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字体(字體)  拼音:zì tǐ
1.字体的笔画间架。如行书、草书。也作「书体」。
2.书法的派别。如颜字体、赵字体。
《漢語大詞典》:真草
(1).亦作“ 真艸 ”书体名,真书和草书。史记·三王世家褚少孙论:“谨论次其真草詔书,编於左方,令览者自通其意而解説之。”后汉书·列女传·陈留董祀妻:“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晋书·王羲之传:“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浄,因书之,真艸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2).真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诗八十八》:“真草对天享天福,假草对天落地狱。”
《國語辭典》:草隶(草隸)  拼音:cǎo lì
1.草书与隶书。《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2.草书。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五。晋》:「羲之子献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风流高迈,草隶继父之美。」
《國語辭典》:章草  拼音:zhāng cǎo
一种由隶书草写而成的字体。各字之间不连属,流行于西汉。其构造彰明,适用于写奏章。一说后人据史游的《急就篇》写出的《急就章》而得名。
《國語辭典》:小令  拼音:xiǎo lìng
1.一种词的体制。本为唐时文人宴饮中为助酒兴,即席填写以供演唱的歌词,故形式多短小紧凑。至宋演变成固定体制,字数在五十八字以内,为词中较短小者。
2.一种散曲的体制。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以别于套曲;偶而也有增长为带过曲、重头者。
《漢語大詞典》:五体(五體)
(1).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推此五体,以寻经传,触类而长之。”参见“ 五例 ”。
(2).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 宋 任玠 《玉海序》:“ 范度 《五体书》云:五体,曰篆、曰八分、曰真、曰行、曰草。”
(3).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宋高宗 《翰墨志》:“士人作字,有真、行、草、隶、篆五体。”
(4).指四肢及头。起世经卷二:“復以五叉,磔其五体,极受苦毒。”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説得他悉心懺悔,五体皈依。”
《漢語大詞典》:五例
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漢語大詞典》:三体(三體)
(1).指的风、雅、颂三体。“七月流火” 唐 孔颖达 疏:“诸诗未有一篇之内备有风、雅、颂,而此篇独有三体者。”
(2).指 唐 诗的七绝、七律、五律三体。 宋 周弼 有三体唐诗六卷,即选此三体。
(3).指 唐 人赋诗唱和的三体。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三:“今人概言和韵,而不知 唐 诗賡和有三体,一曰依韵,一曰次韵,一曰用韵。”原注:“依韵,用在一韵,不用其字。次韵,和元韵,效其次第。此创于 元 、 白 ,其集中曰次用本韵是也。又次韵亦曰步韵,曰踵韵。用韵,但用彼韵,不次先后。”
(4).汉字的三种字体。在真书流行前,称古文、篆书、隶书为三体。后汉书·儒林传序:“ 灵帝 乃詔诸儒正定五经,刊於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验。”旧唐书·隐逸传·司马承祯:“ 承禎 颇善篆、隶书, 玄宗 令以三体写《老子经》。”宋史·文苑传三·句中正:“﹝ 句中正 ﹞尝以大小篆、八分三体书孝经摹石, 咸平 三年表上之。”
(5).汉字的三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新唐书·柳公权传:“ 宣宗 召至御座前,书纸三番,作真、行、草三体。”
(6).史学中称编年、纪传与纪事本末三种体裁。编年体始于春秋,纪传体始于史记,后 宋 袁枢 创纪事本末体,史部分类乃相沿分为三体。
《國語辭典》:狂草  拼音:kuáng cǎo
草书的一种。传为汉末张芝首创,至唐代张旭、怀素时盛行。狂草笔势纵逸不拘,连绵回绕,字形变化繁多。又因其简笔、连笔甚多,较不易于辨认。
《漢語大詞典》:草法
草书之法。 宋 黄庭坚 《山谷题跋·跋法帖》:“观 史孝岑 《出师颂》数字,颇得草法。盖陶冶草法,悉自小篆中来。” 宋 沈辽 《赠清道》诗:“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 张颠 名。”
分類:草书
《國語辭典》:书启(書啟)  拼音:shū qǐ
1.旧时官署中掌管书牍的人。《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林之孝家的答应了出去,命书启相公写请帖去请妙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接办大关的札子,已经发了下来,大约半个月内,我就要到差,我想屈你做一个书启。」
2.书信。明。瞿佑《剪灯新话。卷三。翠翠传》:「书启堆案,无人裁答。」
《国语辞典》:书谱(书谱)  拼音:shū pǔ
书名。唐代孙过庭撰,二卷。论述正书、草书的笔法章法精到入微。现存其手书真迹一卷,题为「书谱卷上」。
《漢語大詞典》:屋漏痕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
《國語辭典》:花押  拼音:huā yā
在文书、契约上所签的名字或记号。《西游记》第二九回:「国王见了,取本国玉宝,用了花押,递与三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当下各人画个花押,兄弟二人,每人收了一纸,管待了李社长自别去了。」也称为「花书」、「花字」。
《國語辭典》:隶草(隸草)  拼音:lì cǎo
书体名。由古隶减省笔画、快速草写而成的一种书体。
《漢語大詞典》:散草
草书的一种。以散笔作草书,也称飞草。 宋 蔡襄 始创,其法从飞白脱出,自成一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近岁 蔡君謨 又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於飞白,亦自成一家。”
分類: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