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403,分227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典故(续上)
叔宝清
水清反多鱼(又作:水清鱼不来)
舜调清管
硕人清贵
太液池赋清景
天地清宁
下清流揽明月
一朵芙蓉泛清镜
元规清淡
浊泥清尘
词典
清风
清明
清光
清秋
清凉
典故
叔宝清

相关人物
刘惔(字真长)
 
卫玠


《晋书》卷三十六〈卫瓘列传·(孙)卫玠、(恒族弟)卫展〉~068~
后刘惔、谢尚共论中朝人士,或问:「杜乂可方卫洗马不?」尚曰:「安得相比,其间可容数人。」惔又云:「杜乂肤清,叔宝神清。」其为有识者所重若此。于时中兴名士,唯王承及玠为当时第一云。

例句

我亦休文瘦,君能叔宝清。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

典故
水清反多鱼
 
水清鱼不来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289~
今临之明王之成功,而民严而不迎也;道以数年之业,则民疾,疾者辟矣。故古者冕而前旒,所以蔽明也;统絖塞耳,所以弇聪也。故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例句

水清鱼不来,岁暮空徬徨。 于逖 野外行

地僻无网罟,水清反多鱼。 杜甫 五盘(七盘岭在广元县北。一名五盘。栈道盘曲有五重。)

典故 
舜调清管
   
韶乐
 
韶音
 
韶凤


《风俗通义校注》卷六〈声音〉~267~
夫乐者,圣人所以动天地,感鬼神,按万民,成性类者也。故黄帝作〈咸池〉,颛顼作〈六茎〉,喾作〈五英〉,尧作〈大章〉,舜作〈韶〉,禹作〈夏〉,汤作〈护〉,武王作〈武〉,周公作〈勺〉。勺,言能斟勺先祖之道也;武,言以功定天下也;护,言救民也;夏,大承二帝也;韶,继尧也。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十〈简文帝二·上皇太子圃园讲颂启〉~3004~
窃以舜韶始唱,灵仪自舞;陈律才暄,风心竟萼。
《尚书》卷五〈虞书·益稷〉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旧题汉·孔安国传:「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唐·孔颖达疏:「箫是乐器之小者。『言箫见细器之备』,谓作乐之时,小大之器皆备也。」

例句

如何一借羊角风,来听箫韶九成曲。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赐燕聆箫韶,侍祠阅琮璧。 刘禹锡 游桃源一百韵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张九龄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李峤

罗绮明中识,箫韶暗里传。 梁铉 天门街观荣王聘妃

瑞气千重色,箫韶九奏声。 沈亚之 西蕃请谒庙

过客闻韶濩,居人识冕旒。 温庭筠 过华清宫二十二韵

无因奏韶濩,流涕对幽篁。 温庭筠 题翠微寺二十二韵

舜韶同舞日,汤祝尽飞时。 苏颋 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

箫韶九奏韵凄锵,曲度虽高调不伤。 韦庄 村笛

至今满耳箫韶曲,徒羡瑶池舞凤皇。 鲍溶 忆郊天

山知槱柞新烟火,臣望箫韶旧鼓钟。 鲍溶 闻国家行将封禅聊抒臣情

太平无一事,天外奏虞韶。 黄颇 风不鸣条

典故
硕人兄弟
 
硕人清贵


《毛诗正义》卷三之二(续)〈国风·卫风·硕人〉~29~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东汉·郑玄笺:「陈此者,言庄姜容貌,既美兄弟皆正大。」唐·孔颖达疏:「以来嫁者乃是齐侯之子,嫁为卫侯之妻,又是东宫太子之妹,嫡夫人所生,为邢侯之姨,而谭公又是其私,容貌既美,父母兄弟正大如此。」
典故
太液池赋清景


《后山诗话》
太祖夜幸后池,对新月置酒,问:「当直学士为谁?」曰:「卢多逊。」召使赋诗。请韵,曰:「些子儿。」其诗云:「太液池边看月时,好风吹动万年枝。谁家玉匣开新镜?露出清光些子儿。」太祖大喜,尽以坐间饮食器赐之。
典故
天地清宁


《老子·德经·三十九章》~53~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其以贱为本耶非?故致数车无车。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典故
下清流揽明月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典故
一朵红莲初出水
 
一朵芙蓉泛清镜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7~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五〈钟嵘·诗品中〉~3278~
宋光禄大夫颜延之诗。其源出于陆机。尚巧似。体裁绮密。情喻渊深。动无虚散。一句一字。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弥见拘束。虽乖秀逸。是经纶文雅才。雅才减若人。则蹈于困踬矣。汤惠休曰。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颜终身病之。

