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总帐(總帳)  拼音:zǒng zhàng
1.即总分类帐,将日记簿上的各个会计项目与金额转录至总分类帐,可知每一项目截至某一时日之馀额。每一总分类帐上的项目,称总帐科目,系对应于明细分类帐上的明细科目而言。
2.泛指所有的帐目、恩怨等。如:「今天该是我们算总帐,了结宿仇的时候了。」也作「总账」。
《国语辞典》:业簿(业簿)  拼音:yè bù
佛教用语。记录众生善恶业因的冥官帐簿。
《國語辭典》:摘记(摘記)  拼音:zhāi jì
把要点记下来。如:「读书时,遇到有用的材料,应随手摘记整理。」
《漢語大詞典》:招书(招書)
旧时审问犯人时负责记录供词的人员。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审讼》:“堂左侧招书一人,听写口供。”
《漢語大詞典》:符历(符曆)
记录符命的历书。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尝作《大唐千岁历》,言 唐 德灵长千年,不合承 周 隋 短祚,其论大旨云……此天地之常期,符历之数也。”
《漢語大詞典》:候簿
天文观测记录簿。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 熙寧 中,予领太史,令 卫朴 造历,气朔已正,但五星未有候簿可验。”
《漢語大詞典》:善簿
迷信称阴间记录人生前行善事迹的簿册。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那判官禀道:‘此人善簿堆积如山,恶簿并无一字。’”
《國語辭典》:录音(錄音)  拼音:lù yīn
1.透过机械操作,将声音记录在唱片、录音带、胶片等适合的媒介物上。
2.统筹影片音效、对白、音乐等声音构成工作的人。即录音师。
《漢語大詞典》:戊申录
旧时称阴间记录人在世所行善恶的簿册。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玉格:“乃命先过戊申録。録如人间词状,首冠人生辰,次言姓名、年纪,下注生月日,别行横布六旬甲子,所有功过,日下具之,如无,即书无事。 赵 自窥其録,姓名、生辰日月,一无差错也。”
《國語辭典》:生死簿  拼音:shēng sǐ bù
阴间记载生者生卒年月日时辰的簿本。宋。洪迈《夷坚甲志。卷四。郑邻再生》:「复命检勾生死簿,称邻寿尚有一纪半。」《西游记》第三回:「是我显神通,直嚷到森罗殿,与那十王争吵,将我们的生死簿看了。」
《漢語大詞典》:条籍(條籍)
指逐项记录的簿册。 明 李东阳 《深泽县重建庙学记》:“是役也,节冗储羡,取之於官,故财集而民不知出纳;明慎具,有条籍,故用侈而人不疑。”
《國語辭典》:祟书(祟書)  拼音:suì shū
旧俗记录某日得病为某鬼作祟的书。《醒世姻缘传》第三回:「一边叫人往真武庙陈道士家,借了一本祟书来到。查看三十日系灶神不乐,黄钱纸五张、茶酒、糕饼送至灶下吉。」
《國語辭典》:场记(場記)  拼音:cháng jì
在拍片现场的工作人员,负责填发拍片通知、维持拍摄现场秩序、记录场记表、编写完成镜头台本、拿拍板等。
《国语辞典》:打卡  拼音:dǎ kǎ
1.一种传统上规范或记录工作者到达与离开工作场所之制度,可采打卡机为之。
2.旧式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要先将资料细目用机器打成有孔的卡片,这种打穿卡片的工作,称为「打卡」。
3.打字员把资料、目录等打印在卡片上。
《国语辞典》:牒记(牒记)  拼音:dié jì
牒谱的记录。《史记。卷一三。三代世表》:「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
分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