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橘柚
汉 东方朔 七谏 其一 初放 斥逐鸿鹄兮近习鸱枭,斩伐橘柚兮列树苦桃。
唐 张九龄 别乡人南还 橘柚南中暖,桑榆北地阴。
唐 李白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唐 杜甫 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二首 其一 峡险风烟僻,天寒橘柚垂。
唐 杜甫 禹庙 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
唐 李颀 临别送张諲入蜀 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
唐 顾况 杂曲歌辞 游子吟 橘柚在南国,鸿雁遗秋音。
唐 卢纶 送浑别驾赴舒州 鳣鲂宜入贡,橘柚亦成蹊。
唐 刘长卿 送孙逸归庐山 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荅命同作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宋 梅尧臣 岁日旅泊家人相与为寿 盘中多橘柚,未咀齿已酸。
宋 司马光 黄甘 采助杯盘胜,羞将橘柚偕。
宋 苏轼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醴泉寺古垂橘柚,石头山高暗松栎。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 秋风吹梦过淮水,想见橘柚垂空庭。
宋 曾巩 橙子 入苞岂数橘柚贱,芼鼎始足盐梅和。
元 尹廷高 耕云寮即事二首 其二 休笑生涯薄,疏篱橘柚黄。
元 黄溍 有感二首 其一 橘柚青黄照眼垂,秋风篱落自纷披。
《漢語大詞典》:卢橘(盧橘)
(1).金橘的别称。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亭柰厚朴。” 宋 姜夔 《一萼红》词序:“堂下曲沼,沼西负古垣,有卢橘幽篁,一径深曲。”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二·金橘:“此橘生时青卢色,黄熟则如金,故有金橘、卢橘之名。”
(2).指枇杷。 宋 苏轼 《与刘景文同往赏枇杷》诗:“魏花非老伴,卢橘是乡人。” 王十朋 集注引 师尹 曰:“《谈助》云:‘卢橘,枇杷也。’” 宋 朱翌 猗觉寮杂记卷上:“ 岭 外以枇杷为卢橘子,故 东坡 云:‘卢橘梅梅次第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卢橘:“世人多用卢橘以称枇杷。”
《漢語大詞典》:橘洲
洲名。在今 湖南省 长沙市 西 湘江 中。多美橘,故名。今称“橘子洲”。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湘水:“ 湘水 又北逕 南津城 西,西对 橘洲 。” 唐 杜易简 《湘川新曲》之一:“ 昭潭 深无底, 橘洲 浅而浮。” 宋 辛弃疾 《昭君怨·豫章寄张定叟》词:“长记 瀟湘 秋晚,歌舞 橘洲 人散。” 毛泽东 《沁园春·长沙》词:“独立寒秋, 湘江 北去, 橘子洲 头。”
《骈字类编》:橘中
金 张翰 赠石德固 西湖之月清无尘,橘中之乐犹避秦。
《韵府拾遗 东韵》:幽冥录巴园人收大橘如三斗盎剖之有二叟相对身长尺馀象戏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刘克庄诗君看橘中戏妙不出局外
《骈字类编》:橘绿(橘绿)
宋 苏轼 赠刘景文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宋 杨万里 早炊童家店 不辞雨卧风餐里,可惜橙黄橘绿时。
《國語辭典》:橘井  拼音:jú jǐng
湖南省郴县东的一口井。因神仙传载苏仙公告母以井水橘叶疗疾的故事而得名。见晋。葛洪《神仙传。卷九。苏仙公》。
《國語辭典》:怀橘(懷橘)  拼音:huái jú
三国时吴人陆绩幼时拜见袁术,袁术以橘款待,陆绩怀藏三枚,欲归奉母。见《三国志。卷五七。吴书。陆绩传》。后比喻孝亲。唐。骆宾王〈畴昔篇〉:「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分類:思亲孝亲
《漢語大詞典》:橘林
(1).古 蜀 名园。 汉 扬雄 《蜀都赋》:“西有 盐泉 、 铁冶 、 橘林 、 铜陵 。”《宋书·谢灵运传》:“至若 凤 丛 二臺, 云梦 、 青丘 、 漳渠 、 淇园 、 橘林 、 长洲 ,虽千乘之珍苑,孰嘉遁之所游。”原注:“ 橘林 , 蜀 之园林。”
(2).橘树林。 唐 韩翃 《送元詵还江东》诗:“客路随枫岸,人家扫橘林。” 五代 牛希济 《临江仙》词:“万里平湖秋色冷,星辰垂影参然。橘林霜重更红鲜。”
《漢語大詞典》:橘树
树名。果实为橘子。例如:洞庭之阴,有大橘树焉。——·李朝威《柳毅传》
《骈字类编》:橘花
唐 徐彦伯 拟古三首 其二 橘花覆北沼,桂树交西荣。
唐 宋之问 过蛮洞 林暗交枫叶,园香覆橘花。
唐 韩翃 赠别成明府赴剑南 县道橘花里,驿流江水滨。
唐 刘禹锡 酬窦员外使君寒食日途次松滋渡先寄示四韵 楚乡寒食橘花时,野渡临风驻䌽旗。
唐 张籍 宿江店 野店临西浦,门前有橘花。
元 倪瓒 山园 春水凫鹥野外堂,山园细路橘花香。
《骈字类编》:橘熟
元 范梈 斋居即事用敖徵君韵二首 其一 犹记去年霜橘熟,分甘曾得寄来书。
元 倪瓒 杭人有传余死者贞居闻之怆然因赋此以寄 果园橘熟谁分饷,茅屋诗成懒寄将。
元 谢应芳 洞庭胡敬之以余父执之交岁馈新橘凡十有馀年感无以报是用作歌 今年霜落洞庭早,橘熟先于葑田稻。
《漢語大詞典》:霜橘
即橘子。因其经霜后成熟,故称。 唐 孟浩然 《疾馀过龙泉寺精舍》诗:“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唐 李群玉 《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俊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芳鲜。” 宋 汤思退 《菩萨蛮·游水月寺》词:“霜橘半垂黄,征衣尽日香。”
《國語辭典》:金橘  拼音:jīn jú
植物名。芸香科金柑属,常绿灌木。叶革质,互生,长椭圆形,两端均钝,长三至八公分,表面暗绿色,里面苍白色,油腺密布,叶翼狭长或不明显。花形小,白色,一至三朵簇生,花瓣五片。柑果也称「金橘」,球形,熟时金黄色,果皮厚而柔韧,不易与果肉分离。果实可生食,或加工制成果饼、蜜饯。原产华南、华东至海南岛,台湾引进栽培。也称为「金柑」。
《漢語大詞典》:朱橘
橘子。橘成熟后常呈红色,故称。 晋 傅玄 《橘赋》:“诗人覩王雎而咏后妃之德, 屈平 见朱橘而申直臣之志。” 晋 张协 《都蔗赋》:“清滋津於紫梨,流液丰於朱橘。”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三色黄甘,千户朱橘,桃荫井而成蹊,萍浮江而泛实。”
《骈字类编》:橙橘
唐 王昌龄 送李擢游江东 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
唐 孟郊 送淡公 其九 橙橘金盖槛,竹蕉绿凝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