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盗匪(盜匪)  拼音:dào fěi
以暴力抢夺他人财物,破坏治安的人。如:「天灾年年,社会不安定,导致盗匪横行。」
《國語辭典》:原子弹(原子彈)  拼音:yuán zǐ dàn
一种炸弹。利用可分裂物质(如钸、铀)之原子核急速的分裂,产生巨大爆炸能量的一种炸弹。
《漢語大詞典》:覆亏(覆虧)
倾覆破坏。《文选·枚乘〈七发〉》:“荡取南山,背击北岸,覆亏丘陵,平夷西畔。” 李善 注:“言水之势,既荡南山,又击北岸,丘陵为之颠覆,然后平夷西畔。”
分類:倾覆破坏
《國語辭典》:毁约(毀約)  拼音:huǐ yuē
毁弃合约、协议、合同等。如:「片面毁约是背弃道义的行为。」
《漢語大詞典》:破禁
破坏或违反禁令、戒条。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李恭勤公:“公官总督数年,未尝宴一客。 成都 将军新蒞任,公思不为置酒则大恝,置则破禁。”
《漢語大詞典》:啮坏(齧壞)
侵蚀破坏。 宋 苏轼《试馆职策问·冗官之弊水旱之灾河决之患》:“ 河 自近岁屡决而西……塞而归之故道歟?则水未必听,或至於啮坏都邑。”
分類:侵蚀破坏
《漢語大詞典》:痍毁
创伤,破坏。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三年:“ 豫章王 嶷 为 荆 湘 二州刺史,领南蛮。 嶷 罢,更以侍中 王奂 为之。 奂 固辞,曰:‘西土戎烬之后,痍毁难復。’”
分類:创伤破坏
《漢語大詞典》:贼隳(賊隳)
破坏,败坏。 唐 李渤 《上封事表》:“ 秦 贼隳 周 法,剗去井田,残蚀六国,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故二世而亡。”
分類:破坏败坏
《國語辭典》:拆台(拆臺)  拼音:chāi tái
比喻从中破坏,使事情不能成功。如:「莫非有人故意拆台,不然怎么临时变卦,搞成不可收拾的地步?」
《國語辭典》:风蚀(風蝕)  拼音:fēng shí
地表受风力吹拂而逐渐被侵蚀,在乾燥地区特别显著。
《國語辭典》:触电(觸電)  拼音:chù diàn
1.动物的躯体与电流相接触,轻者感受到震击,重者立即昏迷或死亡。
2.男女互相爱慕、互生情愫的感觉。也作「来电」。
《漢語大詞典》:娆害(嬈害)
捣乱破坏。景德传灯录·第四祖优波毱多:“汝自今去於如来正法,更不作嬈害否?”
分類:捣乱破坏
《漢語大詞典》:破击(破擊)
破坏和袭击。 毛泽东 《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必须放手组织武装工作队,成百队成千队地深入敌后之敌后,组织人民,破击敌人的交通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分類:破坏袭击
《漢語大詞典》:破质(破質)
破坏质体;改变本质。 唐 孟郊 《上张徐州》诗:“乍作支泉石,乍作翳松萝。一不改方圆,破质为琢磨。”
《漢語大詞典》:沮解
沮丧涣散。 汉 王符 潜夫论·劝将:“今吏从军败没死公事者,以十万数,上不闻弔唁嗟叹之荣名,下又无禄赏之厚实……此其所以人怀沮解,不肯復死者也。”解,一本作“ 懈 ”。
分類:沮丧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