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婉娈(婉孌)
亦作“ 婉恋 ”。
(1).美貌。诗·齐风·甫田:“婉兮孌兮,总角丱兮。” 郑玄 笺:“婉孌,少好貌。” 唐 陈子昂 《清河张氏墓志铭》:“失其窈窕之秀,婉孌之姿,贞节峻於寒松,韶仪丽於温玉。” 清 陈维嵩 《调笑令·咏古》词:“宛转,羞相见,月白风清人婉孌。” 叶圣陶 《隔膜·一课》:“那些同伴极和气的样子,穿了灰白色的舞衣,做各种婉娈优美的舞蹈。”
(2).借指美女。 清 钮琇 觚賸·粟儿:“而一遇婉孌,其倾倒繾綣如此。”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琵琶庆传》:“年过不惑,而韶颜穉态,犹似婉孌。”
(3).柔顺;柔媚。 汉 蔡邕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契阔中馈,婉恋供养。” 唐 陈鸿 《长恨歌传》:“﹝贵妃﹞由是冶其容,敏其词,婉孌万态,以中上意。” 宋 秦观 《与苏公先生简》:“某鄙陋,不能脂韦婉孌,乖世俗之所好。”
(4).缠绵;缱绻。 晋 陆机 《于承明作与士龙》诗:“婉孌居人思,紆鬱游子情。” 唐 蒋防 《霍小玉传》:“自尔婉孌相得,若翡翠之在云路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怨怒:“数游 魏十四 华馆,频诣 武七 芳筵,婉孌心期,绸繆讌语,应接无暇。”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八章:“奚事一逢彼姝,遽加余以尔许缠绵婉恋,累余蝨身於情网之中,负己负人,无有是处耶?”
(5).依恋貌。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 卢綰 自微,婉孌我皇。” 南朝 梁 江淹 《思北归赋》:“夫以雄才不世之主,犹储精於 沛 乡;奇略独出之君,尚婉恋於 樊阳 。”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离骚》者,之苗裔也……读其词,审其言,如赤子婉恋於父母侧而不忍去。”
(6).委婉含蓄。 唐 殷璠 河岳英灵集·崔国辅:“ 国辅 诗,婉孌清楚,深宜调味。”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诗有六义,《颂》简而奥,夐哉尚矣;《大雅》宏远,非 周 人莫为;《小雅》婉孌,能或庶几。”
《漢語大詞典》:流媚
犹柔媚。 明 李东阳 《兰舟诗送邱苏州南归》:“幽兰出山泽,移植秋风时。清芬寡流媚,借问爱者谁?”
分類:柔媚
《漢語大詞典》:娇婉(嬌婉)
柔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念秧:“听其语,操南音,娇婉若女子。” 叶圣陶 《阿凤》:“这一只猫的面庞白晳而丰腴,更觉得娇婉优美。”
分類:柔媚
《漢語大詞典》:曼都
柔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知己:“曼都之姿,杂为顦顇,被緼絮,蒙萧艾……自以为陋。”
分類:柔媚
《漢語大詞典》:宛曼
(1).谓渺茫广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请许学者而行宛曼於先王,或者不宜今乎?”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宛、涴同,又与汗通。曼、谩、漫通。皆渺茫广远也。”
(2).柔媚;婉转曼妙。 茅盾 《路》一:“她带点宛曼的神气说:‘我是不想读到毕业了。’”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十六章二:“这可想见那歌声的如何宛曼动人。”
《漢語大詞典》:冉冉
(1).渐进貌。形容时光渐渐流逝。《文选·屈原〈离骚〉》:“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吕向 注:“冉冉,渐渐也。” 三国 魏 吴质 《答魏太子笺》:“日月冉冉,岁不我与。” 宋 张孝祥 《忆秦娥》词:“年华冉冉惊离索,惊离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明 何景明 《短歌行》:“冉冉秋序,肃肃霜露,蓄我旨酒,召我亲故。”
(2).渐进貌。形容事物慢慢变化或移动。 晋 葛洪 神仙传·栾巴:“﹝ 巴 ﹞即平坐却入壁中去,冉冉如云气之状,须臾失 巴 所在。”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十三:“有大蛇冉冉而至,草木皆披靡。” 郁达夫 《病后访担风先生有赠》诗:“冉冉浮云日影黄, 维摩 病后气凋丧。”
