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王天下  拼音:wàng tiān xià
统治天下。《易经。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周文猎泾渭,载吕尚而归,以王天下。」
《漢語大詞典》:民下
犹下民。旧指被统治的民众。管子·国蓄:“乃今使民下相役耳。”陈书·沈君理传:“出为 吴郡 太守……民下悦附,深以干理见称。”
《漢語大詞典》:逊国(遜國)
谓把国家的统治地位让给别人。 唐 虚中 《善卷坛》诗:“ 大舜 欲逊国,先生空敛眉。” 宋 邵雍 《洛阳怀古赋》:“明逊国则杜为人之不臣,定礼乐而一天下之政教。” 清 昭梿 啸亭续录·明史稿:“ 惠宗 逊国事,本在疑似之间,今 王 本力断为无,凡涉逊国之事皆为删削。”
《國語辭典》:共管  拼音:gòng guǎ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管有某一地区,彼此间以平等原则共同行使主权。
《國語辭典》:士君子  拼音:shì jūn zǐ
1.旧制士指州长、党正,君子指卿、大夫、士。故后以士君子称上流社会的人。《礼记。乡饮酒义》:「乡人士君子,尊于房中之间。」唐。孔颖达。正义:「士,州长党正也;君子,谓卿大夫士也。」
2.品德高尚而有学问的人。《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此乃有识者之所叹慜,士君子之所嗟痛也!」
《漢語大詞典》:驭宇(馭宇)
统治宇内。魏书·源子恭传:“窃维 皇魏 居震统极,总宙驭宇,革制土中,垂式无外。” 隋 牛弘 《请开献书之路表》:“及 秦皇 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旧唐书·高祖纪:“朕膺期驭宇,兴隆教法。”
分類:统治宇内
《漢語大詞典》:驭天(馭天)
天子即位,统治天下。魏书·文苑传序:“逮 高祖 驭天,鋭情文学,盖以頡頏 汉 彻 ,掩踔 曹丕 。”
《漢語大詞典》:居国(居國)
(1).统治国家。《孔子家语·六本》:“居国有道矣,而嗣为本。” 汉 王充 论衡·答佞:“然而居国有土之君,曷为常有邪佞之臣与常有欺惑之患?”
(2).指所统治之国。史记·吴王濞列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
(3).指定居之部族或国家。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凡人羣进化之公例,必由行国进而为居国,由渔猎进而为畜牧,由畜牧进而为耕桑。”
《國語辭典》:将军府(將軍府)  拼音:jiāng jūn fǔ
职官名。民初设置,有上将军、将军等官,为直隶于大总统的军事最高顾问机关。后废置。
《漢語大詞典》:御民
谓统治人民。管子·牧民:“御民之轡,在上之所贵。”晏子春秋·谏下二五:“礼者,所以御民也;轡者,所以御马也,无礼而能治国家者, 婴 未之闻也。”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念负重於春冰,怀御奔於秋驾” 李善 注引邓析子:“明君之御民,若乘奔而无轡,履冰而负重也。”
《漢語大詞典》:临驭(臨馭)
指天子统治宇内。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临驭统一,大观天下。”南史·梁纪上·武帝上:“以兹寡薄,临驭万方,顾求夙志,永言祗惕。”旧唐书·宣宗纪论:“洎 大中 临驭,一之日权豪歛迹,二之日姦臣畏法。” 清 恽敬 《上陈笠帆按察书》:“今皇上以大智大仁临驭宇内,有朝叩閽而夕得旨者,何忧其不达邪!”
《漢語大詞典》:火数(火數)
指 汉 王朝统治的历数。因 汉 以火德王,故称。 宋 欧阳修 《答谢景山遗古瓦砚歌》:“火数四百炎灵销,谁其代者当涂高。”参见“ 火刘 ”、“ 炎汉 ”。
《漢語大詞典》:魔境
(1).恶魔所统治的境界。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心居魔境,为魔所迷,意附邪途,受邪易性。”
(2).指迷人的境界。 清 姚燮 《青玉案·蒋剑人填词图》词:“春灯芍药,晓风杨柳,魔境时时有。”
《漢語大詞典》:霸政
指以武力、刑罚、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治。后汉书·崔駰传:“今既不能纯法八代,故宜参以霸政,则宜重赏深罚以御之,明著法术以检之。” 李贤 注:“八代谓三皇、五帝也。霸政谓 齐桓 、 晋文 也。”
《國語辭典》:人牧  拼音:rén mù
统治人民的君主。《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