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生成  拼音:shēng chéng
1.生育、养育。唐。姚鹄 将归蜀留献恩地仆射诗:「蒿莱讵报生成德,犬马空怀感恋心。」
2.天生,自然长成。《水浒传》第一○五回:「那山四面,都是生成的石室,如房屋一般,因此叫做房山。」《红楼梦》第二九回:「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
《国语辞典》:巧若生成  拼音:qiǎo ruò shēng chéng
灵巧有如天生。如:「这块刺绣上的花鸟,巧若生成,唯妙唯肖。」
《国语辞典》:红血球生成素(红血球生成素)  拼音:hóng xiě qiú shēng chéng sù
一种人体可自然生成的糖蛋白。它可以刺激红血球增生,是由近端肾小管细胞、及肾皮质与外质髓质之肾小管旁微血管的上皮细胞分泌。
《高级汉语词典》:复载生成
天复地载,抚育成长。指庇养包容,教育成长
《分类字锦》:生成惠臻
范仲淹尧舜帅天下以仁赋谤木设时恻隐之情旁达薰弦奏处生成之惠皆臻
分类:
《漢語大詞典》:长养(長養)
(1).抚育培养。荀子·非十二子:“长养人民,兼利天下。” 汉 仲长统 《理乱篇》:“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 清 薛福成 《顾贞女传》:“ 贞女 抚之,如抚 福基 ,长养教诲,以至成人。”
(2).长大;生成。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敦煌曲子词·叹五更》:“一更初,自恨长养枉生躯,耶孃小来不教授,如今争识文与书。” 李广田 《山水》:“他们猜想那块石头的来源,他们说那是从什末山岳里采来的,曾在什末深谷中长养,为几千万年的山水所冲洗,于是变得这末滑,这末圆,又这末好看。”
《國語辭典》:天然  拼音:tiān rán
本然,天生如此。《宋书。卷九一。孝义传。严世期传》:「好善慕施,出自天然。」
《國語辭典》:天生  拼音:tiān shēng
自然生成、与生俱来。《红楼梦》第六五回:「谁知这尤三姐天生脾气不堪,仗著自己风流标致,偏要打扮的出色另式。」《老残游记》第二回:「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
《漢語大詞典》:化作
(1).化育生成。庄子·天道:“万物化作,萌区有状,盛衰之杀,变化之流也。”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自述》:“自拜上帝之后,件件可悉,不知天意如何化作此人。”
(2).变成。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下:“ 庐陵 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羣,不与众鸟相厠。俗云是古之木客花化作。”《西游记》第十五回:“却才是 金头揭諦 请了菩萨来,把那涧里龙化作我们的白马。” 鲁迅 《野草·雪》:“寒夜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國語辭典》:中和  拼音:zhōng hé
1.儒家以中正平和为中庸之道的精神修养。后亦泛指平衡稳定、不受干扰的状态。《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荀子。致士》:「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2.中和反应的简称。参见「中和反应」条。
3.地名。隶属新北市中和区,北侧紧临板桥区,南接土城、新店,东界永和区。以旧时的中坑、漳和二庄而得名。民国六十八年一月一日,与永和同时升格为县辖市,民国九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又改制为中和区。在建设上,一度落后永和甚多,自华中桥通车后,发展迅速,已能与永和并驾齐驱,台北捷运中和线通车后,更加速了繁荣。境内名胜古迹首推圆通寺。
《國語辭典》:生长(生長)  拼音:shēng zhǎng
1.发育成长。《管子。形势解》:「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2.生育子女。《金瓶梅》第三六回:「前日有书来说无子,来央及我这里替他寻个女子。不拘贫富,不限财礼,只要好的。他要图生长。」《红楼梦》第六八回:「正因我不大生长,原说买两个放在屋里的;今既见你妹妹很好,而又是亲上做亲的,我愿意娶来做二房。」
《國語辭典》:万劫(萬劫)  拼音:wàn jié
极长的时间,永远。佛家称世界一成一毁为一劫。唐。李白〈短歌行〉:「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红楼梦》第一回:「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
《國語辭典》:天造  拼音:tiān zào
1.天的创始。《易经。屯卦》:「天造草昧。」唐。孔颖达。正义:「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北周。庾信〈小园赋〉:「谅天造兮昧昧,嗟生民兮浑浑。」
2.自然生成。如:「天造地设」。
《漢語大詞典》:天造草昧
(1).谓天地之始,万物草创于混沌蒙昧之中。《易·屯》:“天造草昧。” 孔颖达 疏:“言天造万物於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 汉 班固 《幽通赋》:“天造草昧,立性命兮。”
(2).谓草创之时。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天造草昧,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著。”
《國語辭典》:天造地设(天造地設)  拼音:tiān zào dì shè
天然所成就的事物。《西游记》第一回:「没水!没水!原来是一座铁板桥。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形容人或事物彼此配合得自然得体,浑然天成。《孽海花》第七回:「怎么这个天造地设、门当户对的女貌郎才,你们倒想不到?」也作「天授地设」、「天生地设」。
分類:天然生成
《國語辭典》:洪炉(洪爐)  拼音:hóng lú
1.大火炉、大熔炉。唐。白居易〈答友问〉诗:「置铁在洪炉,铁消易如雪。」《三国演义》第二回:「今将军仗皇威,掌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诛宦官,如鼓洪炉燎毛发耳。」
2.比喻陶冶和锻鍊人才的环境。如:「黄埔军校是革命军人的洪炉。」
《國語辭典》:体物(體物)  拼音:tǐ wù
摹状事物、体察事物。晋。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丽,赋体物而浏亮。」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韩昌黎诗》:「近时朱竹垞、查初白有水碓及观造竹纸联句,层次清澈,而体物之工,抒词之雅,丝丝入扣,几无一字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