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07,分61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顾身
弱者
中身
纱笼
不爽
胜衣
苍蝇
不适
轻身
人身
身长
重生
带围
蒙被
大安
《漢語大詞典》:顾身(顧身)
谓顾及身体。 元 张翥 《感兴》诗:“从来豪杰愿风尘,奋臂干戈肯顾身?”
《国语辞典》:弱者  拼音:ruò zhě
身体不强健或力量薄弱的人。如:「我们如果能够独立自主,就不会是弱者的角色。」
《國語辭典》:中身  拼音:zhōng shēn
1.身体的中段。《战国策。魏策四》:「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2.中年。《书经。无逸》:「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文选。颜延之。陶徵士诔》:「年在中身,疢维痁疾。」
《漢語大詞典》:纱笼(紗籠)
(1).纱制灯笼。 唐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 高观国 《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扶下人微醉。” 元 张子坚 《得胜令》曲:“锦衣搭白马,纱笼照道行。”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独夜背纱笼,影著纤腰画。”
(2).谓以纱蒙覆贵人、名士壁上题咏的手迹,表示崇敬。典出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起自寒苦:“ 王播 少孤贫,尝客 扬州 惠昭寺 木兰院 ,随僧斋飡。诸僧厌怠, 播 至,已饭矣。后二纪, 播 自重位出镇是邦,向之题已碧纱幕其上。 播 继以二絶句曰:‘……二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后用作诗文出众的赞词。 宋 刘过 《沁园春·题黄尚书夫人书壁后》词:“记 东坡 赋就,纱笼素壁, 西山 句好,帘捲晴珠。” 清 李渔 《怜香伴·议迁》:“他日重来,駟马难容。四壁佳篇,早着纱笼。” 宁调元 《柬蜕庵三什》诗之三:“偶栽红豆便盈枝,仗汝纱笼壁上词。”
(3).犹纱罩。旧时婚礼中新娘罩面的纱巾。 清 李渔 《风筝误·婚闹》:“你们都迴避,好待我揭去纱笼看阿娇。”《天雨花》第三六回:“弟们虽在来观看,纱笼罩面怎分明?”
(4).马来语saron的音译。 东南亚 一带用以围裹身体的长布,为服饰之一。 许杰 《两个青年》:“那 马来 人是披着纯白的纱笼,纱笼的一端,从左边的背部围过右边的颈际,再披了下来。”
(5).法语salon的音译。客厅。今多译作“沙龙”。十七世纪末叶和十八世纪 巴黎 文人常接受贵族妇女的招待,在客厅集会。因指文人雅士的清谈场所。 鲁迅 《二心集·关于翻译的通信》附J·K来信:“这种人物如果不彻底的脱胎换骨,始终只是‘纱笼’(salon)里的哈吧狗。” 瞿秋白 《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她想一脚跨进摩登化的贵族厅堂--在所谓‘纱笼’里去和当代名流‘较一日之短长’。”
《國語辭典》:不爽  拼音:bù shuǎng
1.不差。《诗经。小雅。蓼萧》:「其德不爽,寿考不忘。」《红楼梦》第七七回:「所责之事皆系平日之语,一字不爽,料必不能挽回的。」
2.不痛快。如:「心中不爽」。
3.不败烂。《楚辞。宋玉。招魂》:「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
《國語辭典》:胜衣(勝衣)  拼音:shēng yī
身体能够承担成人衣服的重量,常指儿童稍长。《史记。卷六○。三王世家》:「皇子赖天,能胜衣趋拜。」《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病势日增,弱不胜衣。」
《國語辭典》:苍蝇(蒼蠅)  拼音:cāng ying
动物名。节肢动物门双翅目。体似家蝇而苍黑,头部黑,复眼红色,胸背有纵纹四条,体侧有粗硬毛,腹蓝分四环节,多毛。脚密生粗毛,后肢特长。夏时最多,纷集于腐臭物体上。也称为「蝇子」。
《國語辭典》:青蝇(青蠅)  拼音:qīng yíng
《诗经。小雅》的篇名。共三章。根据〈诗序〉:「青蝇,大夫刺幽王也。」或亦指刺谗人之诗。首章二句为:「营营青蝇,上于樊。」
《國語辭典》:不适(不適)  拼音:bù shì
不舒服、不舒畅。唐。李商隐 登乐游原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國語辭典》:轻身(輕身)  拼音:qīng shēn
1.降低身分。《孟子。梁惠王下》:「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且喜他不装模样,见说做醮,便肯轻身出观,来到我家。」
2.单身不多携带物件。《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那朱温既得招讨副使,潜地遣霍存轻身入长安城里,招诱那尚让。」《儒林外史》第八回:「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如今也将来交与世兄,我轻身更好逃窜了。」
3.使身体轻盈。《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乃学辟谷,道引轻身。」
《國語辭典》:人身  拼音:rén shēn
1.人的身体。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宾白》:「就人身论之,则如肢体之于血脉。」
2.当事人本身。南朝梁。沈约〈南郊恩诏〉:「人身及家口质系,悉散还私家。」
3.人品才识。《南史。卷六一。陈伯之传》:「临川内史王观,僧虔之孙,人身不恶,可召为长史,以代元冲。」
4.佛教用语。指在轮回中转世投生为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但当兼脩戒行,留心诵读,以为来世津梁,人身难得勿虚过也。」
《國語辭典》:身长(身長)  拼音:shēn cháng
身高。《三国演义》第一回:「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公孙看那马二先生时,身长八尺,形容甚伟。」
《漢語大詞典》:重生
(1).谓珍重身体,爱惜生命。道家以生命为贵,以富贵利欲足以妨其生,故强调重生轻物。庄子·让王:“重生则利轻。”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重存生之道者,则名利轻。”韩非子·解老:“爱子者慈於子,重生者慈於身,贵功者慈於事。”吕氏春秋·本生:“故古之人有不肎富贵者矣,由重生故也。”
(2).谓以民命为重。 晋 挚虞 《祀皋陶议》:“祭用仲春,义取重生。”
《國語辭典》:带围(帶圍)  拼音:dài wéi
带,衣带。带围指腰带的周围宽度。汉。刘向《列女传。卷一。魏芒慈母》:「慈母忧戚悲哀,带围减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杜韦娘不似旧时,带围宽清减了瘦腰肢。」
《漢語大詞典》:蒙被
(1).遭受;受到。 汉 扬雄 《长杨赋》:“遐氓为之不安,中国蒙被其难。”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序:“臣蒙被恩泽,日与羣臣序立 紫宸殿 陛下。” 明 张居正 《葬地论》:“将来之福,尚属杳茫;见前之祸,輒已蒙被。”
(2).头和身体蒙盖于被中。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李夫人 病篤,上自临候之。夫人蒙被而谢曰:‘妾久寝病,形貌毁坏,不可以见帝,愿以王及兄弟为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不师古之踪跡,犹蒙被而卧耳。”
《國語辭典》:大安  拼音:dà ān
身体康健舒泰。《红楼梦》第四三回:「王夫人又请问:『这会子可又觉大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