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间 → 闲间閒”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痌瘝一体(痌瘝一體)
谓对民间疾苦感同身受,看作是自己的痛苦。 太平天囯 黄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论》:“痌瘝一体,休戚相关,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國語辭典》:踢毽子 拼音:tī jiàn zi
用脚踢起毽子的游戏,是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体育活动。传说起源于宋朝,由蹴鞠演变而来。根据事物原始记载,当时的儿童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称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还有里外廉、施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等各踢法。不但有益健康,还可训练灵巧的身手。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柭儿。」
《漢語大詞典》:讨吃鬼(討吃鬼)
(1).民间传说中专事乞讨的鬼。《锺馗捉鬼传》第五回:“这 讨吃鬼 拿了打狗棍扑上前来, 钟馗 大喊一声,如响雷一般,吓得 讨吃鬼 骨软筋酥,丢下棍飞走。”
(2).用为对乞丐的詈词。 胡尚如 《一个佃户的自述》:“看你这个鳖形,就是个讨吃鬼架子。”
《國語辭典》:桃园结义(桃園結義) 拼音:táo yuán jié yì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桃园中结为异姓兄弟的故事。《三国演义》第一五回:「吾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愿同死。」也作「桃园盟」、「桃园三结义」。
《漢語大詞典》:天仙配
戏曲传统剧目。取材于民间传说。写 玉帝 第七女向往人间,私自下凡,与长工 董永 结为夫妇, 玉帝 命天将把她追回天庭。解放后黄梅戏对此进行整理加工,摄成电影,影响较大。楚剧《百日缘》、婺剧《槐荫树》以及 明 传奇《织锦记》都属同一题材。
《漢語大詞典》:天子妃
宋 时民间称猫为天子妃。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唐 武后 断 王后 、 萧妃 之手足,置於酒瓮中,曰:‘使此二婢骨醉。’ 萧妃 临死曰:‘愿 武 为鼠,吾为猫,生生世世扼其喉。’亦可悲矣!今俗间相传谓猫为天子妃者,盖本此也。”
《國語辭典》:天地会(天地會) 拼音:tiān dì huì
清代的秘密会社。清康熙年间,藏人作乱,少林寺僧人平乱有功,却被诬陷,愤而与朱洪竹互通声气,创立天地会。以反清复明为目的,屡次在东南沿海一带起事,遭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后以三点会、三合会名义继续分散活动,咸丰年间曾配合太平天国在广西、广东组织大规模起义。
《漢語大詞典》:洋片
(1).即西洋景。一种民间文娱活动装置。把若干幅画片左右推动,周而复始,观众从凸透镜中看放大的画面。画片大多是西洋画,故称。《官场现形记》第五五回:“外国人是个什么样子,我兄弟还是小时候在洋片子上瞧见过两次。” 阿英 《闲话“西湖景”》:“‘西湖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洋片’, 北京 又叫‘拉大片’。”
(2).指幻灯片。 艾芜 《百炼成钢》第十四章:“我还要厂工会经常编时事快报,拉时事洋片,画政治图画。”
《漢語大詞典》:雁落沙滩(雁落沙灘)
唢呐曲。起源于 陕西 民间。以双唢呐模拟群雁飞鸣而下的情景,曲调悲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两个吹鼓手吹起《雁落沙滩》的调子,锣鼓也响了。哀乐对于 萧队长 ,对于所有的在场的悲痛的人,都好像好一些似的。”原注:“雁落沙滩:悲调。”
《國語辭典》:血盆经(血盆經) 拼音:xiě pén jīng
书名。佛教典籍。全名为《目莲正教血盆经》。为妇女难产或罹患妇女病时念诵祈祷的经文。唐代建阳书林范氏版本的大乘法宝诸品经咒养末及诸经日诵均载此经,但未收入《大藏经》,应属伪作。今流通颇广。或称为《女人血盆经》。
《漢語大詞典》:野诵(野誦)
指民间谣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晋 舆之称‘原田’, 鲁 民之刺‘裘鞸’,直言不咏,短辞以讽, 邱明 , 子高 ,并谍为诵,斯则野诵之变体,浸被乎人事矣。”
《國語辭典》:摇会(搖會) 拼音:yáo huì
一种民间小型经济互助会,以掷骰子决定得标者的方式,称为「摇会」。《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只因手里有了钱钞,不止于管家,且添了放利,收长落,放钱债,合了人摇会。」
《漢語大詞典》:腰鼓舞
又称打腰鼓。 汉 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原流行于 陕北 一带。舞者在腰间挂一椭圆形小鼓,双手各执鼓槌,交替击之,边敲边舞。新 中国 成立后,腰鼓舞成为群众节日里经常表演的民间舞蹈。
《國語辭典》:野无遗贤(野無遺賢) 拼音:yě wú yí xián
语出《书经。大禹谟》:「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意指政治清明,人尽其材,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人。《陈书。卷一。高祖本纪》:「朝多君子,野无遗贤。」《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其高尚不出,又有不求闻达之科,所以野无遗贤,人无匿才,天下尽得其用。」也作「野无遗才」。
《國語辭典》:下里巴人 拼音:xià lǐ bā rén
战国时代楚国的民间通俗歌曲。《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后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多用来谦称自己的作品。《歧路灯》第一○回:「谭、娄纯正儒者,那得意于下里巴人。」也作「巴人调」、「巴人下里」、「东野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