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同社
(1).犹同乡,同里。古以二十五家为一社。 唐 韩愈 《南溪始泛》诗之二:“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2).志趣相同者结社,互称同社。亦谓同在一社。 宋 朱熹 有《己未九日诸友载酒见过次韵为谢并呈同社诸名胜》诗。 清 李渔 《慎鸾交·订游》:“明日乃花朝令节,小弟与同社诸友,各出分资,就在 虎丘寺 中,做一箇胜会。”
(3).犹同学。 明 清 时,乡社皆立社学,同社学习者,称“同社”。 清 曹寅 《戏送钱穆孙》诗之二:“石桥执经予最少,十年同社夜臺多。”参阅续文献通考·学校
《漢語大詞典》:亳社
殷 社。古代建国必先立社。 殷 都 亳 ,故称。春秋·哀公四年:“六月辛丑, 亳社 灾。” 杜预 注:“ 亳社 , 殷社 ,诸侯有之,所以戒亡国。”《穀梁传·哀公四年》:“ 亳社 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范宁 注:“ 亳 ,即 殷 也。 殷 都于 亳 ,故因谓之 亳社 。”
《國語辭典》:书社(書社)  拼音:shū shè
1.古代二十五家为一社,将社内户口书于版籍,称为「书社」。《左传。哀公十五年》:「因与卫地,自济以西,禚、媚、杏以南,书社五百。」晋。杜预。注:「二十五家为一社,籍书而致之。」《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
2.读书作诗的会社。宋。苏轼杭州故人信至齐安〉诗:「相期结书社,未怕供诗帐。」
3.书店或出版社。
《國語辭典》:茅社  拼音:máo shè
古代帝王社祭时用的坛,以五色土建成,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一坛土,以茅包之,给予受封诸侯,使立于国中社内,故称为「茅社」。《书经。禹贡》:「厥贡惟土五色。」唐。孔颖达。正义:「蔡邕独断云:『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之大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社,谓之茅社。』」
《國語辭典》:茅土  拼音:máo tǔ
古代天子以五色土为社祭的祭坛,分封诸侯时,按封地所在方向取坛上一色土,包以白茅,覆以黄土,给受封者在封国内立社,称为「茅土」。《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成王广封周公庶子六人,皆有茅土。」汉。李陵答苏武书〉:「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
《漢語大詞典》:赤社
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赤色象南方,因以赤社分赐南方诸侯,使归而立社建国。史记·三王世家:“皇帝使御史大夫 汤 庙立子 胥 为 广陵王 。曰:‘於戏,小子 胥 ,受兹赤社!朕承祖考,维稽古建尔国家,封于南土,世为 汉 藩辅。’”后用作出任南方封疆大吏之典。 南朝 齐 王融 《赠族叔卫军》诗:“建兹赤社,俾侯 南昌 。” 元 黄镇成 《投赠郑守光远三十韵》:“赤社分南服,清都拱北辰。”
《漢語大詞典》:松龛(松龕)
古代立社树,祀神主。 夏 以松为社树,因以“松龕”代指 夏 代神主。 南朝 梁 庾肩吾 《乱后经夏禹庙》诗:“松龕撤暮俎,枣逕落寒丛。” 唐 严维 《陪皇甫大夫谒禹庙》诗:“竹使羞 殷 荐,松龕拜 夏 祠。”
《漢語大詞典》:义社(義社)
旧谓立社以奉无主之魂者。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人物以义为名:“与众共之曰义,义仓、义社、义田、义学、义役、义井之类是也。”
分類:立社无主
《漢語大詞典》:社鸣(社鳴)
古时乡里立社,种植其土所宜之木。古人认为社木发出声响预兆有变异。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夫 黄河 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 宋 王禹偁 《缴连寿宁节功德疏表》:“右伏以 河 清社鸣,千载啟兴王之道;天长地久,万邦倾祝圣之心。”
《漢語大詞典》:赤壤
(1).红土。《书·泰誓上》“焚炙忠良” 唐 孔颖达 疏:“ 文王 献 洛 西之地,赤壤之田方千里,请 紂 除炮烙之刑。” 陈毅 《由北京到广州》诗:“ 韶山冲 里览风物,靄靄青松赤壤嵌。”
(2).指赤色的社土。古代天子封土立社,以五色土象征四方及中央。南方色赤,以赤壤象征南方。《隋书·薛道衡传》:“占揆星景,移建邦畿,下凭赤壤,上协紫微。”
《漢語大詞典》:松社
古代立社种树,为社的标志。以松树作社树的,称为“松社”。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其野之所木,遂以名其社” 清 孙诒让 正义:“若以松为社者,则名松社。”
《漢語大詞典》:蒲社
殷 之社坛。古代建国时必先立社,以祭祀地神。《公羊传·哀公四年》:“六月,辛丑,蒲社灾。”参见“ 亳社 ”。
《漢語大詞典》:亳社
殷 社。古代建国必先立社。 殷 都 亳 ,故称。春秋·哀公四年:“六月辛丑, 亳社 灾。” 杜预 注:“ 亳社 , 殷社 ,诸侯有之,所以戒亡国。”《穀梁传·哀公四年》:“ 亳社 者, 亳 之社也。 亳 ,亡国也。亡国之社以为庙屏戒也。” 范宁 注:“ 亳 ,即 殷 也。 殷 都于 亳 ,故因谓之 亳社 。”
《国语辞典》:社会救助(社会救助)  拼音:shè huì jiù zhù
社会行政机构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对贫苦、失依、不幸或遭遇其他困难、无力自助之个人或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援助或其他服务。也称为「社会救济」。
《国语辞典》:社会救济(社会救济)  拼音:shè huì jiù jì
社会行政机构或私立社会福利机构,对贫苦、失依、不幸或遭遇其他困难、无力自助之个人或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援助或其他服务。也称为「社会救助」。
《国语辞典》:家庭福利  拼音:jiā tíng fú lì
由公私立社会福利机构提供家庭所需要的服务,以增进家庭的福利,发挥更有效的家庭功能。
《漢語大詞典》:革命人道主义(革命人道主義)
在无产阶级领导人民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项伦理原则。在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实行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及救死扶伤等都体现了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新 中国 建立后采取的救济失业、禁毒、禁娼、除害灭病、劳动保护和公费医疗,以及在坚决消灭剥削阶级的同时,对于剥削阶级的人们,除极少数罪大恶极的分子外,都努力帮助他们在劳动中转变为自食其力的人等等,也体现了革命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