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8,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化本
鸿化
醇醨
驰风
训俗
画外
钦风
垂化
罢民
至政
率教
草靡
偃风
遗化
治教
《漢語大詞典》:化本
教化之本。南史·沈怀文传:“既物情不悦,容亏化本。” 唐 夏方庆 《风过箫赋》:“知化本之有眹,见天籟之在斯。” 明 文徵明 《明故湖广右参议墓碑》:“与民教学,导以化本,而纳以仁轨。”
分類:教化
《漢語大詞典》:鸿化(鴻化)
宏大的教化。旧时歌颂帝王的套语。《后汉书·章帝纪》:“朕闻明君之德,启迪鸿化,缉熙康乂,光照六幽。” 唐 符载 《谢手诏第二表》:“瞻彼疆域,小有康寧,此皆陛下睿谋鸿化之所被及。” 宋 范仲淹 《苏州谢就除礼部员外郎充天章阁待制表》:“坦圣怀而虚受,期鸿化以咸孚。”
《國語辭典》:醇醨  拼音:chún lí
1.浓烈的厚酒与温和的薄酒。宋。王禹偁〈北楼感事〉诗:「樽中有官酝,倾酌任醇醨。」
2.比喻民情风俗的纯厚与浇薄。宋。邢炳〈尔雅疏序〉:「醇醨既异,步骤不同。」
《漢語大詞典》:驰风(馳風)
(1).疾风。 南朝 宋 鲍照 《怀远人》诗:“驰风扫遥路,轻罗含夕尘。”
(2).传播教化。梁书·武帝纪上:“相国 梁王 ,天诞睿哲……文馆盈绅,戎亭息警,浹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
《漢語大詞典》:训俗(訓俗)
(1).教化民众。子华子卷上:“吾闻之,太古之圣人所以范世训俗,有恒言者,有曲言者。” 唐 王泠然 《登城判对》:“先王训俗,禁以窥临,君子执身,慎乎登降。” 清 林则徐 《晓谕粤省士商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梓桑绅士,宜有以训俗型方,詎忍安坐迁延,不一援手。”
(2).佛教指讲经说法训迪世俗之人。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二·道安》:“ 安法师 器识伦通,风韵标朗,居道训俗,徽绩兼著。”
《漢語大詞典》:画外(畫外)
化外。指政令教化所不及之地。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及 文帝 践阼,改为司空,进封 乐平乡侯 ”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粮畜於食,勇畜於势,虽坐曜烈威而众未动,画外之蛮,必復稽顙以求改往而效用矣。”三国志·魏志·王朗传“ 权 子不至,车驾临 江 而还” 裴松之 注引 晋 王沉 《魏书》:“今将休息,栖 备 高山,沉 权 九渊,割除摈弃,投之画外。”
《漢語大詞典》:钦风(欽風)
谓敬慕其风俗教化。《晋书·赫连勃勃载记》:“故伪 秦 以三世之资,丧魂於 关 陇 ; 河 源 望旗而委质,北虏钦风而纳款。”
《分类字锦》:垂化
魏志杨俊传王象为散骑常侍荐俊曰伏见南阳太守杨俊自初弹冠所历垂化再守南阳恩德流著
分类:教化
《漢語大詞典》:罢民(罷民)
(1).不从教化、不事劳作之民。周礼·秋官·司圜:“掌收教罢民。”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罢民谓恶人不从化、为百姓所患苦而未入五刑者也。”周礼·秋官·大司寇:“以圜土聚教罢民。” 郑玄 注:“民不愍作劳,有似於罢。” 清 钱谦益 《狱中杂诗》之一:“老去头衔更何有,从今祇合号罢民。”
(2).疲困之民。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以骄主使罢民而国不亡者,天下少矣。” 汉 桓宽 盐铁论·诏圣:“罢马不畏鞭箠,罢民不畏刑法。”
(3).谓使民疲劳。左传·昭公四年:“取陵于大国,罢民而无功。”晏子春秋·杂上十七:“年充众和而伐之,臣恐罢民弊兵,不成君之意。”
《漢語大詞典》:至政
(1).极清明的政治。尸子·神明:“是故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不施而仁,有诸心而彼正,谓之至政。”
(2).极力施行政治教化。《孔子家语·刑政》:“至刑无所用政, 桀 紂 之世是也;至政无所用刑, 成 康 之世是也。”
《漢語大詞典》:率教
(1).实行教化。 晋 挚虞 《典校五礼表》:“夫革命以垂统,帝王之美事也;隆礼以率教,邦国之大务也。”
(2).遵从教导。新唐书·卓行传·阳城:“沉酗不率教者皆罢。” 宋 苏轼 《南安军学记》:“其不率教者,甚者则挞之,小则书以记之。” 徐特立 《徐懋恂由巴黎致湘学界书》:“盖虚心率教,不患程度之低。”
《漢語大詞典》:草靡
(1).草顺风倒伏。比喻教化风行。 汉 刘向 说苑·君道:“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 晋 潘岳 《闲居赋》:“训若风行,应如草靡。” 唐 岑参 《感旧赋》:“捧 尧 日以云从,扇 舜 风而草靡。”
(2).犹披靡。喻溃败。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 行恭 ﹞力卫乘舆,直出行阵,大呼雷吼,长刃雪飞,观者为之骨寒,向者为之草靡。”
《漢語大詞典》:偃风(偃風)
(1).比喻教化普及。语本论语·颜渊:“草上之风,必偃。”《南齐书·乐志三》:“偃风裁化,暅日敷祥。”
(2).草倒伏于风中。 清 赵翼 《右手忽患风痹食指中指不能把笔将成痼疾矣》诗:“离披偃风草,槎枒触眼刺。”
《漢語大詞典》:遗化(遺化)
前人留下的教化。史记·儒林列传:“及 高皇帝 诛 项籍 ,举兵围 鲁 , 鲁 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絶,岂非圣人之遗化,好礼乐之国哉?” 三国 魏明帝 《苦寒行》:“遗化布四海,八表以肃清。”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因 舜 禹 之遗化,明吾君之至仁。”
《漢語大詞典》:治教
犹政教。指政事与教化。 唐 武元衡 《渐至涪州先寄王使君》诗:“治教通夷俗,均输问大田。”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 宋 德隆盛,治教休明。”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经》:“当时治教熙洽,可以比隆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