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握图临宇(握图临宇)  拼音:wò tú lín yǔ
掌握全国地图,君临天下。比喻拥有政权。《魏书。卷五六。崔辩传》:「伏惟皇魏握图临宇,总契裁极,道敷九有,德被八荒。」
《国语辞典》:中央政府  拼音:zhōng yāng zhèng fǔ
一国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机构。现今世界各国,多以建都所在地为中央政府所在地。
《国语辞典》:政党政治(政党政治)  拼音:zhèng dǎng zhèng zhì
一个国家透过政党来行使国家政权的一种形式。尤指执政党行使与主导国家政权的运作,在野党从旁监督的政治过程。有时也可指政党为实现政党目标所做的一切活动。
《国语辞典》:议会政治(议会政治)  拼音:yì huì zhèng zhì
由人民选举出来的代表组成议会行使政权的政治。
《国语辞典》:黑衫队(黑衫队)  拼音:hēi shān duì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法西斯政权所成立的政党武装部队。主要目的在于打击反对党势力。因其队员均著黑色制服,故称为「黑衫队」。最著名的黑衫队,为西元一九一九年墨索里尼义大利法西斯党所成立的战斗队,及一九二五年希特勒德国纳粹党的党卫军。
《国语辞典》:翻身户(翻身户)  拼音:fān shēn hù
中国共产党取得政权的过程中,实施土地改革,严厉打击地主与富农阶级,而原本受压迫和剥削的贫农和工人阶级,因获得「解放」而被视为翻身,他们的家庭则称作翻身户。
《國語辭典》:坐江山  拼音:zuò jiāng shān
比喻掌握政权。如:「纵观古今朝代,从未有暴君能够长期坐江山,屹立不倒的。」
《國語辭典》:总统制(總統制)  拼音:zǒng tǒng zhì
民主国家行政、立法权完全分立,行政机关的职权,集中于元首的政治制度,称为「总统制」。此制可以美国为代表。
《国语辞典》:帝王政治  拼音:dì wáng zhèng zhì
政权操纵、掌控在帝王手里的专制政治。
《国语辞典》:朝迁市变(朝迁市变)  拼音:cháo qiān shì biàn
形容政权改换,社会变迁。唐。王绩〈重答杜使君书〉:「虽国破家亡,朝迁市变,谱牒存录,宗次可推。」
《国语辞典》:大韩民国(大韩民国)  拼音:dà hán mín guó
Republic of Korea
国名。位于东北亚,朝鲜半岛,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与共产政权的北韩分界,即一般所谓的南韩。面积九万九千二百三十六平方公里,人口约四千三百五十二万。首都为首尔(Seoul)。信仰佛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天道教,主要语言为韩语。于西元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独立,所以订该日为国庆日。币制为Won。
《国语辞典》:劳改营(劳改营)  拼音:láo gǎi yíng
一般指共产政权实施强制劳动改造的场所。将所谓的反革命分子和刑事犯集中,强迫劳动生产,进行政治思想改造等活动。中共劳动改造制度出现于1960年代,现已废除。也称为「劳改场」、「劳改农场」、「劳动农场」。
《国语辞典》:伪政权(伪政权)  拼音:wèi zhèng quán
称不合法的政权。如中共所建的政权,即是伪政权。
《國語辭典》:改朝换代(改朝換代)  拼音:gǎi cháo huàn dài
推翻旧有的朝代,代之以新建立的政权。如:「历史上每当改朝换代,就会牺牲许多性命。」
《漢語大詞典》:改姓易代
谓朝代改换。泛指政权更替。宋书·符瑞志上:“岁星入太微,内有兵乱,人主以弱。三者, 汉 改姓易代之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