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鼎调
调粉
遗调
诗调
调白
调鹰
调鼎手
调处
调白
双调
高格调
乐调
节调
调引
韵调
《分类字锦》:鼎调(鼎调)
晁补之七述鼎调瓯饾牛呞貉嘬
分类:煎和
《漢語大詞典》:调粉(調粉)
调弄脂粉。指妇女整容打扮。 唐 陆畅 《云安公主下降奉诏作催妆诗》:“ 云安公主 贵,出嫁五侯家。天母看调粉,日兄怜赐花。”
《漢語大詞典》:遗调(遺調)
指前代留下的曲调。 宋 陆游 《游大智寺》诗:“正如《霓裳曲》,零落得遗调。” 清 宋荦 《苏门徵君孙锺元先生》诗:“朱絃失遗调,叹息抚焦桐。”
《漢語大詞典》:诗调(詩調)
诗的格调。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祗贪诗调苦,不计病容生。”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李郢 诗调美丽,亦有子弟标格, 郑尚书 顥 门生也。”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 陆鉞 ﹞诗调高古,尽去穠艷。”
分類:格调
《國語辭典》:调白(調白)  拼音:tiáo bái
挑拨。《金瓶梅》第四四回:「自今日为不见了这定金子,早是你看著,就有人气不愤,在后边调白你大娘,说拿金子进我这屋里来了,怎的不见了?」
分類:调唆
《漢語大詞典》:调鹰(調鷹)
调弄和训练鹰隼。 唐 韩偓 《苑中》诗:“外使调鹰初得按,中官过马不教嘶。”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 开封 尹 桑维翰 ,以国家危在旦夕,求见帝,帝方在苑中调鹰,辞不见。” 胡三省 注:“调鹰者,调习之也,使其驯狎而附人。” 郁达夫 《薄奠》中:“河边隙地,长成一片绿芜,晚来时候,老有闲人在那里调鹰。”
《漢語大詞典》:调鼎手(調鼎手)
调和五味之人。喻指理政治国之材。 宋 黄庭坚 《喜知命弟自青原归》诗:“谅非调鼎手,正觉荷锄便。”参见“ 调鼎 ”。
《國語辭典》:调鼎(調鼎)  拼音:tiáo dǐng
处理国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调味。《旧唐书。卷一七○。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俟调鼎之功,而体力未和,音容尚阻。」唐。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诗:「未逢调鼎用,徒有济川心。」
《國語辭典》:调处(調處)  拼音:tiáo chǔ
调停处理。如:「这件事关系重大,必须立刻加以调处。」
《漢語大詞典》:调白(調白)
骗术的一种。掉包,以假易真。《元典章·刑部十九·禁局骗》:“一等无籍之徒,游手好閒,不务生理,寻常纠合恶党,欺遏良善,局骗钱物,恃此为生。其局之名七十有二,畧举如太学龟、美人局、调白之类是也。”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初集·调白》:“盗之多以大也,自响马老瓜以至丢包鼠窃,名目多端,神乎其技者,见诸载籍,已不乏人。又有所谓调白者,益超出其儕,而近乎神怪。”
分類:骗术掉包
《國語辭典》:双调(雙調)  拼音:shuāng diào
1.词曲的宫调,为十二调之一。《宋史。卷七一。律历志四》:「夹钟之宫为中吕宫,仲吕商为双调。」
2.一阕词由上下二片合成者,称为「双调」。如踏莎行、虞美人等。
《国语辞典》:高格调(高格调)  拼音:gāo gé diào
风格高尚。如:「有些人明明粗鄙不堪,偏自以为是个高格调的人。」
《漢語大詞典》:乐调(樂調)
音律和谐。史记·外戚世家:“夫乐调而四时和,阴阳之变,万物之统也。”
音乐的声调。 明 王鏊 震泽长语·音律:“ 万寳常 尝与人论及乐调,时无乐器,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叩之,宫商毕备,谐於丝竹。”
《漢語大詞典》:节调(節調)
节拍和音调。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鲁迅 《书信集·致窦隐夫》:“新诗先要有节调,押大致相近的韵,给大家容易记,又顺口,唱得出来。”
调节,调养。 宋 苏轼 《与林天和长官书》之十一:“暑雨不常,官事疲勩,摄卫为难,惟加意节调,以时休息为佳也。” 明 张居正 《召见纪事》:“病后加飧,诚为可喜,但元气初復,亦宜节调,过多恐伤脾胃。”
《國語辭典》:调引(調引)  拼音:tiáo yǐn
挑逗、勾引。《宋元戏文辑佚。崔莺莺西厢记》:「全不省琴中恨,棋内心,把咱厮调引,使咱憔悴损。」
《漢語大詞典》:韵调(韻調)
(1).气韵格调。 唐 王勃 《鞶鉴图铭》序:“句读曲屈,韵调高雅。”
(2).音调。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二赋情词悲壮,韵调鏗鏘,与歌诗何异?”
(3).引申为腔调。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四章:“ 二楞 合着 小机灵 的韵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