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盘 → 槃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64,分65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堆盘
盘错
盘龙
盘飧
龙盘
春盘
盘纡
冰盘
雕盘
铜盘
盘涡
露盘
盘古
盘陀
盘盂
《分类字锦》:堆盘(堆盘)
欧阳脩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诗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汪元量 湖州歌 金盘堆起胡羊肉。
张镃咏葡萄眼儿媚词时人那识风流品马乳喜堆盘
陆游 初夏行平水道中诗 市桥压担莼丝滑,村店堆盘豆荚肥。
《國語辭典》:盘错(盤錯)  拼音:pán cuò
盘旋交错。比喻事情错综复杂。如:「台北市道路纵横盘错。」
《國語辭典》:槃根错节(槃根錯節)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理解。《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诩笑曰:『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也作「盘根错节」、「错节盘根」。
《國語辭典》:盘根错节(盤根錯節)  拼音:pán gēn cuò jié
树木的根干枝节盘屈交错。比喻事情复杂,不易理解。《魏书。卷六八。甄琛传》:「今河南郡是陛下天山之坚木,盘根错节,乱植其中。」也作「槃根错节」、「错节盘根」。
《國語辭典》:盘龙(盤龍)  拼音:pán lóng
古代铜镜上龙形的装饰物。隋。薛道衡〈昔昔盐〉诗:「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國語辭典》:盘龙髻(盤龍髻)  拼音:pán lóng jì
旧时女子的发型。清。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山歌》:「姊妹两个合梳头,大的梳个盘龙髻,小的梳个杨烂头。」
《國語辭典》:盘飧(盤飧)  拼音:pán sūn
盘中的菜肴。唐。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祇旧醅。」也作「盘餐」。
分類:食物
《漢語大詞典》:龙盘(龍盤)
亦作“ 龙蟠 ”。
(1).如龙之盘卧状。形容雄壮绵延的样子。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 钟山 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 歷阳 树。” 明徐复祚《投梭记·逆节》:“王气龙蟠,奄有 长江 半,指日 江 东应纳款。” 陈去病 《夜宿张家口独步通桥望月》诗:“门外有长桥,蜿蜒如龙蟠。”参见“ 龙蟠虎踞 ”。
(2).形容书法飞动而苍劲有力。晋书·王羲之传论:“烟霏露结,状若断而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直。”
(3).喻豪杰之士隐伏待时。三国志·魏志·杜袭传:“ 袭 避乱 荆州 , 刘表 待以宾礼。同郡 繁钦 数见奇於 表 , 袭 喻之曰:‘吾所以与子俱来者,徒欲龙蟠幽藪,待时凤翔。’” 晋 张协 《七命》:“ 冲漠公子 含华隐曜,嘉遯龙盘,翫世高蹈。”《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标牓风流,远明 管 乐 。初九龙盘,雅志弥确。” 李善 注:“周易曰:‘初九,潜龙勿用’……《方言》曰:‘未升天之龙,谓之蟠龙。’”
《國語辭典》:龙蟠虎踞(龍蟠虎踞)  拼音:lóng pán hǔ jù
形容地势雄伟险要。参见「龙盘虎踞」条。唐。李白 永王东巡歌:「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英烈传》第一三回:「我看金陵乃龙蟠虎踞,真圣主之都。」
《國語辭典》:春盘(春盤)  拼音:chūn pán
旧时习俗于立春日时做的春饼、生菜,称为「春盘」。宋。苏轼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词:「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通俗编。饮食》引《四时宝镜》:「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
《國語辭典》:盘纡(盤紆)  拼音:pán yū
迂回曲折。汉。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山则盘纡岪郁。」唐。李咸用 咏柳诗:「解引人情长婉约,巧随风势强盘纡。」
《國語辭典》:冰盘(冰盤)  拼音:bīng pán
1.盛置碎冰、果品的盘子。《金瓶梅》第二三回:「将大冰盘盛了,连姜蒜碟儿,教小厮儿用方盒拿到前边李瓶儿房里,旋打开金华酒筛来。」《儒林外史》第一五回:「马二先生举眼一看,楼中间挂著一张匹纸,上写冰盘大的二十八个大字。」
2.因月给人清冷的感觉,并象徵团圆,故以冰盘比喻月亮。宋。高观国 齐天乐。晚云知有关山念词:「素景分中,冰盘正溢,何啻婵娟千里?」
《漢語大詞典》:雕盘(雕盤)
