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甫刑
(1).即尚书·吕刑。 周穆王 时有关刑罚的文告,由 吕侯 请命而颁,后因 吕侯 后代改封 甫侯 ,故《吕刑》又称《甫刑》礼记·缁衣:“《甫刑》曰:‘ 苗 民匪用命,制以刑。’” 孔颖达 疏:“ 甫侯 为 穆王 説刑,故称《甫刑》。”孝经·天子:“《甫刑》云:‘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唐玄宗 注:“《甫刑》,即尚书·吕刑也。”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春秋原罪,《甫刑》制狱。”
(2).借指 周 代刑法。 汉 扬雄 《解嘲》:“甫刑靡敝, 秦 法酷烈,圣 汉 权制,而 萧何 造律,宜也。”
《分类字锦》:甫草
东有甫草,驾言行狩。
分类:蒐狩
《國語辭典》:尊甫  拼音:zūn fǔ
称谓。对他人父亲的敬称。宋。张方平 祭女夫故河北路转运判官殿中丞蔡天申文:「此时尊甫,密勿近辅,隶萼联华,刺车接部。」
《漢語大詞典》:吉甫颂(吉甫頌)
周 代贤臣 尹吉甫 所作赞美 周宣王 之颂歌。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唐 李嘉祐 《奉和杜相公长兴新宅即事呈元相公》:“还成 吉甫 颂,赠答此瑶华。” 唐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能为 吉甫 颂,善用 子房 筹。”参见“ 吉甫 ”。
《漢語大詞典》:吉甫
指 周宣王 贤臣 尹吉甫 。又称 兮伯吉父 。姓 兮 ,名 甲 ,字 伯吉父 (父一作甫),尹是官名,曾率师北伐 玁狁 至 太原 。遗物有《兮甲盘》诗·小雅·六月:“文武 吉甫 ,万邦为献。”后代诗文中多以之作贤能宰辅的典型。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察之上代,则 奚斯吉甫 之徒鸣玉鸞於前。”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救文之弊,自相公之造也。当有 吉甫 辈,颂君之德。” 清 钱谦益 《益都任氏寿宴序》:“《六月》之诗,美 吉甫 之燕喜,受祉来归。”
《漢語大詞典》:甫甫
大而众多貌。《诗·大雅·韩奕》:“魴鱮甫甫。” 毛 传:“甫甫然大也。”广雅·释训:“甫甫,众也。”
分類:众多
《骈字类编》:黄甫
明穆宗实录朱衡凿王家口导薛河入赤山湖凿黄甫导沙河入独山湖运道尽通是名夏镇
《漢語大詞典》:亶甫
见“ 亶父 ”。
《漢語大詞典》:亶父
亦作“ 亶甫 ”。 即 古公亶父 。 周文王 的祖父, 周武王 追尊为太王。《诗·大雅·緜》:“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率西水滸,至于 岐 下。”《陈书·高祖纪上》:“是以 殷 嘉 亶甫 ,继 后稷 之官; 尧 命 羲和 ,纂 重黎 之位。” 黄齐生 《沁园春·和亚子》词:“安排定,看居 邠 亶父 ,走马来朝。”
《漢語大詞典》:翁甫
对老者的尊称。 明 何景明 《寿母赋》:“矧翁甫之齐年兮,亦欣欣而乐康。”
分類:老者尊称
《高级汉语词典》:甫愈
刚痊愈
《骈字类编》:安甫
春秋定公十年冬齐侯卫侯郑游速会于安甫
《漢語大詞典》:尼甫
见“ 尼父 ”。
《國語辭典》:尼父  拼音:ní fǔ
对孔子的尊称。古时常在男子字后加父字以示尊敬,因孔子字仲尼,故称为「尼父」。《文选。王粲。登楼赋》:「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也作「尼甫」。
《国语辞典》:王实甫(王实甫)  拼音:wáng shí fǔ
人名。名德信,生卒年不详,元大都(今北平市)人。工乐府,所著《西厢记》,世推为北曲第一,又有《丽春堂诸杂剧十四种》。
《國語辭典》:神甫  拼音:shén fǔ
天主教的神职人员。《老残游记》第一九回:「又到天主堂去拜访了那个神甫,名叫克扯斯。」也称为「神父」。
分類:神父
《國語辭典》:神父  拼音:shén fù
1.对贤明长官的尊称。《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宋登传》:「为汝阴令,政为明能,号称『神父』。」
2.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也称为「神甫」。
《漢語大詞典》:尚甫
见“ 尚父 ”。
《漢語大詞典》:尚父
亦作“ 尚甫 ”。
(1).指 周 吕望 。意为可尊敬的父辈。《诗·大雅·大明》:“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毛 传:“尚父,可尚可父。” 郑玄 笺:“尚父, 吕望 也。尊称焉。”一说为 吕望 之字。 马瑞辰 通释:“‘父’与‘甫’同。甫为男子美称, 尚父 其字也,犹 山甫 、 孔父 之属。”艺文类聚卷二八引 汉 班彪 《游居赋》:“想 尚甫 之威虞,号苍兕而明誓。” 宋 张元干 《满庭芳》词:“比 渭 滨甲子, 尚父 难兄。” 清 唐孙华 《磻溪》诗:“ 尚父 精神老更遒,一竿唾手取神州。”
(2).后世用以尊礼大臣的称号。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卓 至西京,为太师,号曰尚父。”新唐书·郭子仪传:“ 德宗 嗣位,詔还朝,摄冢宰,充山陵使,赐号‘尚父’。”新唐书·宦者传下·李辅国:“帝矍然欲翦除,而惮其握兵,因尊为尚父。”《三国演义》第八回:“﹝ 卓 ﹞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
《漢語大詞典》:支甫
见“ 支父 ”。
《漢語大詞典》:支父
亦称“ 支甫 ”。亦称“ 支伯 ”。 古代贤士,全称为 子州支父 。或说姓 子 名 州 ,字 支父 。庄子·让王:“ 尧 以天下让 许由 , 许由 不受。又让於 子州支父 , 子州支父 曰:‘以我为天子,犹之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舜 让天下於 子州支伯 。 子州支伯 曰:‘予适有幽忧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曰:“ 支父 ,字也,即 支伯 也。”汉书·古今人表分人物为九等,列 子州支父 为第二等“上中仁人”。后汉书·周磐传:“昔 方回 、 支父 嗇神养和,不以荣利滑其生术。”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大 魏 之德,光于 唐 虞 ,明公盛勋,超于 桓 文 。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岂不盛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献帝传》:“昔 尧 让天下於 许由 、 子州支甫 , 舜 亦让于 善卷 、 石户之农 、 北人舞择 ,或退而耕 潁 之阳,或辞以幽忧之疾。”《陈书·高祖纪下》:“朕东西退让,拜手陈辞,避 舜子 於 箕山 之阳,求 支伯 於沧洲之野。”
分類:贤士全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