例句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典故
元规清淡

相关人物
庾亮


《晋书》卷七十三〈庾亮列传〉~98~
亮携其三弟怿、条、翼南奔温峤,峤素钦重亮,虽在奔败,犹欲推为都统。亮固辞,乃与峤推陶侃为盟主。侃至寻阳,既有憾于亮,议者咸谓侃欲诛执政以谢天下。亮甚惧,及见侃,引咎自责,风止可观。侃不觉释然,乃谓亮曰:「君侯修石头以拟老子,今曰反见求耶!」便谈宴终日。亮啖薤,因留白。侃问曰:「安用此为?」亮云:「故可以种。」侃于是尤相称叹云:「非惟风流,兼有为政之实。」
典故
浊泥清尘


《昭明文选》卷二十三〈诗丙·哀伤·七哀诗〉~086~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馀哀。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踰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例句

浊水污泥清路尘,还曾同制掌丝纶。 韩愈 酒中留上襄阳李相公

《國語辭典》:清风(清風)  拼音:qīng fēng
1.清微、凉爽的风。《三国演义》第一回:「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舟窗尽落,清风徐来,纨扇罗衫,剖瓜解暑。」
2.清新高洁的风格、品格。《文选。张衡。东京赋》:「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我扶立当今圣明主,欲播清风千万古。」
《國語辭典》:清明  拼音:qīng míng
1.清澈明净。《荀子。解蔽》:「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唐。元稹〈西县驿〉诗:「去时楼上清明夜,月照楼前撩乱花。」
2.天下太平,政治有法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即位三十年,四夷宾服,百姓家给,政教清明。」
3.精神清朗。如:「神志清明」。《淮南子。主术》:「夫人主之听治也,清明而不闇,虚心而弱志。」
4.声音清澈响亮。唐。羊士谔 郡中即事诗三首之一:「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
5.二十四节气之一。国历四月五日或六日。
《漢語大詞典》:清明风(清明風)
谓东南风。《淮南子·天文训》:“明庶风至四十五日,清明风至。”史记·律书:“清明风居东南维,主风吹万物而西之。”
分類:东南风
《國語辭典》:清光  拼音:qīng guāng
1.皎洁明亮的光辉。南朝齐。谢朓〈侍宴华光殿曲奉敕为皇太子作〉诗:「欢饫终日,清光欲暮。」唐。崔备〈奉陪武相公西亭夜宴陆郎中〉诗:「剪烛清光发,添香暖气来。」
2.敬称他人的容貌丰采。《汉书。卷四九。爰盎晁错传。晁错》:「今执事之臣皆天下之选已,然莫能望陛下清光,譬之犹五帝之佐也。」唐。皇甫枚《飞烟传》:「一拜清光,九殒无恨。」
《漢語大詞典》:清秋
明净爽朗的秋天。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独有清秋日,能使高兴尽。” 唐 杜甫 《宿府》诗:“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清 吴谦牧 《谷水歌》:“借问清秋月,先悬第几峰。” 艾芜 《回忆周立波同志》:“一株法国梧桐,披了一身金黄的叶子,送来清秋的景色。”
《國語辭典》:清凉(清涼)  拼音:qīng liáng
凉爽。《西游记》第十二回:「我家是清凉瓦屋,不像这个害黄病的房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要去他庄上,寻间清凉房舍,静坐几时。」
《國語辭典》:箫韶(簫韶)  拼音:xiāo sháo
乐曲名。相传舜所制的大型乐舞曲。也称为「箾韶」、「大韶」、「九韶」,亦简称「韶」。《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清。陈奕禧〈虞帝陵〉诗:「飨堂合乐处,彷佛奏《箾韶》。」
《漢語大詞典》:舜韶
《韶》乐,传说 虞舜 所作。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序》:“夫乐者…… 尧 作《大章》, 舜 作《韶》。” 南朝 梁 简文帝 《上皇太子玄圃讲颂启》:“窃以 舜 《韶》始唱, 灵仪 自舞。”
分類:虞舜
《漢語大詞典》:虞韶
谓 虞舜 时的《韶》乐。 汉 班固 《幽通赋》:“《虞韶》美而仪凤兮, 孔 忘味于千载。”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一:“《虞韶》九奏音犹在,只是 巴 童自弃遗。” 宋 梅尧臣 《送赵升卿之韶幕》诗:“俎肉应多味,《虞韶》不復闻。”
分類:虞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