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27,分162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针神
神臂
神合
神惠
神虑
神仪
神雀
神和
五神
神庥
子神
飞神
神迹
潜神
发神
《國語辭典》:针神(針神)  拼音:zhēn shén
精于缝纫、刺绣的女子。语本晋。王嘉《拾遗记》卷七:「夜来妙于针工,虽处于深帷重幄之内,不用灯烛之光,裁制立成。非夜来所缝制,帝则不服。宫中号曰『针神』。」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三一五首之一八五:「娇小温柔播六亲,兰姨琼姊各沾巾。九泉肯受狂生誉?艺是针神貌洛神。」
《分类字锦》:神臂
玉海熙宁元年十二月庚申大内副都知张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初民李宏献此弓其实弩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蹬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解索札丝为弦弩身面长三尺二寸两弭各长九寸二分两闪各长一尺一寸七分弝长四寸通长四尺五寸八分弦长二尺五寸箭木羽长数寸时于玉津园校验射二百四十馀步穿榆木没半簳有司并箭奏御诏依式制造至是进焉
分类:弓弩
《漢語大詞典》:神合
(1).精神会合。 唐 元稹 《莺莺传》:“心邇身遐,拜会无期,幽愤所钟,千里神合。千万珍重!”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盖所谓百年智巧,消磨欲尽,而后意动天机,神合自然,难为粉墨者道也。”
(2).十分相合。《明诗纪事丁籤·李梦阳》《明诗选》:“ 李舒草 曰:‘﹝ 献吉 ﹞古诗乐府纯法 汉 魏 ,下及 阮 谢 ,无不神合。’”
《漢語大詞典》:神惠
(1).神灵的恩惠。 宋 陈造 《离富池》诗:“向兔犯险艰,神惠顾岂少。”
(2).灵妙的智慧。惠,通“ 慧 ”。 晋 张湛 《〈列子〉序》:“其书大略明羣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梦化等情。”
《漢語大詞典》:神虑(神慮)
(1).指天子的心意,意图。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相国 晋王 诞敷神虑,光被四海。”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然 诸葛亮 达见计数,必知神虑屈申之宜。”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君举必书,所愿特留神虑。”
(2).精神;心神。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左右惊怖伏地, 叔高 神虑怡然如旧。” 唐 元晦 《越亭二十韵》:“临高神虑寂,远眺川原布。” 宋 张耒 《上方》诗:“坐久神虑平,微凉清骨毛。”
《漢語大詞典》:神仪(神儀)
(1).指遣像;神像。 南朝 齐 王俭 《高帝哀策文》:“感容臺之罢御,哀恭馆之不临,仰神仪而邈絶,视区物而增阴。”
(2).神情仪表。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听 茂陵 之鐘鼓,抱 乔阳 之劒舄;虽髣髴於神仪,终缠绵以号擗。”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及长,身长七尺七寸,神仪明秀,朗目疎眉。”北史·杨愔传:“ 愔 辞气温辩,神仪秀发,百僚观听,莫不悚动。”
(3).泛指状貌。 金 赵秉文 《谒北岳》诗:“四大神仪一,羣山 太茂 尊。”
《漢語大詞典》:神雀
瑞鸟。谓凤。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神雀仍集,麒麟自至。” 刘良 注:“神雀,瑞鸟。”东观汉记·明帝纪:“神雀五色,翔集京师。”后汉书·冯衍传下:“神雀翔於鸿崖兮,玄武潜於婴冥。” 李贤 注:“神雀,谓凤也。”
分類:瑞鸟
《漢語大詞典》:神和
精神融和。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传之道也。”《魏书·崔光传》:“专荐郊庙,止决大政,辅养神和,简息游幸。”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酺宴应制》:“物覩恩无外,神和道入微。”云笈七籤卷八八:“夫神和则可以照彻於五藏,气和则可以使用於四胑。”
《漢語大詞典》:五神
(1).五脏之灵气。《老子》“谷神不死” 汉 河上公 注:“神,谓五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
(2).指五脏。 宋 范仲淹 《谢赐凤茶表》:“濯五神之精爽,祛百疾之冥烦。”
