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狸首(貍首)
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为发矢的节度。《韩非子·八说》:“《狸首》射侯,不当强弩趋发。”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狸首》射侯,古之射礼也。”《孔子家语·辩乐》:“然后天下知 武王 之不復用兵也,散军而修郊射。左射以《狸首》,右射以《騶虞》,而贯革之射息也。” 王肃 注:“《狸首》、《騶虞》,所为节也。”参见“ 貍首 ”。
貍首:1.狸的头。《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 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貍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颖达 疏:“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后因以“貍首”指 原壤 之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於礼典。”
(2).借指棺柩。 明 徐渭《哀骆怀远公验词》:“何时卧貍首,闻之使心惊。” 清 王紫绶 《哭师》诗:“生死亲营一亩宫,瓣香谁解为 南丰 ;敢云貍首斑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
(3).古代逸诗篇名。共二章。诸侯行射礼时歌《貍首》以为发矢之芦度。《仪礼·大射》:“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乐正命太师曰:‘奏《貍首》,閒若一。’” 郑玄 注:“《貍首》,逸诗《曾孙》也。貍之言不来也。其诗有‘射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礼记·射义》:“其节,天子以《騶虞》为节,诸侯以《貍首》为节。” 陆德明 释文:“貍之言不来也。首,先也。此逸诗也。”
(4).指 三国 魏 管辂 。 辂 精天文,善卜筮,相传其能占知人“疾病死亡贫富丧衰”而无所差错。据《三国志·魏志》本传载:“﹝ 輅 ﹞初应州召,与弟 季儒 共载至 武城 西,自卦吉凶,语 儒 云:‘当在故城中见三貍,尔者乃显。’前到 河 西故城角,正见三貍共踞城侧,兄弟并喜。” 辂 别有弟名 辰 ,而 辂 年居长,后因以“貍首”称之。 唐 杨炯 《浑天赋》:“假 苏秦 之不死,既莫能知其説;儻 貍首 之重生,亦不能成其算也。”
(5).瓜名。 晋 傅玄《瓜赋》:“虽貍首之甘美兮,未若东门之奇伟。” 晋 陆机 《瓜赋》:“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栝楼、定桃、……貍首、虎蹯。”参见“ 貍头 ”。
貍首:1.狸的头。《礼记·檀弓下》:“ 孔子 之故人曰 原壤 ,其母死,夫子助之沐椁。 原壤 登木曰:‘久矣,予之不託於音也。’歌曰:‘貍首之班然,执女手之卷然。’” 孔颖达 疏:“言斲椁材文采似貍之首。”后因以“貍首”指 原壤 之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谐隐》:“蚕蟹鄙谚,貍首淫哇,苟可箴戒,载於礼典。”
(2).借指棺柩。 明 徐渭《哀骆怀远公验词》:“何时卧貍首,闻之使心惊。” 清 王紫绶 《哭师》诗:“生死亲营一亩宫,瓣香谁解为 南丰 ;敢云貍首斑为美,常恐牛眠卜未工。”
(3).古代逸诗篇名。共二章。诸侯行射礼时歌《貍首》以为发矢之芦度。《仪礼·大射》:“上射揖,司射退,反位。乐正命太师曰:‘奏《貍首》,閒若一。’” 郑玄 注:“《貍首》,逸诗《曾孙》也。貍之言不来也。其诗有‘射诸侯首不朝者’之言,因以名篇。”《礼记·射义》:“其节,天子以《騶虞》为节,诸侯以《貍首》为节。” 陆德明 释文:“貍之言不来也。首,先也。此逸诗也。”
(4).指 三国 魏 管辂 。 辂 精天文,善卜筮,相传其能占知人“疾病死亡贫富丧衰”而无所差错。据《三国志·魏志》本传载:“﹝ 輅 ﹞初应州召,与弟 季儒 共载至 武城 西,自卦吉凶,语 儒 云:‘当在故城中见三貍,尔者乃显。’前到 河 西故城角,正见三貍共踞城侧,兄弟并喜。” 辂 别有弟名 辰 ,而 辂 年居长,后因以“貍首”称之。 唐 杨炯 《浑天赋》:“假 苏秦 之不死,既莫能知其説;儻 貍首 之重生,亦不能成其算也。”