刻绘花纹的盘子;精美的盘子。 南朝 梁 萧统 《七契》:“瑶俎既已丽奇,雕盘復为美玩。” 唐 羊士谔 《州民有献杏者瑰丽溢目因感花未几聊以成咏》:“却忆落花飘綺席,忽惊如实满雕盘。” 元 柳贯 《送张明德使君赴南恩州》诗:“时取榔浆斟玉液,饶将桂蠹荐雕盘。”
《漢語大詞典》:铜盘(銅盤,銅槃)
(1).亦作“ 铜槃 ”。 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 奉铜槃而跪进之。”后汉书·左慈传:“因求铜盘贮水,以竹竿饵钓於盘中。” 宋 苏轼 《日喻》:“生而眇者不识日。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槃。’扣槃而得其声。他日闻鐘以为日也。”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宣德铜盘:“ 曾宾谷 方伯藏 宣德 铜盘,方径三寸五分,内刻御製《锦堂春》词。”
(2).即铜钹。通典·乐四:“铜鈸亦谓之铜盘,出西戎及南蛮。”参见“ 铜鈸 ”。
(3).指烛台。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铜盘烧蜡光吐日,夜如何其初促膝。” 仇兆鳌 注:“铜盘,烛臺也。”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二:“金吾之威不能禁,铁柱倒塌铜盘倾。”
(4).见“ 铜盘重肉 ”。
銅槃:1.商 至 战国 时期流行的一种铜制受水器。当时盥洗用匜浇水,用盘承接。多数为圆形,浅腹,圈足或三足,内饰龟鱼等动物纹样。少数为长方形,虢季子白盘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铜盘。亦泛指一般的铜质盘。2.即铜钹。
《國語辭典》:铜钹(銅鈸)  拼音:tóng bá
乐器名。也称钹。参见「钹」条。
《漢語大詞典》:铜盘重肉(銅盤重肉)
贵重的食器,丰盛的饭菜。引申指特殊恩宠。北齐书·杨愔传:“ 杨愔 ,字 遵彦 ……学庭前有柰树,实落地,羣儿咸争之, 愔 頽然独坐。其季父 暐 适入学馆,见之大用嗟异,顾谓宾客曰:‘此儿恬裕,有我家风。’宅内有茂竹,遂为 愔 於林边别茸一室,命独处其中,常以铜盘具盛饌以饭之。因以督厉诸子曰:‘汝辈但如 遵彦 谨慎,自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佚事》:“此余家贤宅相,有 北齐 杨遵彦 之风,真足消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者也。”亦省作“ 铜盘 ”。 唐 黄滔 《祭南海南平王文》:“虽琼树之未亲,若铜盘之已接。”
《國語辭典》:盘涡(盤渦)  拼音:pán wō
漩涡。唐。岑参〈江上阻风〉诗:「积浪成高山,盘涡为嵌窟。」
《漢語大詞典》:露盘(露盤,露槃)
(1).即承露盘。 汉武帝 时建于 建章宫 。 三国 魏 曹植 《承露盘铭》:“固若露盘,长存永贵。”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序:“ 魏明帝 青龙 元年八月,詔宫官牵车西取 汉孝武 捧露盘仙人,欲立置前殿。宫官既拆盘,仙人临载乃潸然泪下。” 清 钱谦益 《丙戌南还赠别故侯家妓人冬哥四绝句》之一:“临觴莫恨青娥老,两见仙人泣露盘。”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那为头的便吩咐道:‘你二位这趟可莫当儿戏,一来要守 十三妹 姑娘的规矩,二则要保山寨的脸面,讲不得辛苦。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迭桥,甚至打点看车,都是你二位的事。到了地土,不可露盘儿,赶紧的回山要紧。’”
(2).佛寺宝塔上所建盘盖,又名相轮或轮相。陈书·宣帝纪:“六月丁卯,大雨,震 大皇寺 刹、 庄严寺 露盘。” 唐 卢宗回 《登长安慈恩寺塔》诗:“东方晓日上翔鸞,西转苍龙拂露盘。”
(3).(露lòu)谓显露真相。
露槃:即露盘。亦借指露盘中的甘露。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因暇日与弟姪辈评古今诸名人诗: 魏武帝 如 幽 燕 老将,气韵沉雄…… 李长吉 如 武帝 食露槃,无补多慾。 孟东野 如埋泉断剑,卧壑寒松。”参见“ 露盘 ”。
《國語辭典》:盘古(盤古)  拼音:pán gǔ
中国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其后乃有三皇。《西游记》第一回:「自从盘古破鸿濛,开辟从兹清浊辨。」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二出:「且道盘古到今,是几帝几王?」
《國語辭典》:盘陀(盤陀)  拼音:pán tuó
1.石头不平。宋。苏轼〈游金山寺〉诗:「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2.曲折回旋。《水浒传》第四七回:「前门打紧,路杂难认,一遭都是盘陀路径,阔狭不等。」也作「盘蛇」。
3.马鞍。唐。杜甫〈魏将军歌〉:「星躔宝校金盘陀,夜骑天驷超天河。」
《國語辭典》:盘盂(盤盂)  拼音:pán yú
盘,古浴器;盂,饮食器。「盘盂」泛指器皿。古人刻字其上以表功或自勉。《吕氏春秋。慎行论。求人》:「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铭箴》:「成汤盘盂,著日新之规,武王户席,题必戒之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