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032,分69页显示  上一页  46  47  48  49  50  52  53  54  55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称柴而爨
称薪而爨
乘火而化
乘隙而入
乘虚而入
从天而降
从天而下
从风而靡
从一而终
存而不论
触类而长
触类而通
辞约而精
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谦尊而光
《國語辭典》:称柴而爨(稱柴而爨)  拼音:chēng chái ér cuàn
秤刚够分量的柴薪煮饭。形容人斤斤计较,俭省吝啬。《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积财聚谷,日不暇给。真个是数米而炊,称柴而爨。」也作「称薪而爨」。
《國語辭典》:称薪而爨(稱薪而爨)  拼音:chēng xīn ér cuàn
秤刚够分量的柴薪煮饭。形容人斤斤计较,节俭吝啬。《淮南子。泰族》:「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韦庄数米而炊,称薪而爨,俭有可鄙。」也作「称柴而爨」。
《國語辭典》:称薪而爨(稱薪而爨)  拼音:chēng xīn ér cuàn
秤刚够分量的柴薪煮饭。形容人斤斤计较,节俭吝啬。《淮南子。泰族》:「称薪而爨,数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治大也。」《幼学琼林。卷三。贫富类》:「韦庄数米而炊,称薪而爨,俭有可鄙。」也作「称柴而爨」。
《分类字锦》:乘火而化
礼记季夏之月腐草为萤集说马氏曰腐草为萤则木气之馀乘火而化也
《國語辭典》:乘隙而入  拼音:chéng xì ér rù
趁著对方有空隙、疏忽的时候进入。明。刘基《郁离子。麋虎》:「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入,乘隙而入;由其明之先蔽也。」也作「乘虚而入」。
《國語辭典》:乘虚而入(乘虛而入)  拼音:chéng xū ér rù
趁著对方空虚不备的时候进入。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二○。范阳卢蔚醮本命验》:「将至所居,自后垣乘虚而入,径及庭中。」《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今曹操东征刘玄德,许昌空虚,若以义兵乘虚而入,上可以保天子,下可以救万民。」也作「乘隙而入」。
分類:空虚侵入
《國語辭典》:从天而降(從天而降)  拼音:cóng tiān ér jiàng
比喻事物突如其来,令人意想不到。《西游记》第三一回:「哥哥,你真是从天而降也!万乞救我一救!」
《國語辭典》:从天而下(從天而下)  拼音:cóng tiān ér xià
比喻事物突如其来,令人意想不到。《汉书。卷四○。周勃传》:「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國語辭典》:从天而下(從天而下)  拼音:cóng tiān ér xià
比喻事物突如其来,令人意想不到。《汉书。卷四○。周勃传》:「间不过差一二日,直入武库,击鸣鼓。诸侯闻之,以为将军从天而下也。」
《國語辭典》:从风而靡(從風而靡)  拼音:cóng fēng ér mǐ
1.比喻折服于强势或德望。《陈书。卷七。皇后传。论曰》:「于是张、孔之势,薰灼四方;大臣执政,亦从风而靡。」
2.比喻因德望崇高而使人信服。宋。陈亮〈谢张侍御启〉:「风宪之地,执守是先;才智之渊,选抡不易。欲使从风而靡,要当如日之升。」
3.比喻因没有独立的主张而随风倾倒。宋。陆九渊 与徐子宜书:「中人无以自立,皆从风而靡,随波而流。」
《國語辭典》:从一而终(從一而終)  拼音:cóng yī ér zhōng
语出《易经。恒卦。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称妇女终身不事二夫、不再嫁。今亦用做对人或事的情感与精神十分专注,始终如一。如:「他对于这份爱情,从一而终,至死不渝。」《喻世明言。卷二七。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劝世上妇人,事夫尽道,同甘共苦,从一而终。」也作「从一以终」。
《國語辭典》:存而不论(存而不論)  拼音:cún ér bù lùn
保留而不加以讨论。《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周书。卷四九。异域传上。序》:「求之邹说,诡怪之迹实繁;考之山经,奇谲之词匪一。周、孔存而不论,是非纷而莫辩。」
《國語辭典》:触类而长(觸類而長)  拼音:chù lèi ér zhǎng
语本《易经。系辞上》:「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理解此一事物的规律,进而增长对其他同类事理的认知。唐。权德舆 李栖筠文集序:「言公事上奏,则切劘端正,触类而长,皆文约旨明,昭昭然足以激衰薄而申矩度。」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七五。神仙鍊服云母秘诀序》:「如无消石亦得校难烂,每斤五茄即取二斤地榆,触类而长。」
《漢語大詞典》:触类而通(觸類而通)
见“ 触类旁通 ”。
《國語辭典》:触类旁通(觸類旁通)  拼音:chù lèi páng tōng
理解此一事物的知识或原理,进而推知其他同类的事理。如:「他才思敏捷,往往老师才一提出前提,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分类字锦》:辞约而精(辞约而精)
文心雕龙情辨以泽文子擅其能辞约而精尹文得其要
分类:
《國語辭典》: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拼音:cǐ ér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如果这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能容忍。表示对某事已忍无可忍。《晋书。卷六○。解系传》:「我于水中见蟹且恶之,况此人兄弟轻我邪!此而可忍,孰不可忍。」也作「此而可忍,孰不可容」。
《漢語大詞典》:谦尊而光(謙尊而光)
谓尊者谦虚而显示其光明美德;谦虚。语本《易·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踰。” 孔颖达 疏:“尊者有谦而更光明盛大,卑谦而不可踰越。” 阮元 校勘记:“《集解》作‘卑者有谦而不踰越’。”一说,尊,通“ 撙 ”。退让。 王引之 经义述闻·周易下:“尊读撙节退让之撙……尊与退让同义。”《魏书·李彪传》:“先皇有大功二十,加以谦尊而光,为而弗有,可谓四三皇而六五帝矣。”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公子原是説自己不通庶务,不想惹得老人家也‘谦尊而光’起来。”亦省作“ 谦光 ”、“ 谦尊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今听所执,出表示外,以章公之谦光焉。” 唐 柳宗元 《为百官上尊号表》之二:“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己谦尊,参天雨地之功,为而不有,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 安老爷 向来诸处谦光,只有遇着人拜他作老师,从不推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