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鬼
谓有不可告人的打算或阴谋。 杜鹏程 《铁路工地上的深夜》:“ 老赵 心虚口松地说:‘抛锚了!’总指挥看见引擎盖盖得好好的,就说:‘有鬼!抛锚了,你统着手站在这儿等谁背你走?’”如:他说话吞吞吐吐的,心里一定有鬼。
《國語辭典》:暗昧  拼音:àn mèi
1.真伪不明。「暗」文献异文作「闇」。汉。王充《论衡。谢短》:「上古久远,其事闇昧,故经不载而师不说也。」
2.隐蔽、暧昧。《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朱秉中因见其夫不在,乘机去这妇人家贺节,留饮了三五杯,意欲作些暗昧之事。」也指隐蔽、暧昧的事。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这桩事其中必有暗昧,你与我仔细究问,多因是我夫人做下违条犯法也。」《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
3.愚昧。亦指愚昧的人。《国语。郑语》:「今王弃高明昭显,而好谗慝暗昧。」《三国志平话》卷下:「刘璋暗昧,奸臣弄权。」
4.幽暗不明。三国魏。曹植〈文帝诔〉:「三辰暗昧,大行光之。」唐。韩愈 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
《國語辭典》:隐慝(隱慝)  拼音:yǐn tè
1.隐藏事实。《左传。僖公十五年》:「震夷伯之庙,罪之也,于是展氏有隐慝焉。」
2.藏匿。如:「他为了躲避仇家,已隐慝多年。」
《國語辭典》:阴事(陰事)  拼音:yīn shì
1.私秘的事。《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臣之客有能探得赵王阴事者,赵王所为,客辄以报臣,臣以此知之。」
2.宫中群妃御见之事。《周礼。天官。内小臣》:「掌王之阴事、阴令。」汉。郑玄。注:「阴事,群妃御见之事。」
《國語辭典》:阴暗(陰暗)  拼音:yīn àn
昏暗不明。如:「在这个阴暗的角落里看书,对视力会有不良的影响。」
《國語辭典》:阴私(陰私)  拼音:yīn sī
隐秘不可告人的事。《汉书。卷八六。王嘉传》:「又数改更政事,司隶、部刺史察过悉劾,发扬阴私。」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凡讦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國語辭典》:鬼胎  拼音:guǐ tāi
1.鬼的胎儿。《济公全传》第一七五回:「这可跟旁胎不同,大人这是一肚子阴阳鬼胎,非得把胎打下来才能好。」
2.畸形的胎儿。宋。洪迈《夷坚支志癸。卷八。杨道珍医》:「杨为诊脉,而曰『此非好孕,正恐是鬼胎耳。』」
3.比喻不可告人的念头。《红楼梦》第七二回:「心内怀著鬼胎,茶饭无心,起坐恍惚。」
《国语辞典》:茧儿(茧儿)  拼音:jiǎn ér
事情。通常指不可告人之事。《金瓶梅》第一一回:「背地干的那茧儿,人干不出,他干出来。」
《漢語大詞典》:除闇
去除不可告人之心;去除私心。国语·晋语二:“除闇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韦昭 注:“去己闇昧之心以应外谓之忠。”
《國語辭典》:心怀鬼胎(心懷鬼胎)  拼音:xīn huái guǐ tāi
心中藏有不可告人的念头。《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毕竟心怀鬼胎,见了胡统领,比前反觉殷勤。胡统领本是个随随便便的人,倒也并不在意。」
《漢語大詞典》:泄露天机
泄露了不可告人的秘密。例如:君此去切不可泄露天机,恐遭大祸。——《古今小说·李公子救蛇获称心
《国语辞典》:各怀鬼胎(各怀鬼胎)  拼音:gè huái guǐ tāi
比喻各自藏著不可告人的念头、算计。如:「本来说好合作,他俩却各怀鬼胎,看样子这协商要破局了。」
《国语辞典》:怀有鬼胎(怀有鬼胎)  拼音:huái yǒu guǐ tāi
比喻心中藏有不可告人的诡计、念头。如:「他近日行事诡异,必定怀有鬼胎,不安好心。」也作「怀著鬼胎」。
《国语辞典》:怀著鬼胎(怀著鬼胎)  拼音:huái zhe guǐ tāi
比喻心中藏有不可告人的诡计、念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又毕竟不知人腿来历,到底怀著鬼胎,只得忍著罢了!」《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劳航芥见他二人咕咕唧唧,早已怀著鬼胎。」也作「怀有鬼胎」。
《国语辞典》:有鬼似的  拼音:yǒu guǐ sì de
1.指藏有不可告人的心思。形容心虚的样子。如:「瞧他说话吞吞吐吐,有鬼似的,一定又闯了什么大祸。」
2.指情势或环境诡异,形容令人寒心的样子。如:「这环境有鬼似的,阴森森的,令人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