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499,分16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玉箫
玉露
玉关
玉佩
玉宇
玉帛
玉阶
玉盘
玉皇
玉立
玉龙
玉泉
玉台
青玉
玉节
《國語辭典》:玉箫(玉簫)  拼音:yù xiāo
一种乐器,为玉制的箫。《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河里灯火阑珊,笙歌渐歇,耳边忽听得玉箫一声。」
《國語辭典》:玉露  拼音:yù lù
1.秋天清晨莹洁如玉的露水。南朝齐。谢朓〈泛水曲〉:「玉露沾翠叶,金凤鸣素枝。」《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时值八月中秋,是夜银河耿耿,玉露零零。」
2.酒。元。顾阿瑛〈水调歌头。金粟缀仙树〉词:「金粟缀仙树,玉露浣人愁。」
3.一种上等的茶名。
《國語辭典》:玉关(玉關)  拼音:yù guān
两汉时期通往西域的关隘。参见「玉门关」条。
《國語辭典》:玉门关(玉門關)  拼音:yù mén guān
两汉时期通往西域的关隘。位于敦煌西北七十五公里处,哈拉湖西,由于大量的和阗玉由此运入中土,故称为「玉门关」。也称为「玉门」、「玉关」。
《國語辭典》:玉佩  拼音:yù pèi
身上佩带玉制的饰物。《诗经。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唐。王维 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國語辭典》:玉佩(玉珮)  拼音:yù pèi
一种玉制装饰品。通常呈扁平状,系挂在衣带、帽沿或用作项鍊的坠子。如:「他身上的玉佩是传家之宝,意义非凡。」元。杨讷《刘行首》第三折:「则见他玉佩狼籍,翠钿零落,云髻歪斜。」
《國語辭典》:玉宇  拼音:yù yǔ
1.华丽的宫殿。南朝宋。刘铄〈拟明月何皎皎〉诗:「玉宇来清风,罗帐延秋月。」
2.神仙居住的地方。南朝梁。萧纶〈祀鲁山神文〉:「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
3.宇宙、太空。宋。陆游〈十月十四夜月终夜如昼〉诗:「西行到峨眉,玉宇万里宽。」
《國語辭典》:玉帛  拼音:yù bó
1.玉器和丝织品。都是古代名贵的物品,可用为诸侯朝聘或嫁娶行聘、祭祀的物品。《论语。阳货》:「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三国魏。曹植〈美女篇〉:「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2.泛称财物。《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國語辭典》:玉阶(玉階)  拼音:yù jiē
石阶的美称。《文选。江淹。杂体诗。班倢妤》:「窃愁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唐。李白 玉阶怨诗:「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國語辭典》:玉盘(玉盤)  拼音:yù pán
1.玉质的盘子、饰玉的盘子。南朝宋。谢惠连 橘赋:「受以玉盘,升君子堂。」
2.月亮的代称。宋。苏轼〈中秋月〉诗:「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3.一种菊,黄心突起,淡白绿边。
4.一种牡丹。
《國語辭典》:玉皇  拼音:yù huáng
1.玉皇大帝的简称。参见「玉皇大帝」条。唐。李白〈赠别舍人弟台卿之江南〉诗:「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红楼梦》第三九回:「你这样虔心,原本你该绝后的,如今奏了玉皇,给你个孙子。」
2.古代称皇帝为「玉皇」。唐。温庭筠 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宁王。」
《國語辭典》:玉立  拼音:yù lì
1.比喻操行坚贞。晋。桓温 荐谯元彦表:「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誓不降辱。」
2.形容姿态秀美。唐。储光羲 题辛道士房诗:「先生秀衡岳,玉立居玄丘。门带江山静,房随瑶草幽。」清。李渔《閒情偶寄。卷六。声容部。选姿。手足》:「昔形容女子娉婷者,非曰步步生金莲,即行行如玉立。」
3.形容峻拔、耸立。唐。沈亚之〈古山水障赋〉:「翠参差以玉立,俱竦竦以攒攒。」
《漢語大詞典》:玉龙(玉龍)
(1).龙形的玉雕。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物异:“ 梁 大同 八年,戍主 杨光欣 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鏤精妙,不似人作。” 元 乔吉 《水仙子·廉香林南园即事》曲:“玉龙笔架,铜雀砚瓦,金凤笺花。”
(2).传说中的神龙。 宋 刘克庄 《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词:“醉跨玉龙游八极,歷歷天青海碧。” 金 高庭玉 《天津桥同李之纯待月》诗:“跳上玉龙背,抱得银蟾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永安寺 壁上有 梅田女史 题诗云:‘ 灵妃 齐驾玉龙回,留得清阴满緑苔。’”
(3).指龙形的漏壶。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玉龙细点三更月。庭花影下餘残雪。” 元 萨都剌 《章贡道中》诗:“忆得当年曾夜值,玉龙银箭漏声长。”
(4).喻剑。 唐 李贺 《雁门太守行》:“报君黄金臺上意,提擕玉龙为君死。” 王琦 汇解:“玉龙,剑也。” 唐 吕岩 《化江南简寂观磨剑赠侯道士》诗:“欲整锋鋩敢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嘷。”
(5).喻笛。 宋 林逋 《霜天晓月·题梅》词:“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元 张翥 《孤鸾·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词:“閒拈玉龙自品,爱冰姿与花争洁。一闋霓裳乍了,又落梅初迭。”
