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小食  拼音:xiǎo shí
点心零食。《梁书。卷八。昭明太子传》:「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红楼梦》第六二回:「姑娘们顽一回子,还该点补些小食儿。」
《漢語大詞典》:小饭(小飯)
(1).小口吃饭。礼记·少仪:“小饭而亟之。” 孔颖达 疏:“小饭,谓小口而饭。” 宋 晏殊 《几铭》:“小饭防饐,跬行虞跌。”
(2).亦作“ 小飰 ”。点心;便饭。 汉 枚乘 《七发》:“小飰大歠,如汤沃雪。”史记·淮阴侯列传“令其裨将传飱”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小饭曰湌。”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 唐孺人 留之宽坐,整备小饭相款。”
(3).谦称宴请人的筵席。《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顷刻摆下筵席,丰富胜於王侯……道:‘随常小饭,不足以供贵人,幸勿怪!’”
(4).旧时 北京 天桥 一带所卖的大众化饭食。 清 兰陵忧患生 《京华百二竹枝词》:“小饭 天桥 一带多,苦寒果腹往来梭。”自注:“ 天桥 一带所卖饭食,粗细俱全,颇宜贫苦,别名小饭。”
《漢語大詞典》:看食
酒席上的点心类食品。拘于礼仪略尝辄止,故名。 宋 周密 武林旧事·皇后归谒家庙:“初坐:皇后,下酒吃食九盏,上细看食十件,果子意思十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释谚·看桌:“ 越 人呼 满 汉 酒席为喫桌、看桌。考 唐 人谓之看食。南部新书壬:‘御厨进饌,凡器用由少府监进者,九飣食,以牙盘九枚,装食味其间,置上前。亦谓之看食。’”
《國語辭典》:食次  拼音:shí cì
食品、菜肴。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酒肆》:「有茶饭店,谓兼卖食次下酒是也。」《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谏议即时教安排酒樽食垒,暖荡撩锅,办几件食次。」
《國語辭典》:早点(早點)  拼音:zǎo diǎn
1.早晨食用的餐点。如牛奶、面包、烧饼、油条等。
2.快点。《老残游记》第一回:「这船眼睁睁就要沉覆,他们不知想法敷衍著早点泊岸,反在那里蹂躏好人。」《文明小史》第三回:「兄弟已经照会营里到店保护。顶好是早点搬到兄弟衙门里来住,省得担心。」
《漢語大詞典》:干点(乾點)
干的点心。《孽海花》第四回:“我内人也替你做了几样乾点小菜,也带了来。”
分類:点心
《國語辭典》:小吃  拼音:xiǎo chī
1.简单价廉的菜肴。如:「经济小吃」、「家常小吃」。
2.特指冷盘、点心之类的食物。
3.简单、随意的食用。如:「连吃几天大餐,今天暂且小吃一番!」
《國語辭典》:晚点(晚點)  拼音:wǎn diǎn
交通运输工具迟于规定的时间到达。
《國語辭典》:糕点(糕點)  拼音:gāo diǎn
泛称糕饼点心。《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一太监执一金盘糕点之类,来问谁是龄官?」
《漢語大詞典》:小飧
早点心。 宋 陆游 《晨起》:“年耄停朝课,家贫省小飱。”自注:“近以病后废读书;又以廪粟不继,遂罢食粥。” 宋 陆游 《夏日晨起》诗:“已罢小飱停卯酒,龟肠蝉腹不胜清。”
分類:早点点心
《漢語大詞典》:消夜果
夜间食用的点心。 宋 周密 武林旧事·岁除:“禁中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节夜,三十日为大节夜……后苑修内司各进消夜果儿,以大合簇飣凡百餘种,如蜜煎珍果,下至花餳、萁豆,以至玉杯宝器。” 宋 吴潜 《永遇乐·再和己未元夕》词:“火城春近,金莲地帀,消夜果边曾语。”自注:“元宵,宰执赐消夜果。” 清 金农 《己酉除夕》诗:“柈中消夜果,风物忆南天。”
《国语辞典》:脆饼(脆饼)  拼音:cuì bǐng
薄而脆的烤饼。可当做点心食用。
《國語辭典》:果儿(果兒)  拼音:guǒ ér
1.称小的果实。如:「海棠果儿」、「红果儿」。
2.北平方言。称鸡蛋。
《漢語大詞典》:大八件
北京 所产的有八种不同花样的点心、糕饼。见 清 李虹若 《朝市丛载·食品》《相声创作选集·买猴儿》:“第三天一清早晨,五区消费合作社食品部主任来啦,提拉着两包大八件,两包鸡蛋糕。”
《国语辞典》:芋泥  拼音:yù ní
一种点心。把芋头去皮后磨成糊状,加入糖、猪油等蒸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