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94,分27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柔风
柔丝
柔枝
优柔
柔明
和柔
轻柔
柔乡
柔克
柔仪
绕指柔
柔惠
徽柔
春柔
柔服
《漢語大詞典》:柔风(柔風)
和风;春风。管子·四时:“然则柔风甘雨乃至,百姓乃寿,百虫乃蕃,此谓星德。” 尹知章 注:“柔,和也。”《文选·陆机〈园葵〉诗》:“时逝柔风戢,岁暮商猋飞。” 吕延济 注:“柔风,春风也。” 唐 罗隐 《谗书·本农》:“丰年之民,不知甘雨柔风之力,不知生育长养之仁。”
分類:和风春风
《韵府拾遗 支韵》:柔丝(柔丝)
张翥诗紫绵无数袅柔丝
《韵府拾遗 支韵》:柔枝
释莹澈诗孤音清亮啭柔枝
《國語辭典》:优柔(優柔)  拼音:yōu róu
1.和平。《文选。王褒。洞箫赋》:「优柔温润,又似君子。」
2.宽舒、从容不迫。《魏书。卷五六。郑羲传》:「垂心经素,优柔坟籍。」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故宜条畅以任气,优柔以怿怀。」
3.因循不决。如:「优柔寡断」。《新唐书。卷一○五。褚遂良传》:「昔汉武帝行岱礼,优柔者数年,臣愚愿加详虑。」
《漢語大詞典》:柔明
(1).柔顺而聪明。古代称颂妇德。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昌暉在阴,柔明将进。” 唐 沈佺期 《册金城公主文》:“咨尔 金城公主 ,幼而敏惠,性质柔明。”《旧唐书·忠义传下·张伾》:“ 张重政 母 高平郡 夫人 徐氏 ,族茂姻阀,行表柔明,怀正家之美,有择邻之识。”
(2).犹明亮。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八:“人莫乐於嗜慾,而予觉四十九年之非,一念勇猛,清净独寝,其视柔明秀慧,若脱去疾疢之膏肓也。”
《漢語大詞典》:和柔
(1).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 李贽 《〈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2).犹和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3).谓柔媚宜人。 宋 叶适 《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 刘克庄 《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國語辭典》:轻柔(輕柔)  拼音:qīng róu
轻细柔和。如:「远处传来一阵轻柔的乐声。」
分類:轻柔柔和
《漢語大詞典》:柔乡(柔鄉)
谓女色迷人之境。 清 纳兰性德 《金缕曲》词:“有限好春无限恨,没来由短尽英雄气。暂觅箇,柔乡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逐娼妓》:“花迷蝶恋,醉拥柔乡。”
《國語辭典》:柔克  拼音:róu kè
语出《书经。洪范》:「沉潜刚克,高明柔克。」温和而能立事。《汉书。卷一○○。叙传下》:「孝元翼翼,高明柔克。」
《分类字锦》:柔仪(柔仪)
玉海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福宁殿即正寝后柔仪殿国初但名万岁后殿章献后居之名崇徽明道元年十月甲辰改宝慈景祐二年改柔仪
许开贺册皇后表柔仪理内式扬坤厚之承
分类:殿
《國語辭典》:绕指柔(繞指柔)  拼音:rào zhǐ róu
1.经过陶镕而变得柔软。用来比喻受挫折后意志柔弱。《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也作「绕指柔肠」。
2.形容柔软的事物。唐。高适 咏马鞭诗:「珠重重,星连连,绕指柔,纯金坚。」也作「绕指柔肠」。
3.形容柔顺的个性。也作「绕指柔肠」。
《漢語大詞典》:柔惠
(1).温顺柔和。《诗·大雅·崧高》:“ 申伯 之德,柔惠且直。” 唐 柳宗元 《为王户部荐李谅表》:“﹝ 李谅 ﹞清明直方,柔惠端信。” 唐 陆贽 《册蜀王妃文》:“生禀柔惠,习知礼节。” 明 唐顺之 《贺氏孙杨二妻墓志铭》:“而二孺人者又皆柔惠婉娩,克媲厥美。”
(2).施仁爱;仁爱。国语·晋语七:“﹝ 午 ﹞其冠也,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 韦昭 注:“柔,仁也。惠,爱也。”《尚书大传》卷三:“和外怨,抚四方,行柔惠,止刚强。”
《漢語大詞典》:徽柔
善良仁慈。书·无逸:“徽柔懿恭,怀保小民。” 孙星衍 疏:“徽者,《释詁》云:‘善也。’柔者, 韦昭 注《晋语》云:‘仁也。’” 宋 苏辙 《西掖告词·范纯仁三代·祖母》:“具官某祖母某氏,徽柔靖恭,信顺慈孝。”
分類:善良仁慈
《漢語大詞典》:春柔
(1).春日优美的景色。《魏书·程骏传》:“仰歌祖业,俯欣春柔。大哉肆眚,荡民百忧。”
(2).春日植物柔软的枝条。《宋史·乐志十五》:“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 宋 王安石 《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相扶照水弄春柔,发似矜夸敛似羞。”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嗣音》:“问青青今日那还又,怕他人再折春柔。”
《漢語大詞典》:柔服
(1).温柔顺服。左传·昭公三十年:“若好 吴 边疆,使柔服焉,犹惧其至。” 前蜀 杜光庭 《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文风遐布,殊庭効柔服之诚;武烈光宣,异俗禀雪霜之令。”
(2).谓安抚顺服者。左传·宣公十二年:“伐叛,刑也。柔服,德也。” 杨伯峻 注:“对已服者用柔德安抚之。” 晋 刘琨 《劝进表》:“柔服以德,伐叛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