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寻理(尋理)
(1).探求。 章炳麟 《文学说例》:“短长诸策,实多口语,寻理本旨,无过数言。”
(2).清理。如:头绪茫然,无从寻理。
分類:探求清理
《漢語大詞典》:校覈
探求;核对。 南朝 梁 萧统 《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校覈仁义,源本山川。” 清 纪昀 《〈考工记图〉序》:“余以 戴君 之説,与昔儒旧训参互校覈。”
分類:探求核对
《漢語大詞典》:试旬(試旬)
探求;探寻。 清 王夫之 《元日折梅次定山韵》:“白髮不相负,青阳始试旬。”
分類:探求探寻
《漢語大詞典》:诇谍(詗諜)
犹探求。 章炳麟 《訄书·通谶》:“其次生於亡国逸民,将冒白刃,湛九族,以赴难而不可集,内恕孔悲,以期来者。惟爱恶之相攻取,而亦詗谍於千年。”
分類:探求
《漢語大詞典》:钳求
探求。鬼谷子·飞箝:“心意之虑怀审其意,知其所好恶,乃就説其所重,以飞箝之辞,鉤其所好以箝求之。” 陶弘景 注:“既知其所好,乃箝而求之,所好不违,则何説而不行哉!”
《國語辭典》:问津(問津)  拼音:wèn jīn
1.津,渡口。问津指询问渡口的所在。《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2.探询、洽问。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文明小史》第三四回:「果然渐渐的有人问津,后来声名一天大似一天,买新书的都要到开通书店。」
《漢語大詞典》:寻真(尋真)
(1).寻求仙道。 唐 皇甫冉 《同裴少府安居寺对雨》诗:“共结寻真会,还当退食初。” 宋 魏野 《寻隐者不遇》诗:“寻真误入 蓬莱岛 ,香花不动松花老。” 明 高启 《题天池石辟图》诗:“寻真羽客不肯一相顾,却借释子营茅茨。”
(2).指探求事物的本原或真理。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原道醒世训》:“上帝原来是父亲,水源木本急寻真。”
《漢語大詞典》:穷幽(窮幽)
(1).谓探寻幽深、僻静之处。 汉 王充 论衡·遭虎:“好入山林,穷幽测深,涉虎窟寝,虎搏噬之。” 唐 陆龟蒙 《上真观》诗:“穷幽不知倦,復息芝园舍。” 宋 朱熹 《倒水坑作》诗:“穷幽鲜外慕,殖志在丘园。”
(2).谓深入探求玄奥之理。易·繫辞上“以言乎远则不御” 晋 韩康伯 注:“穷幽极深,无所止也。” 章炳麟 《频伽精舍校刊〈大藏经〉序》:“夫 牟尼 出世,人天之师,次有 马鸣 、 龙猛 、 无箸 三大士,穷幽体玄,发扬胜义,荡荡乎固无得而称焉。”
《國語辭典》:求知  拼音:qiú zhī
探求知识。唐。皇甫湜 上江西李大夫书:「所以勤身苦心,矻矻皇皇,出其家,辞其亲,甘穷饿而乐别离者,岂有二事哉!笃守道而求知也。」
《漢語大詞典》:幽探
(1).谓探求幽胜之境。 唐 张籍 《和李仆射西园》:“虚坐诗情远,幽探道侣兼。” 宋 苏轼 《凤翔八观·东湖》诗:“新荷纳晚凉,轻棹极幽探。” 清 黄景仁 《除夕述怀》诗:“ 吴 山及 越 水,到处工幽探。”
(2).深入寻求。
《國語辭典》:索隐(索隱)  拼音:suǒ yǐn
阐发隐微的事理。《易经。系辞上》:「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國語辭典》:思索  拼音:sī suǒ
思考、推敲。《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提起笔来,毫不思索,一挥而就。」《红楼梦》第三七回:「侍书一样预备下四分纸笔,便都悄然各自思索起来。」
《漢語大詞典》:钩考(鉤攷)
亦作“钩攷”。 探求考核。周礼·天官·司会“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 汉 郑玄 注:“逆受外鉤考之。” 孙诒让 正义:“《鬼谷子·权篇》 陶弘景 注云:‘求其深微曰鉤。’《国语·晋语》 韦 注云:考,校也。鉤考亦谓鉤求考校之,察其是非也。” 宋 王安石 《太子太傅田公墓志铭》:“自 景德 会计,至公始復鉤考财赋,尽知其出入。”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二:“必钩攷文辞,强加笺解。” 章炳麟 《秦献记》:“然其律令在官,空为文具,终不鉤考,以致其诚。”
亦作“钩攷”。 见“ 鉤考 ”。
分類:探求考核
《國語辭典》:谋道(謀道)  拼音:móu dào
谋求道义公理。《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汉。徐干《中论。卷下。谴交》:「文书委于官曹,系囚积于囹圄,而不遑省也。详察其为也,非欲忧国恤民,谋道讲德也。」
《國語辭典》:寻求(尋求)  拼音:xún qiú
找寻探求。《后汉书。卷八十二。方术传下。郭玉传》:「弟子程高寻求积年,翁乃授之。」《朱子语类。卷七十三。易。困》:「看易,不当更去卦爻中寻求道理当如何处置这个。」也作「寻觅」、「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