会;人生死,是轮回。」也作「轮回」。
《國語辭典》:轮回(輪迴) 拼音:lún huí
1.循环不息。北周。王褒〈善行寺碑〉:「尘沙日月,同渤澥之轮回。」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西游记》第一回:「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也作「轮回」。
2.佛教用语。指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六道内转化不休。《西游记》第一回:「乃是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也作「轮回」。
《國語辭典》:六道轮回(六道輪迴) 拼音:liù dào lún huí
佛教用语。一切尚未證得解脱的众生,由于业力的关系,永远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六种范围内转化不休。元。无名氏〈点绛唇。道妙玄微套。混江龙〉曲:「全不怕上天照察,也不怕六道轮回。」
《漢語大詞典》:六趣轮回(六趣輪迴)
见“ 六道轮迴 ”。
《國語辭典》:翻身 拼音:fān shēn
1.翻转身体。如:「他今晚睡得颇不安稳,不断地翻身。」《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韩擒虎话本》:「五十步翻身背射,箭既离弦,势同劈竹,不东不西,况前雕咽喉中箭,突然而过,况后雕劈心便著,双雕齐落马前。」《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
2.形容脱离困厄,时来运转。如:「经历过重大的打击后,他仍不放弃,努力寻找翻身的机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虎著痛箭难舒爪,鱼遭密网怎翻身!」《儒林外史》第三回:「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
3.纵身、腾身而起。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六五。仙桐道人歌》引《涌幢小品》:「翻身跨起云间鹤,朗吟飞过蓬莱侧。」
2.形容脱离困厄,时来运转。如:「经历过重大的打击后,他仍不放弃,努力寻找翻身的机会。」元。杨显之《酷寒亭》第四折:「虎著痛箭难舒爪,鱼遭密网怎翻身!」《儒林外史》第三回:「阎王就要拿去打一百铁棍,发在十八层地狱,永不得翻身。」
3.纵身、腾身而起。清。杜文澜《古谣谚。卷六五。仙桐道人歌》引《涌幢小品》:「翻身跨起云间鹤,朗吟飞过蓬莱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