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龟符(龜符)
(1).《黄帝出军决》:“﹝ 黄帝 ﹞伐 蚩尤 ……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 黄帝 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得梦符也,广三寸,长一尺,於是 黄帝 佩之以征,即日擒 蚩尤 。”后遂用作典故称颂帝王顺应天命。 南朝 梁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凤下书丹篆,龟符著緑编。” 唐 李庾 《东都赋》:“贤相圣营,龟符墨食。” 宋 司马光 《迩英阁读毕〈后汉书〉蒙恩赐筵诗》:“兴衰炳辙跡,淑慝粲龟符。”
(2).指天赐人君的祥端征兆。
(3).龟形的符节。 南朝 齐 谢朓 《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復授龟符。”《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汉 发兵用铜虎符。及 唐 初,为银兔符……至伪 周 , 武 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2).指天赐人君的祥端征兆。
(3).龟形的符节。 南朝 齐 谢朓 《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復授龟符。”《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汉 发兵用铜虎符。及 唐 初,为银兔符……至伪 周 , 武 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漢語大詞典》:符信
(1).符节印章等信物的统称。 汉 班固 《白虎通·瑞贽》:“ 舜 始即位,见四方诸侯合符信。”《后汉书·袁安传》:“ 安 乃劾 景 擅发边兵,惊惑吏人,二千石不待符信而輒承 景 檄,当伏诛。” 宋 苏轼 《关陇游民私铸钱与江淮漕卒为盗之由策》:“今 秦 蜀 之中,又裂纸以为币,符信一加,化土芥以为金玉,奈何其使民不奔而效之也?”
(2).凭据。《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餘家……从其家之 长安 。闻 竇皇后 新立,家在 观津 ,姓 竇 氏。 广国 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採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勿幕 又貽余‘墨侠’二字草章,以为符信。”
(2).凭据。《史记·外戚世家》:“ 少君 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餘家……从其家之 长安 。闻 竇皇后 新立,家在 观津 ,姓 竇 氏。 广国 去时虽小,识其县名及姓,又尝与其姊採桑堕。用为符信,上书自陈。” 郭希仁 《从戎纪略》:“ 勿幕 又貽余‘墨侠’二字草章,以为符信。”
《漢語大詞典》:节盖(節蓋)
古代持符节的大将所使用的伞盖。《三国志·吴志·朱桓传》:“ 黄龙 元年,拜 桓 前将军,领 青州 牧,假节……时 庐江 太守 李膺 整严兵骑,欲须诸军半渡,因迫击之。及见 桓 节盖在后,卒不敢出,其见惮如此。”
《漢語大詞典》:毛节(毛節)
(1).即髦节。朝廷使者用作凭证的符节。 唐 独孤及 《送李宾客荆南迎亲》诗:“当为天北斗,曾使海西陲。毛节精诚著,铜楼羽翼施。”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往 九龙潭 ,毛节朱幡倚石龕。”毛,一本作“ 旄 ”。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单祝二尊师石室》诗:“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大罗天上柳烟含,你毛节朱旛倚石龕。”参见“ 髦节 ”。
(2).即髦节。道士用来表示法力的符节。 唐 王维 《送方尊师归嵩山》:“仙官欲往 九龙潭 ,毛节朱幡倚石龕。”毛,一本作“ 旄 ”。 唐 卢纶 《太白西峰偶宿单祝二尊师石室》诗:“毛节未归海,丹梯闲倚空。”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魂游》:“大罗天上柳烟含,你毛节朱旛倚石龕。”参见“ 髦节 ”。
《漢語大詞典》:送节(送節)
(1).送走旧节候。谓季节更换。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鸿雁游而送节,凯凤翔而迎时。” 唐 李峤 《十月奉教作》诗:“白藏初送节,元律始迎冬。”白藏,指秋季。
(2).送别使节。 唐 杜甫 《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 河 源。”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时遣使和好 吐蕃 ,故用 张騫 寻 河 源故事。”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3).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 河 北骚动, 玄 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
(4).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
(2).送别使节。 唐 杜甫 《东楼》诗:“传声看驛使,送节向 河 源。” 仇兆鳌 注引 赵汸 曰:“时遣使和好 吐蕃 ,故用 张騫 寻 河 源故事。” 明 何景明 《赠韩亚卿还湖南》诗之二:“送节初临夏,廻旌已逼年。”
(3).送还符节。《晋书·谢玄传》:“ 河 北骚动, 玄 自以处分失所,上疏送节,尽求解所职。”
(4).谓节日送礼。《金瓶梅词话》第四二回:“他家既先来与咱家孩子送节,咱少不的也买礼过去,与他家长姐送节。” 胡朴安 《中华全国风俗志·广东·广州之中秋节》:“节前人亦多买之送亲友,名曰送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