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在野内阁(在野内閣)
即影子内阁。资产阶级在野党为争夺政权,在其议会党团内部按照内阁的结构预先组织上台执政的班子。议会进行政策辩论时,在野内阁的各部“大臣”各就有关方面发言。1907年 英国 保守党首先设立。
《國語辭典》:执政党(執政黨)  拼音:zhí zhèng dǎng
执掌政权的政党。相对于在野党而言。
《漢語大詞典》:土邦
亚洲 和 非洲 某些国家在 英国 殖民统治下以独立形式存在的政权,一国之内可有若干个土邦。
《國語辭典》:五胡十六国(五胡十六國)  拼音:wǔ hú shí liù guó
自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曾在中国境内建立政权的五个北方民族及其所建立的政权。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十六国指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成汉。
《漢語大詞典》:统治阶级(統治階級)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
《漢語大詞典》:遗棰(遺箠)
丢失鞭子。比喻丧失政权。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 秦 摄利衡以御宇内,执修箠以笞八极,驂服以罢而鞭策愈加,故有倾衡遗箠之变。”
《國語辭典》:移天易日  拼音:yí tiān yì rì
移、易,均有变换之意。移天易日比喻奸臣盗弄大权,颠倒是非。《晋书。卷五九。齐王囧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也作「移天徙日」。
分類:政权
《国语辞典》:民主主义(民主主义)  拼音:mín zhǔ zhǔ yì
人民行使政权、国家主权为全体人民共有、由人民行使政权、社会福利为全体人民所共享的主义。社会、经济、教育在全体民意支配下运作,而非少数特殊阶级所垄断。
《国语辞典》:流产政变(流产政变)  拼音:liú chǎn zhèng biàn
政治上的反对人士,从事推翻原有政权的行动或计画失败。如:「苏俄在西元一九九一年发生了一次流产政变。」
《国语辞典》:秘密警察(秘密警察)  拼音:mì mì jǐng chá
一种隐密身分的警察制度。在极权统治政权中,为了监控人民的言行、思想,设有此一制度。由警察假扮平民,进行暗中侦查、搜證、逮捕,往往造成恐怖的气氛。
《国语辞典》:权能区分(权能区分)  拼音:quán néng qū fēn
将国家的政治大权,分为政权与治权。人民有充分的政权,以直接管理国事;政府有充分的治权,以治理全国事务。如此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权与能划分清楚,称为「权能区分」。
《国语辞典》:国不堪贰(国不堪贰)  拼音:guó bù kān èr
一个国家不能由两个国君来统治,因国家的政权必须统一。《左传。隐公元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国语辞典》:傀儡政权(傀儡政权)  拼音:kuǐ lěi zhèng quán
形式上虽为独立国家,但实质上却受他国或外力所操纵的政权。如伪满州国。
《国语辞典》:公共电视(公共电视)  拼音:gōng gòng diàn shì
仅考虑是否合于公共利益,而不计较政府、政权、商业利益的国营电视广播。此乃英国广播公司(BBC)第一任总理雷斯勋爵创于西元一九二六年。我国公共电视则于民国七十三年五月二十日开播。缩称为「公视」。
《国语辞典》:极权国家(极权国家)  拼音:jí quán guó jiā
政权由个人或少数人控制,实行极权主义的国家。如义大利由法西斯党执政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