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彩服(綵服)
犹彩衣。指孝养父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於堂前?” 清 周亮工 《延医不得寄舍弟靖公》诗:“乱里弓衣怜幼弟,危途彩服媿双亲。”参见“ 彩衣 ”。
(1).彩色服色。亦借指穿彩服的官员。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仇兆鳌 注:“棣华比其弟,綵服兼诸公。”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綵服,有职者之服。” 明 刘基 《南陵崔氏思梅诗》:“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2).犹彩衣。谓彩衣以娱亲。 唐 杜甫 《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綵服日向庭闈趋。” 仇兆鳌 注:“ 老莱子 綵服以娱亲。” 宋 司马光 《送苏屯田寀知单州》诗:“綵服当年戏,驪驹此日荣。”参见“ 綵衣娱亲 ”。
(1).彩色服色。亦借指穿彩服的官员。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仇兆鳌 注:“棣华比其弟,綵服兼诸公。”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綵服,有职者之服。” 明 刘基 《南陵崔氏思梅诗》:“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2).犹彩衣。谓彩衣以娱亲。 唐 杜甫 《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綵服日向庭闈趋。” 仇兆鳌 注:“ 老莱子 綵服以娱亲。” 宋 司马光 《送苏屯田寀知单州》诗:“綵服当年戏,驪驹此日荣。”参见“ 綵衣娱亲 ”。
《漢語大詞典》:彩衣(綵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沈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沈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间色服
【佛学大辞典】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衣服)袈裟之异名。袈裟有定之三种坏色。是为一种之间色,故名间色服。非言彼五间色也:一青之间色,二黑之间色,三木兰之间色。六物图曰:「或名间色服,三色成故。」(参见:袈裟)
【佛学常见辞汇】
袈裟的别名。
袈裟
【佛学大辞典】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
(衣服)具名迦沙曳Kas!a%ya,译曰不正,坏,浊,染等。又与加沙野之语同。译曰赤色。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用他之杂色,故从色而云袈裟。其形为长方形,故从形而云敷具,卧具等。其相割截小片,缀合如田畔,故从相而云割截衣,又云田相衣。其他有道服,法衣,忍辱铠,解脱幢相等种种之德名。大中小三枚之别名,其小者曰安陀会,又云五条,其中者曰郁多罗僧,又云七条,其大者云僧伽梨,又云九条大衣等。天竺于此三枚袈裟外无所谓衣者。支那日本气候寒故于里著衣,而挂于表也。天竺于五条上重著七条或大衣,或于五条七条上重著大衣,此方则不必重著,里有衣也。其色有三如法色,其中通常天竺用乾陀,支那用木兰色,日本用香染。即赤而带黑者。唐武后赐僧法朗等紫袈裟。玄应音义十五曰:「袈裟,上举祛切,下所加切。韵集,音加沙,字本从毛,作袈裟二形。葛洪后作字苑,始改从衣,案外国通称袈裟,此云不正色也。诸草木中,若皮若叶若花等,不成五味,难以为食者,则名迦沙。此物染衣,其色浊赤,故梵本五浊之浊亦名迦沙。天竺比丘多用此色,或言缁衣者,当是初译之时,见其色浊因以名也。又案如幻三昧经云:晋言无垢衣,又义云离尘服,或云痟瘦衣,或称莲花服,或言间色衣,皆从义立名耳。真谛三藏云:袈裟此云赤血色衣,言外国虽有五部不同,并皆赤色,言青黑木兰者,但点之异耳。」行事钞下一曰:「增一云:如来所著衣名曰袈裟,所食者名为法食,此袈裟衣者,从色得名。下文染作袈裟色,味有袈裟味。若据此土所翻,通名为卧具。四分云:应以刀截成,沙门衣不为怨贼劫,应作安陀会,衬体著。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著。而此三名,诸部无正翻,今以义译。慧上菩萨经,五条名中著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聚时衣。(中略)若就条数,便云十九十七乃至九条七条五条等。律中无五七九名,但云安陀会乃至僧伽梨,人名五七九条也。」寄归传一曰:「袈裟乃是梵言,即是乾陀之色。元来不干东语,何劳下底置衣?若,依律文典语,三衣并名支伐罗也。」同二曰:「一僧伽胝,二嗢呾啰僧伽,三安呾婆裟,此之三衣,皆名支伐罗。北方诸国。多名法衣为袈裟。乃是赤色义。非律文典语。」又曰:「凡出家衣服,皆可染作乾陀。或为地黄黄屑,或复荆檗黄等,此皆可以赤土赤石研汁和之。量色浅深,要而省事。」慧苑音义上曰:「袈裟,具正云迦逻沙曳。此云染色衣,西域俗人,皆著白色衣也。」
【佛学常见辞汇】
比丘的法衣,有不正色坏色染色等意义,因为出家比丘所穿的法衣,都要染成浊色,故袈裟是依染色而立名的。又因其形状为许多长方形割截的小布块缝合而成,有如田畔,故又名割截衣或田相衣,亦称福田衣。有大中小三件,大者名僧伽梨又名九条大衣,中者名郁多罗又名七条衣,小者名安陀会又名五条衣。
【俗语佛源】
身披袈裟,是佛教出家人的特征。南朝陈·徐陵《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说:「才脱袈裟,逢人辄称汝我。」《北史·西域传》记载,疏勒国曾遣使赠释迦牟尼佛袈裟一件,入火不燃。「袈裟」是梵语Kasaya的音译,意为不正色,即僧侣的法衣。法衣的用色要避开五正色(青黄赤白黑)和五间色(绯红紫绿碧),故称。因其色浊,亦称「淄衣」、「染衣」等。不过,袈裟传入中国后,用色也不尽一致。也有用鲜艳颜色的,如金缕袈裟、紫袈裟等。正如《中国佛教漫谈·汉族僧服》指出:「在唐宋时代一直都以赐紫衣为沙门的荣誉。因而引起忽视戒律的规定,随意选用袈裟的颜色。」袈裟用小片连缀而成,呈长方形。其制分五条、七条和九条(九条至二十五条为一类,称作袒衣)三种。(李明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