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狂狷  拼音:kuáng juàn
过于激进与过于保守的人。《论语。子路》:「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抱朴子。外篇。逸民》:「昔狂狷华士,义不事上,隐于海隅,而太公诛之。吾子沉遁,不亦危乎?」
《漢語大詞典》:率礼(率禮)
遵循礼法。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超号为 开封君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脩德,可以胜之。” 宋 叶适 《祭子三郎文》:“汝幼既能率礼,长必能行义。”
《漢語大詞典》:礼则(禮則)
犹礼法、礼制。礼节法则。左传·文公六年:“道之以礼则,使毋失其土宜。” 林尧叟 注:“开道天下以礼节法则。” 汉 蔡邕 《故太尉桥公庙碑》:“三孤故臣门人相与述公之行,咨度礼则。”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奉承 阴后 ,傍接同列,礼则修备,上下安之。”
《國語辭典》:修整  拼音:xiū zhěng
修理整治。《南史。卷一五。徐羡之传》:「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修整之,南望钟山。」《警世通言。卷一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这山东王尚书府中水牌在上的,就是小人的船,新修整得好,又坚固又乾净。」
《漢語大詞典》:尊礼(尊禮)
(1).尊崇礼法。礼记·表记:“ 周 人尊礼尚施。” 孔颖达 疏:“尊礼尚施者,谓尊重礼之往来之法,贵尚施惠之事也。”宋史·道学传一·张载:“故其学尊礼贵德,乐天安命。”
(2).隆重的礼仪。国语·越语下:“王曰:‘与人奈何?’对曰:‘卑辞尊礼,玩好女乐,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与之市。’” 韦昭 注:“言当卑约其辞、尊重其礼以求平。”一说,尊礼,撙礼。谓贬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礼相待。见 俞樾 群经平议·国语二“卑辞尊礼”。
(3).敬重而厚待。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如 燕 , 昭王 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 碣石宫 ,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见尊礼如此。”北史·张彫武传:“帝甚重之,以为侍讲,与侍书 张景仁 并被尊礼,同入 华元殿 ,共读春秋。” 明 焦竑 玉堂丛语·宠遇:“ 太祖 尊礼 刘基 ,尝称老先生而不名。”
《漢語大詞典》:博约(博約)
(1).指文章内容广博,言简意明。文选·陆机〈文赋〉:“铭博约而温润,箴顿挫而清壮。” 李善 注:“博约,谓事博文约也。” 明 沈鲸《双珠记·师徒传习》:“连年请 冯先生 在家教习举业,喜得功深博约,理极精微,从此奋发,取青紫如拾芥。”
(2).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酬韩仲文昆季联句见谢》:“次第极言笑,左右排图书,终日欣博约,贬异正则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皆有所证据。” 陈去病 《自兖州过曲阜谒圣庙孔林》诗之三:“循循知善诱,博约能折中。”参见“ 博文约礼 ”。
《國語辭典》:博文约礼(博文約禮)  拼音:bó wén yuē lǐ
广博的研习典籍,并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语本《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國語辭典》:礼书(禮書)  拼音:lǐ shū
1.记载礼法的书。《左传。哀公三年》:「命宰人出礼书,以待命。」
2.结婚證书的俗称。
3.史记八书之一。《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维三代之礼,所损益各殊务,然要以近性情,通王道,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作礼书第一。」
4.书名。宋陈祥道撰。一百五十卷。多据王安石新经义而攻诘郑玄之学。然贯通经传,纲举目张,前说后图,考订详悉,论辩精博。
《漢語大詞典》:问礼(問禮)
询问礼法;学礼。礼记·曲礼下:“在朝言礼,问礼,对以礼。”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孔子 适 周 ,将问礼於 老子 。” 唐 刘长卿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诗:“江上花催问礼人, 鄱阳 鶯报 越 乡春。”
分類:询问礼法
《國語辭典》:天秩  拼音:tiān zhì
1.天定的爵秩。《书经。皋陶》:「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
2.天子赐予的秩禄。《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宜享遐纪,长保天秩。」
《國語辭典》:官方  拼音:guān fāng
1.官吏应守的礼法、纪律。《资治通鉴。卷七九。晋纪一。武帝泰始四年》:「末世不能纪远而专求密微,疑心而信耳目,疑耳目而信简书,简书愈繁,官方愈伪。」也称为「官纪」。
2.公家方面,多指政府。如:「这件意外车祸已由官方详细调查。」
《國語辭典》:诡遇(詭遇)  拼音:guǐ yù
本指打猎时不依规定而追杀猎物。《孟子。滕文公下》:「我驱驰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汉。赵岐。注:「横而射之曰诡遇。」后比喻不以正道追求名利。唐。白居易适意〉诗:「直道速我尤,诡遇非吾志。」
《國語辭典》:法服  拼音:fǎ fú
1.法制所定的服饰。《孝经。卿大夫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文选。班固。东都赋》:「盛三雍之上仪,脩衮龙之法服。」
2.架裟,僧侣的法衣。菩萨本业经:「被上法服,当愿众生,服圣表示,敏于道行。」也称为「法衣」。
《漢語大詞典》:率履
遵循礼法。履,礼。《诗·周颂·长发》:“率履不越,遂视既发。” 孔 传:“使其民循礼不得踰越。” 唐 梁肃 《祭独孤常州文》:“ 孔 门四科,《洪范》三德,总於公躬,率履不忒。”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公主率履由衷,每抗古人之节。”参见“ 率礼 ”。
《漢語大詞典》:率礼(率禮)
遵循礼法。东观汉记·梁冀传:“大将军夫人,躬先率礼,淑慎其身,超号为 开封君 。”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夫灾变之发,皆所以明教诫也,惟率礼脩德,可以胜之。” 宋 叶适 《祭子三郎文》:“汝幼既能率礼,长必能行义。”
《國語辭典》:本义(本義)  拼音:běn yì
1.最初的意义。《汉书。卷七三。韦玄成传》:「相奏悼园称『皇考』,立庙,益民为县,远离祖统,乖缪本义。」
2.造字之初赋予文字的原本意义。如「日」的本义是太阳;后渐有引申、假借等义滋生。
《漢語大詞典》:大物
(1).指天下或帝位。庄子·在宥:“夫有土者,有大物也。” 成玄英 疏:“九五尊高,四海弘巨,是称大物也。” 宋 黄庭坚 《书磨崖碑后》诗:“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
(2).指表示等级的仪制礼法。国语·周语中:“班先王之大物以赏私德。”《荀子·赋》:“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 杨倞 注:“夫人之大者莫过於礼,故谓之大物也。”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三》:“礼乐征伐,先王治世之大物也。”
(3).犹重器。 明 宋濂 《隋室兴亡论》:“盖天下大物也,可以德持,不可以力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