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回避 拼音:huí bì
1.躲避。《汉书。卷七六。赵广汉传》:「见事风生,无所回避。」宋。苏轼 行香子。昨夜霜风词:「昨夜霜风。先入梧桐。浑无处、回避衰容。」也作「回避」。
2.因有所顾忌而退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相如听得廉颇有这言语,不肯与廉颇相会,每出,才望见廉颇,辄引车回避。」也作「回避」。
2.因有所顾忌而退让。《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相如听得廉颇有这言语,不肯与廉颇相会,每出,才望见廉颇,辄引车回避。」也作「回避」。
《國語辭典》:回避(迴避) 拼音:huí bì
1.因有所顾忌而离开、躲避。《红楼梦》第五三回:「一时,贾珍进来吃饭,贾容之妻回避了。」《文明小史》第一○回:「等到他身走进房间,众秀才只得起身回避。」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参预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黄华,如果黄华的妻子在法院当法官,她就必须回避,不能接办这件案子。」也作「回避」。
2.因避嫌而不参预其事。如:「青青到法院告黄华,如果黄华的妻子在法院当法官,她就必须回避,不能接办这件案子。」也作「回避」。
《漢語大詞典》:等夷
(1).同等;同辈;同等的人。《韩诗外传》卷六:“遇长老则修弟子之义,遇等夷则修朋友之义。”《史记·留侯世家》:“ 黥布 ,天下猛将也,善用兵,今诸将家陛下故等夷,乃令太子将此属,无异使羊将狼,莫肯为用,且使 布 闻之,则鼓行而西耳。”《周书·赵贵传》:“初, 贵 与 独孤信 等皆与 太祖 等夷。”《金史·国用安传》:“明日, 用安 乃出见使者,跪揖如等夷。”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卷四:“近世贵贱无等,舆臺厮养视縉绅如等夷。”
(2).匹比。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塞鸿絶儔匹,海月难等夷。”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六宫之内,无与等夷。”
(3).辈分或等级的差别。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其学以诚为本,遇人无等夷,一待以肫恳之怀。”
(2).匹比。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塞鸿絶儔匹,海月难等夷。” 宋 司马光 《论后妃封赠札子》:“皇后敌体至尊,母仪四海,六宫之内,无与等夷。”
(3).辈分或等级的差别。 清 刘大櫆 《吏部侍郎博野尹公行状》:“其学以诚为本,遇人无等夷,一待以肫恳之怀。”
《漢語大詞典》:殿最
(1).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汉书·宣帝纪》:“其令郡国岁上繫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颜师古 注:“凡言殿最者:殿,后也,课居后也;最,凡要之首也,课居先也。”《文选·班固〈答宾戏〉》:“虽驰辩如涛波,摛藻如春华,犹无益於殿最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上功曰最,下功曰殿。”《魏书·食货志》:“劝课农耕,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2).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3).考课;评比。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 钱谦益 《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2).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 晋 陆机 《文赋》:“考殿最於錙銖,定去留於毫芒。”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三》:“职无殿最,皆朝廷之吏,何恩怨也。”
(3).考课;评比。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又非在职之要务,殿最之急事。” 宋 王禹偁 《长洲县令厅记》:“小则惩之以殿最,大则惧之以刑法。” 清 钱谦益 《中极殿大学士孙公行状》:“公亲按营部,短衣教演,初有赏无罚,既而赏罚参用,因以殿最诸将。”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往常的花案都出於贪夫之手……如今公论出於我辈,就要认真殿最一番,各秉至公,定其优劣,这才成得一张花案。”
《漢語大詞典》:异等(異等)
(1).不同等级。《韩非子·八经》:“礼施异等,后姬不疑。”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 舒守谦 ﹞十年居 元舆 舍,未尝一日有间,至於车服饮饌,亦无异等。”
(2).超出一般;特等。《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 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 宋 苏轼 《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
(3).指德才特出的人。《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 武帝 元封 五年,詔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
(2).超出一般;特等。《汉书·循吏传·王成》:“治有异等之效。” 颜师古 注:“异於常等。” 宋 苏轼 《厚货财策》之二:“今之土兵,所以钝弊劣弱而不振者,彼见郡县有禁兵而待之异等,是以自弃于贱隶役夫之间,而将吏亦莫之训也。”
(3).指德才特出的人。《史记·滑稽列传》:“赏异等,罚不肖。”《新唐书·韦处厚传》:“举贤良方正异等,宰相 裴垍 引直史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汉选士之法》:“ 武帝 元封 五年,詔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絶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