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三谏(三諫)
(1).三次劝谏。见“ 三諫之义 ”。
(2).三个谏官。指 宋 代 吴昌裔 、 徐清叟 、 杜范 。宋史·吴昌裔传:“ 吴昌裔 与 徐清叟 、 杜范 一日并入臺,皆天下正士,四方想闻风采,为《至和三諫诗》以侈之。”
(3).三个谏官。
(4).三个谏官。指 明 代 吴之佳 、 叶初春 、 张栋 。见明史·吴之佳传
《漢語大詞典》:三谏之义(三諫之義)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 曹 , 曹羈 諫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 曹伯 曰:‘不可。’三諫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 何休 注引 孔子 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諫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汉 王充 论衡·程材:“案世间能建蹇蹇之节,成三諫之义,令将检身自勑,不敢邪曲者,率多儒生。”
《漢語大詞典》:谏署(諫署)
谏官官署。太平广记卷二二四引 唐 康骈 剧谈录·龙复本:“时 永乐 萧相 寘 亦居諫署。”
《漢語大詞典》:还诏(還詔)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诏书中的违误过失。新唐书·循吏传·卢弘宣:“駙马都尉 韦处仁 拜 虢州 刺史, 弘宣 谓非所任,还詔不下。”
《漢語大詞典》:四谏(四諫)
指 宋 余靖 、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四人为谏官,皆敢直言,故称。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十三:“ 庆历 中, 余靖 、 欧阳修 、 蔡襄 、 王素 为諫官,时谓四諫。”
《漢語大詞典》:谏苑(諫苑)
谏官官署。 宋 苏轼 《次韵朱光庭〈初夏〉》:“諫苑君方续 承业 ,醉乡我欲访 无功 。”
《漢語大詞典》:谏司(諫司)
指谏官的职位。 唐 白居易 《哭孔戡》诗:“或望居諫司,有事 戡 必言。或望居宪府,有邪 戡 必弹。”
分類:谏官职位
《漢語大詞典》:谏路(諫路)
(1).进谏之路。 宋 司马光 《酬宋次道初登朝呈同舍》诗:“清朝正求治,諫路方坦夷。”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初, 秦檜 死, 高宗 开諫路,轮对羣臣。”
(2).指谏官之职。 宋 曾季狸 艇斋诗话:“ 韩公 熙寧 初入相。时 荆公 用事, 韩公 多称疾在告。故 范忠宣 在諫路,尝以书责之。”
分類:进谏谏官
《漢語大詞典》:簪白笔(簪白筆)
古时史官、谏官入朝,或近臣侍从,插笔于帽,以便随时记录、书写。后插白笔,为官员冠饰之一。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簪白笔》:“簪白笔,古珥笔之遗象也。腰带剑、珥笔,示君子有文武之备焉。”宋史·舆服志四:“立笔,古人臣簪笔之遗象。其制削竹为干,裹以緋罗,以黄丝为毫,拓以银缕叶,插於冠后。旧令,文官七品以上朝服者,簪白笔、武官则否,今文武皆簪焉。”
《漢語大詞典》:中谏(中諫)
唐 代谏官“补阙”的别称。 唐 郑谷 《顺动后蓝田偶作》诗:“小諫昇中諫,三年侍玉除。”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他名标榜官称……补闕(今司諫)为中諫,又曰补袞。”
分類:谏官
《漢語大詞典》:小谏(小諫)
唐 代谏官拾遗的别称。 宋 代称监察御史。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拾遗为小諫,又曰遗公。” 宋 张师正 括异志·孙副枢:“ 寳元 中,副枢 孙 公 沔 ,自小諫以言事左迁监 永州 市征。”
《漢語大詞典》:还制(還制)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制书中的违误过失。新唐书·许孟容传:“ 浙东 观察使 裴肃 諉判官 齐 揔 暴敛以厚献,厌天子所欲。会 肃 卒,帝擢 揔 自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为 衢州 刺史。 衢 ,大州也。 孟容 还制曰:‘方用兵处,有不待次而擢者。今 衢 不他虞, 揔 无功,越进超授,羣议谓何?’” 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二十三·还制:“ 唐 宋 有祖宗家法,故给事、补闕皆得还制执争。”
《漢語大詞典》:纪纲地(紀綱地)
伸张法纪之地。多特指谏官职务。新唐书·卢景亮传:“ 宪宗 时,以直諫知名者,又有 王源中 …… 源中 上言:‘臺宪者,纪纲地,府县责成之所。’” 宋 叶适 《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上患之,择耆艾质厚不与 赵 张 同好恶者居纪纲地,共持国论。”
《國語辭典》:殿上虎  拼音:diàn shàng hǔ
宋人刘安世任谏议大夫时,敢与皇上当廷抗争,执理不让,时人称为「殿上虎」。《宋史。卷三四五。列传。刘安世》:「在职累岁,正色立朝,扶持公道。其面折廷争,帝或盛怒,则执简却立,伺怒稍解,复前抗辞。旁侍者远观,蓄缩悚汗,目之为『殿上虎』,一时不敬慑。」
《漢語大詞典》:谏舍(諫舍)
犹谏院。借指谏官。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 元禧 元年八月,敕:自今两省、諫舍、宗室、将军以上许乘狨毛煖座,餘悉禁止。”
分類:指谏谏官
《漢語大詞典》:同垣
同居谏垣。指同为谏官。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太座师:“近日 亓靖初 给事用事,有 江西 祝给事 与之同垣,其认师弟极称亲切。”
分類:同居谏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