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14,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酒兴
客魂
劳神
厉精
民气
情文
聊赖
精光
精魄
心死
衰颓
武节
移人
穷神
气血
《國語辭典》:酒兴(酒興)  拼音:jiǔ xìng
饮酒的兴致。唐。白居易 咏怀诗:「白发满头归得也,诗情酒兴渐阑珊。」《红楼梦》第七回:「因趁著酒兴,先骂大总管赖二,说他不公道,欺软怕硬。」
《漢語大詞典》:客魂
游子的魂魄、精神。 唐 骆宾王 《冬日野望》诗:“三江归望断,千里故乡遥。劳歌徒自奏,客魂谁为招。” 宋 苏轼 《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诗之一:“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烧香净客魂。” 元 柳贯 《袁伯长侍讲联句》:“客魂逢酒销,鬼胆因诗愕。”
《國語辭典》:劳神(勞神)  拼音:láo shén
1.耗费心神。《儒林外史》第三四回:「知县看这般光景,不好久坐,说道:『弟且别了先生,恐怕劳神。』」《红楼梦》第九七回:「姑娘歇歇罢!何苦又劳神?等好了再瞧罢!」
2.请人帮忙做事的客套话。如:「烦请劳神,替我照顾一下孩子。」
《國語辭典》:厉精(厲精)  拼音:lì jīng
提振精神。《汉书。卷一二。平帝纪》:「令士厉精乡进,不以小疵妨大材。」
分類:振奋精神
《國語辭典》:民气(民氣)  拼音:mín qì
民心士气。如:「政府力行兴利除弊,民气振奋。」《管子。内业》:「是故民气,杲乎如登于天,杳乎如入于渊。」
《漢語大詞典》:情文
(1).质与文。犹言内容与形式。荀子·礼论:“故至备,情文俱尽;其次,情文代胜。” 杨倞 注:“情,谓礼意,丧主哀,祭主敬之类;文,谓礼物、威仪也。”
(2).指精神和物质。 宋 岳飞 《辞例赐银绢札子》:“臣遭遇圣眷,至厚至深,既擢任於枢庭,又锡賚以多物,内外情文,靡所不尽。”
(3).谓情思与文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孙子荆 除妇服,作诗以示 王武子 。 王 曰:‘未知文生於情,情生於文,览之悽然,增伉儷之重。’”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有意处则情文兼至,姿态横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前年,蒙其在 西藏 军中通书问讯,见怀四诗,情文双美。”
(4).指倾注思想感情的诗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故立文之道,其理有三:一曰形文,五色是也;二曰声文,五音是也;三曰情文,五性是也。”《花月痕》第五回:“﹝ 韦痴珠 ﹞誊毕,想到这段情文,已极哀艳了!近来四六家,那有此副笔墨?”
《國語辭典》:聊赖(聊賴)  拼音:liáo lài
依靠、凭藉。汉。蔡琰〈悲愤诗〉二首之一:「虽生何聊赖,托命于新人。」也作「寥赖」。
《國語辭典》:精光  拼音:jīng guāng
1.明亮的光芒。《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北史。卷六。齐高祖神武帝本纪》:「目有精光,长头高权,齿白如玉。」
2.声名威望。《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家在于郑,未尝得望精光侍谒于前也。闻太子不幸而死,臣能生之。」《晋书。卷一○○。陈敏传》:「金声振于江外,精光赫于扬楚。」
3.没有剩馀。《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又不会种田,又不会作生意,坐吃山崩,把些田地都弄的精光。」《老残游记》第一九回:「不消半个更头,四百多银子又输得精光。」也作「精空」。
《漢語大詞典》:精魄
(1).精神魂魄。 汉 徐干 中论·夭寿:“夫形体者人之精魄也,德义令闻者人之荣华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受詔之日,精魄飞散,靡所投死。” 宋 苏舜钦 《哭曼卿》诗:“唯君颜色不復见,精魄飘忽随朝霞。”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更念大兄磊磊自将,年齿尚缩,而识量德守何裕也,志气精魄何长也。”
