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脉理(脈理)  拼音:mài lǐ
1.脉搏的状态。《后汉书。卷八二。方术列传下。华佗》:「脉理如前,是两胎。先生者去,血多,故后儿不得出也。」
2.纹理。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
《國語辭典》:文理  拼音:wén lǐ
1.文字组织的条理。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颂赞》:「自商已下,文理允备。」《文明小史》第一七回:「所以往往一本书被翻译翻了出来,白话不像白话,文理不成文理。」
2.文科、理科的合称。如:「文理补习班」。
《國語辭典》:理解  拼音:lǐ jiě
1.了解、明白事理。《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林光朝传》:「然未尝著书,惟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
2.能以自己的口语、文字或其他符号,将已知的事实与原理、原则作成解释,称为「理解」。
《國語辭典》:理塞  拼音:lǐ sè
1.脉理闭结。《吕氏春秋。孟春纪。重己》:「衣不燀热,燀热则理塞,理塞则气不达。」
2.义理不行。《淮南子。泛论》:「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家之所以亡者,理塞也。」
《漢語大詞典》:折带皴(折帶皴)
中国画表现物体脉理、阴阳向背的一种画法。画山石平行裂痕的多用此法。形似折迭带子,故名。参阅 清 钱杜 《松壶画忆》、 清 方薰 《山静居论画·皴法》
《漢語大詞典》:叶贯(葉貫)
谓若树叶之脉理贯通。形容知识融会贯通,皆有条理可寻。《淮南子·俶真训》:“提挈阴阳,嫥捖刚柔。枝解叶贯,万物百族,使各有经纪条贯。”《淮南子·兵略训》:“古得道者……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脩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 汉 王充 论衡·薄葬:“通人知士,虽博览古今,窥涉百家,条入叶贯,不能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