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硬里子(硬里子)  拼音:yìng lǐ zi
1.戏剧中重要的配角。如:「在这出戏里,她虽不是主角,却也是个硬里子。」
2.具有真实本领或演技的艺人。如:「她经过很多磨练,已从早期无分量的小角色渐渐脱胎成实力坚强的硬里子演员了。」
《国语辞典》:动物崇拜(动物崇拜)  拼音:dòng wù chóng bài
一种自然崇拜。以真实或幻想的动物为祭祀对象,祈求该动物所代表神灵的保护。
《国语辞典》:唯实论(唯实论)  拼音:wéi shí lùn
一种主张客观事物有其真实的存在,并非决定于人类主观认识活动的理论。
《漢語大詞典》:法我见(法我見)
佛教语。“二我见”之一。谓凡夫不知“性空”之理,执着一切事物有真实体性的妄见。《起信论》卷下:“法我见者,计一切法各有体性。” 瞿秋白 《饿乡纪程》五:“我呢?以整顿思想方法入手,真诚的去‘人我见’以至于‘法我见’,当时已经略略领会得唯实的人生观及宇宙观。”参见“ 人我 ”。
《漢語大詞典》:人我
(1).他人与我。庄子·天下:“愿天下之安寧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关尹子·二柱》:“浑人我,同天地。” 清 谭嗣同 《仁学》二:“人知脑气筋通五官百骸为一身,即当知电气通天地万物人我为一身也。”
(2).借指尘世。 元 邓学可 《端正好·乐道》套曲:“人我场中枉驰骤,苦海波中早回首。”
(3).佛教语。即人我见。凡俗之人妄认自身常住不变,执着“有我”之见,佛家谓之“人我见”。《坛经》三五:“人我是 须弥 ,邪心是大海,烦恼是波浪……无人我, 须弥 自倒;除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
(4).佛教语。人相和我相并称的略语。为人我四相中之二相。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人我将无同,是非空诸所。”详“ 四相 ”。
《國語辭典》:反證  拼音:fǎn zhèng
法律上指提出相反的證据,使对方的證据不能成立。
《漢語大詞典》:记录片(記録片)
为了具体而真实地报道某一现实问题或历史事件,以现场实拍材料为主要依据,参以历史图片和表解等而制成的影片。
《漢語大詞典》:纪录影片(紀録影片)
纪录真人真事的影片。系对某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生活或历史事件作系统的、完整的真实记录,不容许任何夸张与虚构。按照题材及表现方法的不同,可分为时事报导纪录片、文献纪录片和传记纪录片等。
《國語辭典》:货真价实(貨真價實)  拼音:huò zhēn jià shí
1.货品真确而价格实在。如:「他卖东西,一向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骗人参》:「至某行,谓行主曰:『宝号货真价实,太夫人已至,必饵佳品,今且择至佳者与我。』行主乃奉以最上者四十两,命一夥携往易银。」
2.泛指事物真实不假。《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这喜怒哀乐四个字,是个货真价实的生意,断假不来。」
《漢語大詞典》:郭泰碑铭(郭泰碑銘)
后汉书·郭太传:“﹝ 郭太 卒,﹞四方之士千餘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石立碑, 蔡邕 为其文,既而谓 涿郡 卢植 曰:‘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慙德,唯 郭有道 无愧色耳。’”后因以“郭泰碑铭”称内容真实、感情真挚的碑文。 唐 罗隐 《圉城偶作》诗:“自从 郭泰 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亦省作“ 郭碑 ”。 清 宋琬 《罗以献胡去骄将归武陵汉阳小集南园即席分韵》:“ 陈 榻虽悬多倦色, 郭 碑初就倍沾襟。”
《國語辭典》:表演  拼音:biǎo yǎn
1.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如:「他们表演天鹅湖舞剧。」
2.把情节或技艺以公开方式表现。如:「飞行表演」、「口技表演」。
3.用动作、方法,把事情的内容或特点一一示范演出。如:「家事表演」、「农事表演」。
4.指做事不切实际,像演戏一般。如:「你这招只是表演给我看的。」
《漢語大詞典》:猜谜儿
就谜面揣想谜底;寻求谜语的答案
比喻揣摩真实含义或实际情况。例如:老首长,你让我猜谜儿呀。
《國語辭典》:的一确二(的一確二)  拼音:dí yī què èr
明白确实。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也作「丁一卯二」、「丁一确二」。
分類:一是真实
《漢語大詞典》:谛道(諦道)
真实无谬的道理。四十二章经:“吾念諦道,不忽须臾也。”
《國語辭典》:诚心诚意(誠心誠意)  拼音:chéng xīn chéng yì
真挚诚恳。《红楼梦》第六回:「姥姥,你放心。大远的诚心诚意来了,岂有个不教你见个真佛儿去的。」也作「诚心正意」。
《國語辭典》:去伪存真(去偽存真)  拼音:qù wèi cún zhēn
去除虚伪的,保留真实的。《续传灯录。卷一二。和州褒禅溥禅师》:「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