(3).指五帝。《汉书·礼乐志》:“五神相,包四邻,土地广,扬浮云。”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五帝为 太一 相也。”参见“ 五帝 ”。
(4).五德。 唐 柳宗元 《沛国汉原庙铭序》:“五神环运,炎德復起。” 孙汝听 注:“五神,五德也。”参见“ 五德 ”。
(5).五方之神,指 勾芒 、 祝融 、 后土 、 蓐收 、 玄冥 ,亦称五行之神。《淮南子·要略训》:“顺时运之应,法五神之常。”《南齐书·礼志上》:“ 勾芒 等五神,既是五帝之佐,依 郑玄 説,宜配食于庭。” 南朝 梁简文帝 《吴兴楚王神庙碑》:“昔者 武王 询於 太公 ,五神之礼正。”
《國語辭典》:五帝  拼音:wǔ dì
1.中国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圣王。因出自传说,故说法不尽相同,较主要者为:(1)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南朝宋。裴骃。集解:「太史公依世本、大戴礼,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2)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2.东西南北中五方位的天神。指太昊、炎帝、少昊、颛顼、黄帝。《周礼。春官。小宗伯》:「兆五帝于四郊。」汉。郑玄。注:「五帝:苍曰灵威仰,太昊食焉,赤曰赤熛怒,炎帝食焉,黄曰含枢纽,黄帝食焉,白曰白招拒,少昊食焉,黑曰汁光纪,颛顼食焉。」《楚辞。屈原。九章。惜诵》:「令五帝以析中兮,戒六神与向服。」汉。王逸。注:「五帝谓五方神也,东方为太白皞,南方为炎帝,西方为少昊,北方为颛顼,中央为黄帝。」
《國語辭典》:五德  拼音:wǔ dé
1.古时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以五行生剋为帝王嬗代之应,其说尤盛于秦汉间。《史记。卷九六。张丞相列传》:「推五德之运,以为汉当水德之时,尚黑如故。」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2.玉有五德。即仁、智、义、礼、信五德。《礼记。聘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孚尹旁达,信也。」
3.鸡有五德。即文、武、勇、仁、信五德。《韩诗外传》卷二:「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君犹日瀹而食之者,何也?」
《漢語大詞典》:神庥
神灵护佑。 前蜀 杜光庭 《王虔常侍北斗醮词》:“答往愿於当年,期降恩於此日,永当修奉,以荷神庥。” 明 无心子《金雀记·作赋》:“鸞交凤兮神庥,凤友鸞兮颐解。” 鲁迅 《坟·论照相之类》:“用布或绸做眼睛一对,挂神龛上或左右,以答神庥。”
分類:神灵护佑
《分类字锦》:子神
柳宗元三成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已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分类:
《漢語大詞典》:飞神(飛神)
犹神游。谓形体不动而心神向往。《关尹子·四符》:“知夫此身如梦中身,随情所见者,可以飞神作我,而游太清。”
《漢語大詞典》:神迹(神蹟)
见“ 神迹 ”。
亦作“ 神跡 ”。亦作“ 神蹟 ”。 神灵的事迹;灵异的现象。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游精杳漠,神迹是寻。”一本作“ 神跡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萨他泥湿伐罗国:“城西北四五里,有窣堵波……中有如来舍利一升,光明时照,神迹多端。”《太平天囯文书汇编·天王诏书·赐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诏》:“神蹟权能言不尽,早到天堂可悟之。” 胡适 《〈西游记〉考证》二:“况且 玄奘 本是一个伟大的宗教家,他的游记里有许多事实,如沙漠幻景及鬼火之类,虽然都有理性的解释,在他自己和别的信徒的眼里,自然都是‘灵异’,都是‘神迹’。”
《漢語大詞典》:潜神(潛神)
犹专心。文选·班固〈答宾戏〉:“潜神默记,縆以年岁。” 刘良 注:“言常用神思,潜默记事,以终年岁。”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玉壶遐览四:“ 孙游岳 字 颖达 , 东阳 人,潜神希微。”
分類:专心
《漢語大詞典》:发神(髮神)
道教谓掌管头发之神。名 苍华 ,字 太玄 。黄庭内景经·至道:“至道不烦决存真,泥丸百节皆有神。髮神 苍华 字 太玄 ,脑神 精根 字 泥丸 。”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身神及诸神名异者:脑神曰 觉元 ,髮神曰 玄华 。” 清 唐孙华 《再迭随庵韵》之一:“星星在鬢真堪慰,休向 苍华 祝髮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