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8,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爱人
合欢
春心
士女
阳台
风情
倾心
闲情
两仪
痴儿
交加
连理
阴德
婚姻
高唐
《國語辭典》:爱人(愛人)  拼音:ài rén
1.友爱他人。《论语。学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孟子。离娄下》:「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2.情人。如:「他写了一首情歌给他的爱人。」
3.大陆地区称丈夫或妻子。
《國語辭典》:合欢(合歡)  拼音:hé huān
1.一同欢乐。《礼记。乐记》:「故酒食者,所以合欢也。」
2.植物名。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五至十五对,小叶十至三十对,至晚即合。头状花序红色。荚果长八至十七公分。也称为「合昏」、「青堂」、「青裳」、「夜合」。
3.一种花纹图案。它象徵和合欢乐,凡器物以此种花纹图案为装饰者,皆以「合欢」为名。《文选。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4.男女交欢。《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沈洪平日原与小叚名有情,那时扯在铺上,草草合欢,也当春风一度。」
《漢語大詞典》:合欢殿(合歡殿)
汉 未央宫 殿名。文选·班固〈西都赋〉“ 合欢 、 增城 ,安处常寧” 唐 李善 注:“ 长安 有 合欢殿 、 披香殿 、 鸳鸞殿 、 飞翔殿 。”参阅三辅黄图卷三。
《國語辭典》:合欢扇(合歡扇)  拼音:hé huān shàn
扇面有对称图案,象徵男女相会欢乐的团扇。《文选。班婕妤。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國語辭典》:春心  拼音:chūn xīn
1.春时睹风物而生感伤的心情。《楚辞。宋玉。招魂》:「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元。李冶〈迈陂塘。为多情和天也老〉词:「藕丝几缕,绊玉骨春心。」
2.男女互相恋慕之情。南朝梁。元帝〈春别应令〉诗四首之一:「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若要引动他春心,与你往来,一万年也不能勾!」
《國語辭典》:士女  拼音:shì nǚ
1.泛指男女。《诗经。小雅。甫田》:「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楚辞。宋玉。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士女杂坐,乱而不分些。」
2.以古代贵族妇女或美女为题材的国画。宋。苏轼 题张子野诗集后:「昔周昉画人物,皆入神品,而世俗但知有周昉士女,皆所谓『未见好德如好色者』欤!」也作「仕女」。
《國語辭典》:阳台(陽臺)  拼音:yáng tái
1.楼房的平台。有栏杆,可在此晒衣物,或登眺、乘凉。
2.语出《文选。宋玉。高唐赋序》:「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为男女合欢的处所。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人去阳台,云归楚峡。」《聊斋志异。卷四。狐谐》:「既不赐见,我辈留宿,宜勿去,阻其阳台。」也称为「巫山」。
3.山名。在湖北省汉川县南。一说在四川省巫山县境。
《漢語大詞典》:王屋
(1).王者所居之屋。史记·周本纪:“﹝ 武王 ﹞既渡,有火自上復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裴駰 集解引 马融 曰:“王屋,王所居屋。”
(2).山名。在 山西省 阳城 、 垣曲 两县之间。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书·禹贡:“ 厎柱 、 析城 ,至于 王屋 。” 唐 卢照邻 《郑太子碑铭》:“左右原野,表里山河。 析城 、 王屋 , 汾川 帝歌。” 清 孔广森 《转连珠》之二:“然而 太形 王屋 , 愚公 之山或移。”
(3).相传 黄帝 曾访道于 王屋山 ,故以泛指修道之山。 唐 王维 《送张道士归山》诗:“先生何处去? 王屋 访 茅君 。” 清 宋琬 《祭沉少参岫阳》诗:“言将归 王屋 ,终老营菟裘。”
《國語辭典》:风情(風情)  拼音:fēng qíng
1.风采、神情。如:「但愿一见先生风情,以遂平生之愿。」《晋书。卷七三。列传。庾亮》:「元帝为镇东时,闻其名,辟西曹掾。及引见,风情都雅,过于所望,甚器重之。」
2.风雅情韵。如:「大夥儿都听出这番话中暗藏情意,唯独当事人不解风情,毫无反应。」清。赵之壁《平山堂图志。卷六。艺文志四》引清。符曾〈上元后一夕南圻招游平山堂看月四首〉诗之三:「见说山行不待呼,帽檐花压笑胡卢。风情未许消磨尽,还有春愁到客无。」
3.风土人情。如:「这家餐厅之装潢,充满著异国风情。」
4.风月景色的意趣。
5.人与人彼此间情爱之事。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非是贫姑硬主张。为他年少守空房。观中怕惹风情事。故使机关配白郎。」《水浒传》第二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金瓶梅词话》第九八回:「料此妇人一定好风情,就留下一两银子在屋里吃酒,和王六儿歇了一夜。」
