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黎俱吠陀  拼音:lí jù fèi tuó
书名。婆罗门教的经典,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文献。以赞神诗歌为主,从其内容中可得知古印度人的生活、社会情形、思想及文化等。
《国语辞典》:上篇上论的(上篇上论的)  拼音:shàng piān shàng lùn de
有根据,见于经典的。《红楼梦》第八五回:「老祖宗说句话儿都是上篇上论的,怎么怨得有这么大福气呢?」
分类:有根经典
《国语辞典》: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拼音:guān wú liàng shòu jīng
佛教典籍。一卷。南朝宋畺良耶舍译。此经典主要教导十六种观法。是净土宗的修行者修观法的主要依据之一。简称为「观经」。也称为「观无量寿佛经」。
《国语辞典》:言不谙典(言不谙典)  拼音:yán bù ān diǎn
说话遣词不熟悉经典。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则见他一时半刻,使尽了千方百计,吃紧的理不服人,言不谙典。」
《国语辞典》:易图明辨(易图明辨)  拼音:yì tú míng biàn
书名。清胡渭撰,十卷。其书引经典以辨證《河图》、《洛书》、《五行》、《九宫》,于易学颇有阐发。
《國語辭典》:子曰行  拼音:zǐ yuē háng
因论语中常参见「子曰」一语,故旧时以「子曰行」称以读书为业的儒道之人。多含有讽刺意味。《儒林外史》第一三回:「先生,你一个『子曰行』的人,怎这样没主意?」
《国语辞典》:阿吠斯陀  拼音:ā fèi sī tuó
祆教的经典。为英语Avesta的音译。部分经典迄今仍为教徒所信奉。
《国语辞典》:宗教学(宗教学)  拼音:zōng jiào xué
以心理学、史学等为基础,取各教的经典、遗物、礼仪等,加以分析、比较而研究,以明瞭宗教变迁发展之迹的学问。
《国语辞典》:道德真言  拼音:dào dé zhēn yán
原指老子《道德经》,后用来泛称道教的经典。《西游记》第一回:「黄庭乃道德真言,非神仙而何?」
《国语辞典》:加巴拉  拼音:jiā bā lā
中世纪犹太宗教哲学的一派,主张对宗教经典作神秘的解释。其哲学结合东方神话及希腊思想而成,流传于欧洲各地。后泛指神秘的教义、魔法。
《分类字锦》:鹅听(鹅听)
两京记沙门慧远养一鹅每闻讲经则入堂伏听若闻泛说他事则鸣翔而去
分类:经典
《分类字锦》:法旨大著
魏书释老志沙门常山卫道安性聪敏日诵经万馀言研求幽旨慨无师匠独坐静室十二年覃思构精神悟妙赜以前所出经多有舛駮乃正其乖谬后入苻坚时西域有胡沙门鸠摩罗仆思通法门道安思与讲释每劝坚致罗什什亦承安令问谓之东方圣人道安卒后二十馀载而罗什至长安恨不及安以为深慨道安所正经义与罗什译出符合如一初无乖舛于是法旨大著中原
分类:经典
《漢語大詞典》:国家机器(國家機器)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形象化的称呼。主要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分类字锦》:横书左字(横书左字)
沈约佛记序横书左字累万方通剪叶成文重译未晓
分类:经典
《漢語大詞典》:常篇
犹常典。指经典。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序:“故事絶於常篇,名标於奇纪。” 李善 注:“篇即常典也。”
分類:常典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