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平民政治  拼音:píng mín zhèng zhì
以平民主义为根据,以全民意志为主的政治。
《国语辞典》:普及教育  拼音:pǔ jí jiào yù
一个国家为实现民主的理想,及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以提高人民知识水准为主旨,所实施的基本教育。
《国语辞典》:民主橱窗(民主橱窗)  拼音:mín zhǔ chú chuāng
实施高度民主,可供参考、学习模范的国家。如:「美国社会为全球人共同瞩目的民主橱窗。」
《国语辞典》:民主改革  拼音:mín zhǔ gǎi gé
以民主为目标所推动的各项政治、社会改革。
《国语辞典》:人权运动(人权运动)  拼音:rén quán yùn dòng
争取人权的民主运动。如:「随著人权运动的兴起,使我们的政治环境更加包容。」
《国语辞典》:罪刑法定原则(罪刑法定原则)  拼音:zuì xíng fǎ dìng yuán zé
当代民主法治国之重要基本原则,指犯罪之成立及应得的刑罚均应有法律明文规定。其内涵有四:一、禁止适用习惯法;二、禁止类推适用;三、禁止溯及既往;四、禁止绝对不定期刑。主要目的在保障人民的权利。
《国语辞典》:胡志明  拼音:hú zhì míng
Ho Chi Minh
人名。原名阮必成(西元1890~1969)。为越南共产党、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人民军的创立者。西元1930年他于香港创建越南共产党。二次大战期间曾化名为胡志明。1945年在河内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越南被分割成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与越南共和国(南越)。1959年,胡志明领导越南人民军,进行反美游击战。1964年,胡志明挥军南下,引发越战。1969年去世。1975年,越南人民军统一越南,西贡市为纪念胡志明改名为胡志明市。
《漢語大詞典》:自卫队(自衛隊)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群众武装队伍。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大伙选我作武装,说要组织自卫队,人是有的,就是没有家伙。”
《漢語大詞典》:自卫军(自衛軍)
在民主革命战争时期,解放区里配合正规军队作战的地方人民武装组织。 毛泽东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六章第三节:“要从这种斗争中去武装人民,即组织自卫军和游击队。”
《漢語大詞典》:共和党
美国的两大主要政党之一。1854年由辉格党、自由土壤党以及一部分民主党人组成。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代表北方资产阶级利益,反对奴隶制。后与民主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没有固定的党纲,只有不同时期的竞选和施政纲领。凡是投该党候选人选票的,就可被视为该党党员。该党的标志是象。
《國語辭典》:公民权(公民權)  拼音:gōng mín quán
具有公民身分才享有的权利,如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应考试权、服公职权等。
《漢語大詞典》:刚果河
非洲第二大河。源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的沙巴高原,经赞比亚、刚果共和国等国,注入大西洋。长4640千米。水量大,流域面积达370万平方千米。干支流多险滩、瀑布。水力资源丰富,建有著名的英加水电枢纽工程。水运发达。
《漢語大詞典》:分散主义(分散主義)
违反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一种无组织、无纪律的错误倾向。其表现是不尊重中央或上级的决定,不愿意接受组织的统一领导和监督。 毛泽东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开幕词》:“中央和各级党委必须坚持集体领导的原则,继续反对个人独裁和分散主义两种偏向。”
《漢語大詞典》:法国一八四八年革命
1848年法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8年2月,巴黎人民起义推翻七月王朝,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临时政府,成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史称“法国二月革命”)。6月,巴黎工人阶级为抗议政府的反动政策,举行起义,但被镇压,革命转入低潮(详见“六月起义”)。同年12月,路易·波拿巴当选共和国总统。1851年12月,他发动政变,独揽大权,次年称帝,号为“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被法兰西第二帝国取代。
《漢語大詞典》: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
1947年5月,上海、南京、北平等地学生举行以反内战、争民主为内容的五四纪念活动。上海学生在上街宣传时遭国民党军警殴打和拘捕。20日,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学生在南京组成请愿团,进行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大游行,遭到镇压,学生一百余人被打伤,二十多人被捕,造成“五二○血案”。血案发生后,在全国掀起了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群众运动,形成了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