《國語辭典》:倾心(傾心)  拼音:qīng xīn
1.衷心向往。唐。王勃〈送白七序〉:「天下倾心,尽当年之意气。」
2.尽心、诚心。《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四:「丁戌见卢彊倾心付托时,也是实心应承,无有虚谬。」
《漢語大詞典》:倾葵(傾葵)
葵花倾向太阳。比喻忠诚。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论侠》:“孝道略尽,忠诚未孚,思欲报寸草之心,申倾葵之意。” 明 郑若庸 《玉玦记·掳掠》:“愿俱亡不负倾葵,肯偷生去学飞蓬?”参见“ 倾阳 ”。
《國語辭典》:閒情  拼音:xián qíng
悠閒的情趣。如:「工作这么忙,我那有游山玩水的閒情?」
《國語辭典》:两仪(兩儀)  拼音:liǎng yí
天地。《易经。系辞上》:「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晋。刘琨〈劝进表〉:「伏惟陛下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
《國語辭典》:痴儿(痴兒)  拼音:chī ér
痴愚的人。《红楼梦》第五回:「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
《國語辭典》:交加  拼音:jiāo jiā
1.不同事物一齐降临、发生。如:「贫病交加」、「风雨交加」。南朝梁。简文帝〈阻归赋〉:「雁疲飞而不息,何愁绪之交加?」
2.交错混杂。唐。杜甫 春日江村诗五首之三:「种竹交加翠,栽桃烂熳红。」《儒林外史》第四○回:「竹树交加,亭台轩敞。」
3.依偎。唐。韩偓 春闺诗二首之一:「愿结交加梦,因倾潋滟尊。」唐。韦庄 春愁诗:「睡怯交加梦,閒倾潋滟觞。」
4.相关。《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姜尚道:『贤丈今日有人命交加之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怎知道却惹得一场横祸,变得人命交加。」
5.厉害。《董西厢》卷二:「贼阵里儿郎懑眼不扎,道:『这秃厮好交加!』」元。白朴《梧桐雨》第三折:「生各支勒杀,陈玄礼闹交加。」
6.侵凌、欺负。《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前日一件物事教我把去卖,吃人交加了,到如今没这钱还他。」
7.结交、交接。《后唐书。卷七十八。孙程列传》:「既无知人之明,又未尝交加士类。」
《國語辭典》:连理(連理)  拼音:lián lǐ
1.两棵树的枝叶连生在一起。旧以为吉祥之兆。《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孤本元明杂剧。灵芝庆寿。第一折》:「连理木生于后园,合欢花开在内苑,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
2.比喻夫妻。五代十国。牛希济 生查子。新月曲如眉词:「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宋元戏文辑佚。刘盼盼》:「天为比翼,地谐连理,真个永不抛离。」
《國語辭典》:阴德(陰德)  拼音:yīn dé
1.不被人知道的德行。《汉书。卷七四。丙吉传》:「臣闻:有阴德者必飨其乐以及子孙。」《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他家祖上几十代行医,广积阴德,家里也挣了许多田产。」也称为「阴功」、「阴骘」。
2.主管宫内的事。《礼记。昏义》:「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
《國語辭典》:婚姻  拼音:hūn yīn
1.因结婚而产生互为配偶的关系;常以举行婚礼或法律见證的方式宣告婚姻关系成立。《谈徵。名部下。婚姻》:「《礼记》,娶妇以婚时,故曰『婚姻』。」《红楼梦》第六六回:「岂有婚姻之事,出入随意的?还要斟酌。」
2.因婚姻而产生的亲戚关系。《尔雅。释亲》:「妇之父母、婿之父母相谓为婚姻。」《史记。卷七。项羽本纪》:「沛公奉酒为寿,约为婚姻。」
《漢語大詞典》:高唐
(1). 战国 时 楚国 台观名。在 云梦泽 中。传说 楚襄王 游 高唐 ,梦见 巫山 神女,幸之而去。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昔者 楚襄王 与 宋玉 游於 云梦 之臺,望 高唐 之观。” 北周 庾信 《望美人山铭》:“ 高唐 碍石, 洛浦 无舟。何处相望,山边一楼。” 前蜀 韦庄 《谒巫山庙》诗:“乱猿啼处访 高唐 ,路入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 宋玉 ,水声犹似哭 襄王 。” 明 许自昌《水浒记·邂逅》:“束素腰,横波目,可使 高唐 赋梦。”后用为 巫山 的代称。 唐 杜甫 《晚晴》诗:“ 高唐 暮冬雪壮哉,旧瘴无復似尘埃。”
(2).借指男女幽会之所。 元 张可久 《折桂令·秋思》曲:“想像 高唐 ,縈损柔肠,梦见才郎。”白雪遗音·银纽丝·盼五更:“矇矓方才睡,一梦赴 高唐 ,与才郎携手只在 阳臺 上。”
(3).复姓。 辽 有 高唐英 。见辽史·太宗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