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包藏祸心(包藏禍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怀藏诡计,图谋害人。《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唐。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氏檄:「犹复包藏祸心,窃窥神器。」也作「苞藏祸心」。
《漢語大詞典》:包藏奸心(包藏姦心)
犹言包藏祸心。 三国 魏 曹操 《让县自明本志令》:“ 刘表 自以为宗室,包藏姦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
《國語辭典》:苞藏祸心(苞藏禍心)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怀藏诡计,图谋害人。《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纪》:「阴怀妒害,苞藏祸心。」《旧唐书。卷九一。桓彦范传》:「谬承恩宠,自宜粉骨碎肌,以答殊造,岂得苞藏祸心,有此占相?」也作「包藏祸心」。
《漢語大詞典》:地藏节(地藏節)
俗谓阴历七月三十日为地藏节。
《國語辭典》:地藏菩萨(地藏菩薩)  拼音:dì zàng pú sà
佛教菩萨。四大菩萨之一。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说法,他原是婆罗门子,曾祈求释迦牟尼帮他邪恶的母亲脱离地狱。后誓度尽地狱中一切众生。他被认为是菩萨大愿的代表。虽然《地藏菩萨本愿经》可能是中国人撰写的,但不会因此影响中国佛教徒对他的信仰。传说他曾化身投生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的像多作比丘相,有光环,两眉间蓄发一簇,手持法杖。也作「地藏」、「地藏王」、「地藏王菩萨」。
《國語辭典》: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大唐三藏取經詩話)  拼音:dà táng sān zàng qǔ jīng shī huà
书名。作者不详,分上中下三卷,十七章,为宋代话本。其内容叙述唐僧玄奘和孙行者等人往西天取经,克服困难,终事成而返东土。
《國語辭典》:东躲西藏(東躲西藏)  拼音:dōng duǒ xī cáng
四处躲避藏匿。《孤本元明杂剧。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鎗刀剑戟都撇漾。」《西游记》第三回:「諕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也作「东藏西躲」。
《分类字锦》:冬藏雪汁
见上注
分类:耕穫
《國語辭典》:东藏西躲(東藏西躲)  拼音:dōng cáng xī duǒ
四处躲避隐藏。如:「在警方的严厉扫荡下,不法分子四处东藏西躲。」也作「东躲西藏」。
《國語辭典》:东躲西藏(東躲西藏)  拼音:dōng duǒ xī cáng
四处躲避藏匿。《孤本元明杂剧。伐晋兴齐。第四折》:「杀的他军兵胆碎魂先丧,一个个哭啼啼东躲西藏,鎗刀剑戟都撇漾。」《西游记》第三回:「諕得那牛头鬼东躲西藏,马面鬼南奔北跑。」也作「东藏西躲」。
《漢語大詞典》:镫里藏身(鐙裏藏身)
一种骑术。骑在马上的人身体弯倒在马的一侧。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又存身拳曲在鞍一边,谓之‘鐙里藏身’。” 王士美 《铁旋风》第一部:“老班长跳上战马,拨转马头,一个镫里藏身,抱起了小同志。”
《分类字锦》:处类藏锥(处类藏锥)
白居易鸡距笔赋挫万物而人文成草八行而鸟迹落缥囊或处类藏锥之沉潜团扇忽书同舞镜之挥霍
分类:
《漢語大詞典》:川藏公路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途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等地。长2410千米,为目前中国最长的公路。曾名康藏公路。1954年通车。沿途穿越山高谷深的横断山区,地质灾害多发,冰雪期长,筑路工程艰巨。是西藏同内地联系的重要交通线之一。
《分类字锦》:春见冬藏(春见冬藏)
礼记季春之月虹始见又孟冬之月虹藏不见
分类:
《分类字锦》:器乃包藏
隋书乐志祭方丘奠玉帛登歌道惟生育器乃包藏
分类:
《分类字锦》:千斛藏仓(千斛藏仓)
魏略杨沛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乾椹收䝁豆阅其有馀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馀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馀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乾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赐其生口十人绢百疋以报乾椹也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