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学生(學生)  拼音:xué shēng
1.在学读书的人。如:「他是台湾师范大学的学生。」
2.师长对修业学艺者的称呼,或修业学艺者自称之辞。如:「学生因身体不适,想向老师请假一天。」
3.晚辈。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二。名臣》:「及溥为相,客或候祚,溥常朝服侍立,客不安席,求去,祚曰:『学生劳贤者起避耶?』」
4.读书人或从官者自称的谦辞。《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此老是诸暨一个极忠厚长者,与学生也曾相会几番过的。」《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学生出门久了,故乡有如此贤士,竟坐不知,可为惭愧。」
《國語辭典》:同学(同學)  拼音:tóng xué
1.同师受业。《庄子。知北游》:「娿荷甘与神农,同学于老龙吉。」《周书。卷四○。宇文孝伯传》:「及长,又与高祖同学。」
2.同师受业的人。如:「我们是大学的同班同学。」
《國語辭典》:学子(學子)  拼音:xué zǐ
学生,读书人。如:「良师是指引莘莘学子走向锦绣前程的明灯。」
《國語辭典》:肄业(肄業)  拼音:yì yè
修习学业。通常指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而言。《儒林外史》第一九回:「考过,宗师著实称赞,取在一等第一,又把他题了优行,贡入太学肄业。」《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因他二人自幼喜欢耍枪弄棒,很有点尚武精神,所以兄弟一齐送他们到武备学堂肄业。」
《國語辭典》:入学(入學)  拼音:rù xué
开始进入某个学校学习,成为该校的学生。如:「入学考试」。《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王生虽是业儒,尚不曾入学,只在家中诵习,也有时出外结友论文。」《红楼梦》第四回:「珠虽大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
《國語辭典》:在学(在學)  拼音:zài xué
就学或正在学校求学。如:「他的三个孩子都在学,负担很重。」《宋史。卷一五五。选举志一》:「乃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乃听预秋赋,旧尝充赋者百日而止。」
《漢語大詞典》:学正(學正)
(1). 宋 、 元 、 明 、 清 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2).地方学校学官。 宋 元 路、州、县学及书院设学正; 明 清 州学设学正,掌教育所属生员。 宋 洪迈 《夷坚支甲志·林学正》:“ 王瞻叔 参政帅 闽 ,公言 林 平生行义,不妄取予,使加礼重。 王 访其所止,遣五兵一车,齎钱三万,聘以为学正。”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当初吾在 沂州 做学正,他是童生新进学,家里甚贫,出那拜见钱不起。”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曝书杂记》:“﹝ 钱泰吉 ﹞官 海宁州 学正。”
《國語辭典》:修业(修業)  拼音:xiū yè
1.研习学艺。「修」文献异文作「脩」。《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脩业思真,弃此焉如?」
2.学生在校受课。如:「修业期满,准予毕业。」
3.经营家业。「修」文献异文作「脩」。《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漢語大詞典》:脩业(脩業)
(1).建立功业。《易·乾》:“君子进德脩业。”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2).学习知识,钻研学问。后汉书·蔡邕传:“脩业思真,弃此焉如?静以俟命,不斁不渝。”
(3).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
《漢語大詞典》:季考
(1). 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 宋 陈亮 《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
(2).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 冰心 《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國語辭典》:求学(求學)  拼音:qiú xué
研求学问。《敦煌变文集新书。卷六。秋胡变文》:「况汝少小失阿耶,孤单养汝,成立汝身。今舍吾求学,更须审思。」
《漢語大詞典》:借读(借讀)
(1).借书阅读。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惠周惕》:“雅爱典籍,得一善本,倾囊弗惜,或借读手抄。”
(2).指在校学生因故离开户籍所在地寄居他处,而在寄居地暂时入学就读。
《漢語大詞典》:堂生
谓学校学生。 康有为 《大同书》庚部第七章:“其百穀、草木、牧畜、渔鱼皆然,其职业与学堂之堂生相等。”
《國語辭典》:学费(學費)  拼音:xué fèi
1.求学所需的费用。《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我本来就要出洋的,只请东翁借给我一千银子的学费,我明天就动身。」
2.学生缴纳的肄业费用,别于杂费、膳宿费等而言。
《國語辭典》:学籍(學籍)  拼音:xué jí
登记在校学生个人资料的档案。入学时取得学籍,退学则取消学籍,可作为学生就读某校的资格證明。
《漢語大詞典》:校历(校曆)
谓考定历法。《晋书·律历志中》:“若不先定校历之本法,而悬听弃法之末争,则 孟軻 所谓‘方寸之基,可使高於岑楼’者也。”
关于学校学年和学期起讫、上课和考试周次、寒暑假及其它假日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