(6).喻雪。 唐 吕岩 《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峴山 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 宋 张元 《雪》诗:“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水浒传》第十一回:“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 清 秋瑾 《齐天乐·雪》词:“朔风萧瑟侵帘户,谁唤玉龙起舞。” 毛泽东 《念奴娇·昆仑》词:“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7).喻泉水、瀑布。 宋 梅尧臣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天门泉》诗:“静若僊鑑开,寒疑玉龙蛰。” 清 黄鷟来 《赋得匡庐篇寿韩霍岳观察》诗:“冰车转轴玉龙走,蒲牢出海鏗华鐘。”
(8).喻桥。 元 盍西村《小桃红·市桥月色》曲:“玉龙高卧一天秋。宝镜青光透。星斗阑干雨晴后。”
《國語辭典》:玉泉  拼音:yù quán
1.舌下津液。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卷一○。杜大举》:「服玉泉法,去三尸,坚齿发,除百病。玉泉者,舌下两脉津液是也。」
2.一种墨。金。元好问 赋南中杨生玉泉墨诗:「万灶玄珠一唾轻,客卿新以玉泉名。」
3.河川名:(1) 出北平西北玉泉山下,也称为「玉河」、「御河」。(2) 在福建省长汀县东,流为瀑布,其地产茶,号「玉泉茶」。
4.泉水之美称。其处有三:(1)在浙江西清莲寺中。(2)在陕西华阴南华山上。(3)在河南,即玉川井。
《漢語大詞典》:玉泉墨
墨名。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玉泉墨》:“南中 杨生 ,制墨不用松烟,止以灯煤为之,名玉泉墨。”
分類:墨名
《國語辭典》:玉台(玉臺)  拼音:yù tái
1.原为汉朝时所建的台名,后泛称宫廷中的楼台。三国魏。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并献文履七𧝉,袜百副,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门,登玉台也。」
2.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楚辞。王逸。九思。伤时》:「缘天梯兮北上,登太一兮玉台。」《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
3.镜台的美称。宋。史达祖 风流子。红楼横落日词:「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聊斋志异。卷九。天宫》:「含颦玉台之前,凝眸宝幄之内。」
4.玉镜台的简称。参见「玉镜台」条。清。项廷纪〈临江仙。乱红窣地春无主〉词:「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5.玉台体的简称。参见「玉台体」条。
《國語辭典》:玉镜台(玉鏡臺)  拼音:yù jìng tái
1.玉制的镜台。唐。杨烱〈梅花落〉诗:「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2.晋温峤北征刘聪,得玉镜台,用以聘从姑刘氏之女的故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后比喻迎娶美女的聘礼。《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七。犀佩记。势逼改嫁》:「好将聘物早持归,自有温郎玉镜台。」
《國語辭典》:玉台体(玉臺體)  拼音:yù tái tǐ
南朝陈徐陵编有玉台新咏一书,内容多纤巧艳丽之作,故后世称纤丽之诗为「玉台体」。简称为「玉台」。
《國語辭典》:青玉  拼音:qīng yù
蓝宝石的别名。参见「蓝宝石」条。
《漢語大詞典》:玉节(玉節)
(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 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 ,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2).指持节赴任的官员。 宋 杨万里 《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 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清 唐孙华 《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
(3).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汉书音义》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节,竹约也,以玉为之,故云玉节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4).手杖的美称。 唐 胡曾 《咏史·高阳池》:“何事 山公 持玉节,等閒深入醉乡来。”
(5).笋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6).藕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藕》:“ 陶弼 诗:‘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7).形容高尚的节操。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重九》词:“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8).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 唐 张说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玉节四夏,金鏘五钟。” 唐 陆龟蒙 《寒夜联句》:“高唱戞金奏,朗咏鏗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