(3).柔弱下垂貌。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柔条纷冉冉,叶落何翩翩。” 宋 梅尧臣 《和永叔晋祠》:“ 晋 人须识 汉 史美,冉冉青髯似緑蒲。”红楼梦第一回:“定睛看时,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
(4).形容柔媚美好。 汉 蔡邕 《青衣赋》:“叹兹窈窕,生于卑微……脩长冉冉,硕人其頎。”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卷二:“其人淡而韵,盈盈冉冉。”
(5).迷离貌。 宋 范成大 《秋日杂兴》诗之二:“西山在何许?冉冉紫翠间。” 谢无量 《西湖旅兴寄怀伯兄五十韵》:“箩村深冉冉,桃涧碧娟娟。”
(6).缠绵貌。 唐 刘长卿 《送孔巢父赴河南军》诗:“边心冉冉乡人絶,寒色青青战马多。” 宋 张孝祥 《虞美人·别立之》词:“重湖风月,九秋天气,冉冉清愁如织。”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乡正:“通判 陈公钢 愷悌宜民,死无餘藏,而故民怀思冉冉。”
(7).匆忙貌。 南朝 梁 何逊 《聊作百一体》:“生途稍冉冉,逝水日滔滔。” 宋 王安石 《江南》诗:“冉冉欲何补,纷纷为此劳。” 宋 叶适 《吴参议挽歌词》:“冉冉试百巧,栖栖终一丘。”
(8).光亮闪动貌。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华光犹冉冉,旭日渐曈曈。” 唐 温庭筠 《偶题》诗:“画明金冉冉,筝语玉纤纤。” 宋 黄机 《喜迁莺》词:“冉冉波光,辉辉烟影,空翠溼霑襟袖。”
《漢語大詞典》:旖旎
(1).旌旗从风飘扬貌。引申为宛转柔顺貌。文选·扬雄〈甘泉赋〉:“夫何旟旐郅偈之旖旎也。”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旖旎,从风柔弱貌。” 唐 李白 《愁阳春赋》:“荡漾惚恍,何垂杨旖旎之愁人。” 清 孙枝蔚 《清明日泛 舟城 北》诗:“新烟何旖旎,黄鸟鸣春深。”
(2).温存柔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一箇箇旖旎风流济楚,不比其餘。” 凌景埏 校注:“旖旎,温柔。”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京娘 ﹞心生一计,于路只推腹痛难忍,几遍要解。要公子扶他上马,又扶他下马,一上一下,将身偎贴公子,挽颈勾肩,万般旖旎。” 清 王韬 《淞滨琐话·卢双月》:“闺房之乐,亦旖旎亦豪爽,逈与 京兆 画眉异趣。”
(3).多盛美好貌。《楚辞·九辩》:“窃悲夫蕙华之曾敷兮,纷旖旎乎都房。” 王逸 注:“旖旎,盛貌。” 汉 刘向 《九叹·惜贤》:“结桂树之旖旎兮,纫荃蕙与辛夷。”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因乃喜 海北 香……时时择其高胜,爇一炷,其香味浅短,乃更作,花气百和旖旎。” 清 赵翼 《酬钱璵沙》诗:“老树着花逾旖旎,晓星如月渐稀疏。” 陈毅 《广州花市》诗:“旖旎春如锦,看花人更红。”
《漢語大詞典》:妩媚(嫵媚)
亦作“娬媚”。
(1).姿容美好;可爱。三国志·魏志·锺繇传“策罢就第”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至于 荀公 之清谈, 孙权 之娬媚,执书嗢噱,不能离手。”新唐书·魏徵传:“帝大笑曰:‘人言 徵 举动疏慢,我但见其嫵媚耳。’”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一日,见幼妇立簷下,态殊嫵媚。” 洪深 《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她服饰甚华美,而态度甚端重。风流妩媚,却自能令人敬爱。”
(2).指柔媚的风格。 明 宋濂 《题魏受禅表后》:“笔法劲拔,如铸铁所成,盖得 蔡中郎 之遗意,至 唐 人效之,则流於娬媚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每一著笔,輒能乱真。今嫵媚而失苍劲者,皆 云友 作也。”
(3).爱悦;取悦。 唐 韩愈 《永贞行》:“狐鸣梟躁争署置,睗睒跳踉相嫵媚。” 金 段克己 《与隐之会午芹精舍酒间雨作》诗:“底是山灵相嫵媚,故驱风雨过江来。”
(4).谄媚。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 孙 甘言以娬媚, 曹 屈诈以羈縻。” 清 方文 《初度书怀》诗之三:“人情竞趋时,嫵媚者为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诗话下·沤寄生五古:“我性不嫵媚,与君合沦謫。”
《漢語大詞典》:和柔
(1).宽和柔顺。晏子春秋·问下二十:“事君之伦,知虑足以安国……和柔足以怀众。”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世南 外和柔而内忠直。” 明 李贽 《〈龙谿先生文录抄〉序》:“先生少壮至老,一味和柔,大同无我。”
