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716,分11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唐朝
朝论
朝典
朝饥
朝仪
会朝
会朝
朝衫
五朝
治朝
朝省
朝鲜
行朝
朝服
朝飞
《国语辞典》:唐朝  拼音:táng cháo
朝代名。(西元618~906)李渊代隋,国号唐,二十帝,二百八十九年。唐朝建都长安,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富强的盛世。当时文化优越,版图辽阔,声威远播,对邻近诸国,有深远的影响。
《漢語大詞典》:朝论(朝論)
朝廷上的议论。 唐 王勃 《平台秘略论·善政》:“守方雅以调蕃政,用公直而掌朝论。”
分類:朝廷议论
《漢語大詞典》:朝典
(1).朝廷的礼仪制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华歆 遇子弟甚整,虽閒室之内,严若朝典。”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臣山野人,不识朝典,见陛下合称臣否?”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寿星:“乡人耕凿自安,不諳朝典。”
(2).指与朝廷礼仪制度有关之物。《前汉书平话》卷中:“ 张良 即日将靴笏襴袍官爵於 汉王 面前纳了,拜舞毕:‘上覆我王,老臣年纪高大,不能长治朝纲,故纳三般朝典,辞我王。’”
(3).朝廷的法律。南史·邓琬传:“忠臣殉国,不谋其报,临难以干朝典,岂为下之节。” 宋 苏轼 《举刘景文状》:“如蒙朝庭擢用后,犯入已赃,及不如所举,甘伏朝典。”
(4).指与执行朝廷法律有关之物。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小官奉主公的命,将三般朝典是弓絃、药酒、短刀,赐与駙马 赵朔 ,随他服那一般朝典,取速而亡。”《七国春秋平话》卷中:“今遣 骑劫 代汝回朝,别议官赏。如违詔命,即赐朝典。”
《漢語大詞典》:朝饥(朝饑)
亦作“ 朝饥 ”。 早晨空腹时感到的饥饿。《诗·周南·汝坟》“惄如调飢” 汉 郑玄 笺:“惄,思也。未见君子之时,如朝飢之思食。”飢, 马瑞辰 通释:“《韩诗》説文 二徐 本作‘饥’。”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登峻则望远以忘百忧,临深则俯擥以遗朝飢。” 唐 杜甫 《述古》诗之一:“竹花不结实,念子忍朝饥。”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开壚引满相献酬,枯肠渴肺忘朝飢。”
见“ 朝飢 ”。
《國語辭典》:朝仪(朝儀)  拼音:cháo yí
朝廷上王及群臣所居之位及相拜揖的礼仪。《周礼。夏官司马。司士》:「正朝仪之位,辨其贵贱之等。」三国魏。曹植 责躬诗:「作蕃作屏,先轨是隳。傲我皇使,犯我朝仪。」
《國語辭典》:会朝(會朝)  拼音:huì cháo
1.诸侯、群臣朝见盟主或天子。《左传。昭公十六年》:「会朝之不敬,使命之不听。」
2.在朝廷相会。《庄子。外物》:「君曰:『渔者有余且乎?』左右曰:『有。』君曰:『令余且会朝。』」
《國語辭典》:会朝(會朝)  拼音:huì zhāo
一朝、一旦。《诗经。大雅。大明》:「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也作「会晁」、「会晁」。
《漢語大詞典》:朝衫
即朝服。 唐 韩愈 《酬司门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诗:“自知短浅无所补,从事久此穿朝衫。” 宋 陆游 《自郊外归北望谯楼》诗:“旷怀不耐微官缚,拟脱朝衫换钓舟。”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二折:“前日 杜子美 在此饮酒,因无酒钱,将他一领朝衫当下。” 清 吴伟业 《东莱行》:“中旨传呼赤棒来,血裹朝衫路人看。”参见“ 朝服 ”。
分類:朝服
《國語辭典》:朝服  拼音:cháo fú
臣子上朝觐见君主时所穿的礼服。《论语。乡党》:「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红楼梦》第一六回:「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
《骈字类编》:五朝
唐 白居易 喜入新年自咏 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
《漢語大詞典》:治朝
(1).古代天子诸侯三朝之一。在路门外,司士掌之,为每日视朝之所。周礼·天官·大宰:“王眡治朝,则赞听治。” 郑玄 注:“治朝,在路门外,羣臣治事之朝。”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周 之时有三朝:库门之外为外朝,询大事在焉;路门之外为治朝,日视朝在焉;路门之内曰内朝,亦曰燕朝。”参见“ 三朝 ”。
(2).政治清明的朝代。 宋 陈师道 《题王平甫帖》诗:“可恨治朝无此老,却嫌晚进不同生。” 明 李梦阳 《空同子·治道》:“故治朝君子七、小人三,不害其治。”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cháo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的场所,分为外朝、内朝、燕朝。《周礼。秋官。朝士》汉。郑玄。注:「周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2.三个朝代或三个帝王。宋。苏轼 题永叔会老堂诗:「三朝出处共雍容,岁晚交情见二公。」
《國語辭典》:三朝  拼音:sān zhāo
1.正月初一为一岁年、月、日之始,故称正月初一为「三朝」。《汉书。卷八一。孔光传》:「岁之朝,曰三朝。」唐。颜师古。注:「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文选。班固。东都赋》:「春王三朝,会同汉京。」
2.三日、三天。唐。李白 上三峡诗:「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3.俗称新婚、产后第三天。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育子》:「三朝与儿落脐炙囟。」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一折:「虽没甚房奁送,倒也落的三朝吃喜筵。」
《漢語大詞典》:朝省
犹朝廷。《汉书·刘向传》:“远絶宗室之任,不令得给事朝省,恐其与己分权。”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被甲胄者何尝充给,趋朝省者转困支持,州閭之货殖全疎,天地之灾祥屡应。”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畏慎相:“ 孔光 沐日归休,终日燕语,不及朝省政事。”
犹朝觐、朝见。 明 汪道昆 《远山戏》:“你可在门前候,但有客相访,只説相公朝省未回。”
《国语辞典》:朝鲜(朝鲜)  拼音:cháo xiān
国名。即现在的韩国。介于黄海、日本海之间。汉、唐以来,久为中国藩属。也称为「高丽」、「高句丽」、「句骊」。
《漢語大詞典》:行朝
犹行在。旧唐书·崔胤传:“伏乞詔赴行朝,以备还驾。” 宋 李纲 《论淮西军变札子》:“ 王德 擅离职守,奔归行朝。”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四年:“ 宜中 ( 陈宜中 )惶恐,亟召 秀夫 ( 陆秀夫 )还行朝。” 清 顾炎武 《延平使至》诗:“身留絶塞援枹伍,梦在行朝执戟班。”
分類:行朝行在
《國語辭典》:朝服  拼音:cháo fú
臣子上朝觐见君主时所穿的礼服。《论语。乡党》:「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红楼梦》第一六回:「贾赦贾珍亦换了朝服,带领贾蓉、贾蔷,奉侍贾母大轿前往。」
《骈字类编》:朝飞(朝飞)
唐 杜荀鹤 塞上 冰河夜渡偷来马,雪岭朝飞猎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