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报纸(報紙)  拼音:bào zhǐ
用一定名称,每日或每隔六日以下的期间,按期发行的出版品。旧称为「新闻纸」。
《国语辞典》:报界(报界)  拼音:bào jiè
新闻工作的行业。如:「他在报界是一位人人皆知的人物。」
分类:新闻行业
《國語辭典》:琐闻(瑣聞)  拼音:suǒ wén
零碎的消息。如:「报上除了刊登国内外重大消息之外,也登了不少本地琐闻。」
《国语辞典》:插播  拼音:chā bò
1.节目进行中插入的报导,多属重要的突发新闻或讯息。
2.电话用户在通话的状态下,可随时接听另一通新打进来的电话,而原有的通话仍予保留。如:「电信局的插播服务,可随时接听重要电话,不致贻误要务,错失良机。」
《国语辞典》:报业(报业)  拼音:bào yè
新闻工作的事业。如:「报禁解除后,我国的报业更加蓬勃发展。」
分类:新闻事业
《國語辭典》:短文  拼音:duǎn wén
短篇文章。如:「这篇短文写得也非常生动。」
《國語辭典》:开天窗(開天窗)  拼音:kāi tiān chuāng
1.在屋顶上开窗户。《清稗类钞。风俗类》:「巨索两道,木板为门,四面不透风,其颠开天窗,以泄炊烟,周围可四丈馀。」
2.原指报纸新闻、戏剧节目因遭删除或赶拍不及等原因,而导致部分无法刊出或播映。今泛指一般事情无法如期公开或交付成果。如:「为了避免直播球赛开天窗,主办单位已拟定各种因应措施。」「这个月的进度大幅落后,恐怕会开天窗,无法如期交货。」
3.没钱。如:「这些钱花完,我的荷包也就开天窗了。」
4.开花帐,经手钱财而假造帐目私吞。《隋史遗文》第四三回:「那无赖秀才,还思就科敛中开天窗。」《七修类稿。卷四九。奇谑类》:「今之歛人财而为首者剋减其物。谚谓『开天窗』。」
5.谑称鼻部溃烂的梅毒患者。
《國語辭典》:通讯社(通訊社)  拼音:tōng xùn shè
采访各地消息,供应新闻稿给各报馆发表的机关,但本身并不直接为读者及听众服务。如中央通讯社、美联社等。也称为「通信社」。
《國語辭典》:通讯员(通訊員)  拼音:tōng xùn yuán
采集外地新闻,利用各种通讯方法,随时记述所见所闻给报馆的人。也称为「通信员」。
《漢語大詞典》:宣染
着力宣传(新闻故事、特写、或其他新闻项目)例如:报界…把此事尽量地加以宣染。
《漢語大詞典》:新闻公报(新聞公報)
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委托通讯社就重大事件或问题发表的新闻性的公告和声明。
《漢語大詞典》:新闻记者(新聞記者)
采访和撰写、报道新闻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专职人员。 章炳麟 《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自兹以后,三段之文,五旌之教,愿以是遍告全国八面论师、新闻记者矣。” 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第二场:“ 赵大爷 ,您可预备好了哟,新闻记者一定会访问您!”
《漢語大詞典》:新闻社(新聞社)
即通讯社。采访、搜集和向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的机构。
《国语辞典》:普立兹奖(普立兹奖)  拼音:pǔ lì zī jiǎng
美国新闻奖的最高荣誉,为纪念美国名报人普立兹而设立。奖类共分新闻、文学、音乐三大类。新闻奖共十四项,文学、音乐奖共七项。对美国从事新闻报导的记者而言,普立兹奖是毕生追求的最高荣誉。
《国语辞典》:媒体造势(媒体造势)  拼音:méi tǐ zào shì
利用举办活动以引起新闻媒体注意,以达到宣传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