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有眼不识荆山玉(有眼不识荆山玉)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jīng shān yù
荆山玉,春秋时代楚国人卞和在荆山发现的璞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普通的石头。「有眼不识荆山玉」比喻认不出名贵的物品或杰出的人物。如:「这么纯净的水晶,你竟然当成玻璃,真是有眼不识荆山玉。」《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我西门庆一时昏昧,不听你之良言,辜负你的好意。正是:『有眼不识荆山玉,拿著顽石一样看;过后知君子,方才识好人。』千万作饶恕我则个!」
《国语辞典》:驰韩卢而搏蹇兔(驰韩卢而搏蹇兔)  拼音:chí hán lú ér bó jiǎn tù
韩卢,春秋时韩人呼壮犬为卢。蹇兔,跛兔。春秋时,范雎对秦昭王说,秦国将士勇猛,车骑众多,可以轻取诸侯,就好像驰韩犬和跛兔相搏斗。语本《史记。卷七九。范雎蔡泽传》:「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搏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也。」后比喻敌人容易被打败。《幼学琼林。卷四。鸟兽类》:「驰韩卢而搏蹇兔,喻言敌之易摧。」
《国语辞典》:鲁班门前掉大斧(鲁班门前掉大斧)  拼音:lǔ bān mén qián diào dà fǔ
(歇后语)自不量力。鲁班,即鲁般,是春秋时的巧匠,因技艺精湛,而被尊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掉,晃动、耍弄。「鲁班门前掉大斧」指在鲁班门前耍弄大斧,比喻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李太白全集。卷三六。外记》引《蓬轩别记》:「采石江边一抔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班门前掉大斧。」也作「鲁般手里调大斧」、「鲁般门前掉大斧」。
《国语辞典》:鲁般门前掉大斧(鲁般门前掉大斧)  拼音:lǔ bān mén qián diào dà fǔ
(歇后语)自不量力。鲁般,是春秋时的巧匠,因技艺精湛,而被尊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掉,晃动、耍弄。「鲁般门前掉大斧」指在鲁般门前耍弄大斧,比喻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如:「你还是睁亮眼瞧瞧吧!行家在此,你竟敢鲁般门前掉大斧。」明。黄炜《蓬窗类纪。卷三。诗话纪》:「釆石江边一坏土,李白诗名耀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般门前掉大斧。」也作「鲁般手里调大斧」、「鲁班门前掉大斧」。
《国语辞典》:鲁般手里调大斧(鲁般手里调大斧)  拼音:lǔ bān shǒu lǐ diào dà fǔ
(歇后语)自不量力。鲁般,是春秋时的巧匠,因技艺精湛,而被尊奉为土木工匠的祖师;调,通「掉」,晃动、耍弄。「鲁般手里调大斧」指在鲁般手中耍弄大斧,比喻人不自量力,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水浒传》第二一回:「你这精贼也瞒老娘!正是鲁般手里调大斧。」也作「鲁般门前掉大斧」、「鲁班门前掉大斧」。
《国语辞典》:燕姞梦兰(燕姞梦兰)  拼音:yān jí mèng lán
春秋时代郑国文公的贱妾燕姞,梦见郑国先君化为天使赐予兰花。后得文公宠幸,侍寝而怀孕生穆公。见《左传。宣公三年》。后遂以燕姞梦兰比喻受宠或怀孕生子的吉兆。
《国语辞典》:延陵挂剑(延陵挂剑)  拼音:yán líng guà jiàn
延陵,指吴公子季札。延陵挂剑指春秋时,吴公子季札奉命出使晋国,路经徐国,徐君见季札佩剑,非常喜欢,但不敢明说。季札心中明白,但因任务尚未完成,不便立即奉赠。等到季札完成使命,重返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便解下佩剑挂于徐君墓前的树上。见《史记。卷三一。吴太伯世家》。后用以比喻友谊生死不渝。
《国语辞典》:泱泱大风(泱泱大风)  拼音:yāng yāng dà fēng
本为春秋时季札赞美齐乐之辞。语本《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后用以称赞大国风度。
《国语辞典》:伍员鞭尸(伍员鞭尸)  拼音:wǔ yún biān shī
春秋时楚国大臣伍员为报楚平王杀其父兄的仇恨,引吴兵伐楚,时平王已死,员乃掘其骨骸,鞭尸泄恨。见《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
《国语辞典》:痛抱西河  拼音:tòng bào xī hé
春秋时,子夏居于西河,其子死,伤心哭至失明。典出《史记。卷六七。仲尼弟子传。卜商传》。后比喻丧子之痛,常用于悼人丧子之辞。也作「痛抱丧明」。
《国语辞典》:吴越春秋(吴越春秋)  拼音:wú yuè chūn qiū
书名。汉赵晔撰,十卷,梁天祜注。叙述春秋时吴越二国攻战事。文辞丰蔚,颇类小说家言。
《国语辞典》:毋忘在莒  拼音:wú wàng zài jǔ
1.战国时齐国被燕国连攻七十二城,仅剩即墨、莒二城为最后固守的城池。齐国以莒城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艰苦岁月后逆袭成功,收复了失地。见《史记。卷八二。田单传》。后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复国土。如:「先总统蒋公以毋忘在莒训勉国人光复大陆河山。」
2.春秋时齐国内乱,齐桓公曾遭难逃亡到莒国,后来当上了齐君。有一回,鲍叔向桓公敬酒,劝桓公:「勿忘出奔在于莒也。」见《吕氏春秋。贵直论。直谏》。后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国语辞典》:吴宫教阵(吴宫教阵)  拼音:wú gōng jiào zhèn
春秋时孙武因知兵法而入吴宫,教宫女排演阵法,初时宫女嬉戏不以为意,武三令五申,宠姬犹犯禁,致为武所斩。见《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传》。后以吴宫教阵比喻娇艳纷陈。宋。辛弃疾〈鹧鸪天。翠盖牙签几百株〉词:「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国语辞典》:蒸藜出妻  拼音:zhēng lí chū qī
相传春秋时曾参非常孝顺,因妻子以未蒸熟的藜菜侍奉后母,遂休其妻。典出《孔子家语。卷九。七十二弟子解》。后比喻人子克尽孝道。
《国语辞典》:重作冯妇(重作冯妇)  拼音:chóng zuò féng fù
春秋时晋国勇士冯妇善打虎,后改从善行,成为善士,不再打虎。有一次大家在野外追一只老虎,老虎负嵎顽抗,大家不敢靠近,正巧冯妇经过,大家都很高兴迎接他,冯妇居然攘臂下车再次打虎。典出《孟子。尽心下》。后以重作冯妇比喻重操旧业。也作「再作冯妇」、「又作冯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