(5).瓜名。 晋 傅玄《瓜赋》:“虽貍首之甘美兮,未若东门之奇伟。” 晋 陆机 《瓜赋》:“夫其种族类数,则有栝楼、定桃、……貍首、虎蹯。”参见“ 貍头 ”。
《漢語大詞典》:留使
唐 制:赋税中应送缴节度、观察使府者,初名送使,后称留使。《旧唐书·食货志上》:“令州县铸钱……其铸本,请以留州、留使年支未用物充,所铸钱便充军府州县公用。”《旧五代史·唐书·张延朗传》:“不欲令有积聚,係官财货留使之外, 延朗 悉遣取之。”《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 唐 制:诸州财赋为三。一上供,输之京师以供上用也;二送使,输送於节度、观察使府;三留州,留为州家用度。其后天下悉裂为藩镇,支郡则仍谓之留州,会府则谓之留使。”
《漢語大詞典》:常节(常節)
(1).谓常有节制。《大戴礼记·诰志》:“天生物,地养物,物备兴而时用常节。”
(2).一定的时节。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3).一定的节度。 晋 陆机 《演连珠》:“动循定检,天有可察,应无常节,身或难照。” 宋 叶适 《黄端明谥简肃议》:“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4).固有的操节。《汉书·王莽传上》:“赏未足以直功,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周书·杨宽传》:“太宰见爱以礼,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常节。”《北史·王紘传》:“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故臣不死。”
(5).正常的节律。 章炳麟 《辨诗》:“乐府或时无韵,是犹《周颂》诸篇,不应常节,盖其逗留曲折,非韵所持,固诗之特异也。”
(2).一定的时节。 汉 王粲 《务本论》:“种有常时,耘有常节,牧有常期。”
(3).一定的节度。 晋 陆机 《演连珠》:“动循定检,天有可察,应无常节,身或难照。” 宋 叶适 《黄端明谥简肃议》:“公儼然庄重,坐立有常处,不倾侧跛倚,语默有常节,不戏言苟笑。”
(4).固有的操节。《汉书·王莽传上》:“赏未足以直功,谦约退让,公之常节,终不可听。”《周书·杨宽传》:“太宰见爱以礼,人臣之交耳。今日之事,事君常节。”《北史·王紘传》:“君亡臣死,自是常节,但贼竖力薄,故臣不死。”
(5).正常的节律。 章炳麟 《辨诗》:“乐府或时无韵,是犹《周颂》诸篇,不应常节,盖其逗留曲折,非韵所持,固诗之特异也。”
《漢語大詞典》:留邸
指 唐 时节度留后的官署。 唐 杜牧 《赖师贞除怀州长史周少鄘除虢州司马等制》:“ 师贞 主大藩留邸之事, 少鄘 专史阁错杂之务,皆公谨岁久,官次宜迁。” 唐 杜牧 《景思齐等授官知宣武军进奏官制》:“诸侯之任,各有职贡,小者得循事例,大者决於朝廷,闻白啟导,属在留邸,尔等咸以谨密,能膺任使。”
《漢語大詞典》:共禀
谓同受节度。《汉书·西域传上·大月氏国》:“ 大夏 本无大君长,城邑往往置小长,民弱畏战,故 月氏 徙来,皆臣畜之,共禀 汉 使者。” 颜师古 注:“同受节度也。”一说,共,同“ 供 ”;禀为廪给之义,故“共禀”谓供给粮食。参阅 王鸣盛 《十七史商榷·汉书二一·共禀》。
《漢語大詞典》:宣慰使
官名。 唐 元和 十四年,平 淄青 节度留后 李师道 ,分其地为三镇,以 杨於陵 充 淄 青 十二州宣慰使。此是临时性差遣,不为常制,见《旧唐书·杨於陵传》。 元 代为宣慰使司长官。至 明 清 时不设于内地,而专设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土司世袭之官。参见“ 宣慰司 ”。
《漢語大詞典》:理节(理節)
谓政教有条理、节度。《文选·干宝〈晋纪总论〉》:“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是以昔之有天下者之所以长久也。” 李周翰 注:“理节,谓政教有条理、节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