(2).精神气魄。 明 宋濂 《见山楼记》:“ 濂 之学识繆悠,立言无精魄,难以传远。” 明 宋濂 《元故奉训大夫江西等处儒学提举杨君墓志铭》:“初君为童子时,属文輒有精魄。”
《國語辭典》:心死  拼音:xīn sǐ
1.比喻绝望。《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2.摒除杂念而达到无我的境地。《列子。汤问》:「同斋三月,心死形废,徐以神视。」
《國語辭典》:心若死灰  拼音:xīn ruò sǐ huī
语出《庄子。知北游》:「被衣大说,行歌而去之。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心不为外物所动,如不再燃烧的灰烬。《隋书。卷五七。卢思道传》:「心若死灰,不营势利,家无儋石,不费囊钱。」也作「心如死灰」。
《國語辭典》:衰颓(衰頹)  拼音:shuāi tuí
颓丧、不振作。「颓」文献异文作「颓」。《三国志。卷一一。魏书。田畴传》:「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刘公不失忠节。」
《漢語大詞典》:衰隤
见“ 衰頽 ”。
《漢語大詞典》:武节(武節)
(1).古代将帅凭以专制军事的符节。《汉书·武帝纪》:“朕将巡边垂,择兵振旅,躬秉武节。置十二部将军,亲帅师焉。”北史·隋纪下·炀帝:“朕当亲执武节,临御诸军。” 隋炀帝 《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 北河 秉武节,千里捲戎旌。”
(2).武德。使用武力应遵循的道义准则。文选·张衡〈东京赋〉:“文德既昭,武节是宣。” 薛综 注:“言文武之教,无处不临。” 唐 李德裕 《〈异域归忠传〉序》:“英才天纵,武节霆驰。” 章炳麟 《辨诗》:“及武节既衰,驰骋者至于絶臏,犹弗能企。”
(3).勇武之气节;尚武的精神。 晋 陆机 《辩亡论上》:“忠规武节未有如此其著者也。”隋书·地理志上:“ 平凉 、 朔方 ……地接边荒,多尚武节,亦习俗然焉。” 清 方苞 《读〈齐风〉》:“ 齐 之立国能强,由其民习於武节。”
《漢語大詞典》:移人
使人的精神情态等改变。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夫有尤物,足以移人。”新唐书·刘禹锡传:“ 叔文 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 宋 苏轼 《〈居士集〉叙》:“余以是知邪説之移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工部·两京街道:“时局移人,即公务亦在楸枰中生活。” 冰心 《寄小读者》二十:“若是明月中天,不必说,光景尤其移人了!”
《國語辭典》:穷神(窮神)  拼音:qióng shén
讥讽穷人的话。《刘知远诸宫调。第二》:「笼月之下把脸儿认,元来不是那穷神。」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你也索觑咱,多管是饿得你个穷神眼花。」
《國語辭典》:穷神知化(窮神知化)  拼音:qióng shén zhī huà
穷究事物精微道理,以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易经。系辞下》:「穷神知化,德之盛也。」《南齐书。卷一。高帝本纪上》:「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也作「穷神观化」。
《國語辭典》:穷鬼(窮鬼)  拼音:qióng guǐ
1.较没有钱的神鬼。唐。韩愈 送穷文:「三揖穷鬼而告之曰:『闻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问所涂。』」
2.骂穷人的刻薄话。
《國語辭典》:气血(氣血)  拼音:qì xuè
中医指人体内的气和血。《抱朴子。内篇。勤求》:「夫人生,先受精神于天地,后禀气血于父母。」《红楼梦》第六七回:「况且姑娘这病,原是忧虑过度,伤了气血。」
《國語辭典》:气血方刚(氣血方剛)  拼音:qì xuè fāng gāng
形容年轻人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参见「血气方刚」条。《孤本元明杂剧。伊尹耕莘。头折》:「莫张皇,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著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