(2).犹和软。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
(3).谓柔媚宜人。 宋 叶适 《与英上游紫霄观短歌》:“景物已和柔,川原倍敷荣。” 宋 刘克庄 《八声甘州·雁》词:“归兴何妨待,风景和柔。”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
《漢語大詞典》:娇声(嬌聲)
柔媚的声音。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乳燕引雏飞力弱,流鸎唤友娇声怯。”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樱桃小口娇声颤,不防花下,有人肠断。”《花月痕》第六回:“小妓便齐声唱起采莲歌来,前后娇声婉转,响遏行云。” 茅盾 《子夜》八:“﹝ 冯眉卿 ﹞袅着细腰跑到 冯云卿 跟前娇声说:‘爸爸!我要买几样东西。’”
分類:柔媚声音
《漢語大詞典》:媚骨
(1).比喻奉承阿谀的气质、品格。 陈子范 《有感》诗之二:“生无媚骨艰逢世,死有餘羞枉出山。”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十二:“ 鲁迅 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2).喻书法笔力柔媚。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书法:“ 卜中立 行书师章草,简劲无媚骨。”
《漢語大詞典》:娇笑(嬌笑)
谓柔媚的笑。 南朝 陈后主 《三妇艳词》诗之七:“小妇独娇笑,新来华烛前。” 茅盾 《子夜》十八:“ 林佩珊 腿一翘,一声娇笑。”
分類:柔媚
《漢語大詞典》:柔媚
(1).迎合奉承。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柔媚者受崇饰之祐,方稜者蒙訕弃之患。”旧唐书·庾準传:“ 準 素寡文学,以柔媚自进,既非儒流,甚为时论所薄。”古今小说·沈小霞相会出师表:“那奸臣是谁?姓 严 名 嵩 ……以柔媚得幸,交通宦官,先意迎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李忠定公从祀:“ 宋 至 靖康 建炎 之间,人臣皆以缄默柔媚、输国於人为奉职,而以恢復雪耻为不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从帮忙到扯淡》:“所谓国家的柱石,也常是柔媚的词臣。我们在 南朝 的几个末代时,可以找出这实例。”
(2).柔和美好,柔和妩媚。 宋 苏洵 《诗论》:“吾观《国风》婉孌柔媚,而卒守以正。”警世通言·假神仙大闹华光庙:“看这仙姑,颜色柔媚,光艷射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七:“ 福建 歌童名 点点 者,柔媚能文。” 柔石 《二月》二:“她底态度非常自然而柔媚。”
(3).指性情温和平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当时谚语说:‘万事不理问 伯始 ,天下中庸有 胡公 ’,意思是 胡广 熟悉典章,有办事经验;柔媚谦恭,能不抵触任何人。”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一节:“他( 唐太宗 )曾对群臣说:‘人家都说 魏徵 态度粗暴,我看起来却觉得更加柔媚。’这是因为他知道 魏徵 是帮助他避免亡国之祸的忠臣。”
《漢語大詞典》:狐魅
(1).犹狐妖。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当时有妇人著綵衣者,人皆指为狐魅。” 明徐复祚《红梨记·闺虑》:“怕归时,认我做狐魅妖魑,怎再肯相偎相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 南士 ﹞疑为狐魅幻形,不得追詰。”
(2).媚惑。以柔媚手段惑人。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 周 有婆罗门僧 惠范 ,姦矫狐魅,挟邪作蛊。”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进美妇人作狐魅天子意, 崇文 此生不为也。”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一折:“这妮子是狐魅人女妖精,缠郎君天魔祟。”
《漢語大詞典》:云态度(雲態度)
形容女子柔媚而轻盈的仪态。 宋 晏几道 《诉衷情》词:“云态度,柳腰肢。入相思。” 宋 赵以夫 《青玉案·荷花》词:“亭上佳人云态度。天然娇韵,十分撋就,唱尽《黄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