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事 → 叓事”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政事  拼音:zhèng shì
泛称政治事务。《论语。先进》:「政事:冉有、季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史传》:「牝鸡无晨,武王首誓;……岂唯政事难假,亦名号宜慎矣。」
《漢語大詞典》:政事堂
唐 宋 时宰相的总办公处。 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 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改称中书门下,因宰相名义上即为中书门下省长官之故。下设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北宋 就中书内省设政事堂,简称中书,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号称“二府”。 元丰 改制后,遂以尚书省的都堂为宰相办公所在,因也称都堂为政事堂。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太祖 登 正阳门 ,望城中诸军未有归者,乃脱甲诣政事堂。”
《分类字锦》:主政事笔(主政事笔)
通典至德二载三月宰相分直主政事笔每一人知十日
分类:宰执
《分类字锦》:通晓政事(通晓政事)
北史郑善果母崔氏传善果为鲁郡太守母性贤明有节操博涉书史通晓政事每善果出听事母辄坐胡床于障后察之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即赐之坐相对谈笑若行事不允或妄嗔怒母乃还堂蒙袂而泣终日不食
分类:
《国语辞典》:参知政事(参知政事)  拼音:cān zhī zhèng shì
职官名。唐代设置,宋初于同平章事之下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简称为「参政」。辽、金、元相承,明废。
《高级汉语词典》:平章政事
丞相
《國語辭典》:事业(事業)  拼音:shì yè
1.做事、创业有成。《庄子。骈拇》:「故此数子者,事业不同。」《红楼梦》第五五回:「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
2.有条理、规模且有益于公众的事。如:「慈善事业」。
《漢語大詞典》:有政
(1).政事;政治。有,助词。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
(2).有政事。论语·子路:“ 冉子 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3).指有善政。 章炳麟 《訄书·订文》:“是故国有政者,其伦脊必析,纲纪必秩,官事民治日以孟晋,虽欲文之不孟晋,不可得也。”
《國語辭典》:民政  拼音:mín zhèng
地方人民的政事。《宋史。卷八。真宗本纪三》:「戊申,禁内臣出使预民政。」
《漢語大詞典》:外治
(1).指政事,国事,与“内职”相对。礼记·昏义:“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仁义法:“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庆元四年:“望陛下遵用 仁宗 、 高宗 故事,令侍讲之臣,仰稽《三朝寳训》所举外治数条,详悉讲明,以备观览。”
(2).中医学名词。如外科手术、针灸、推拿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外治。与“内治”相对言。
《漢語大詞典》:吏政
(1).官吏的政绩。宋书·裴松之传:“今使兼散骑常侍 渝 等申令四方,周行郡邑……观察吏政,访求民隐,旌举操行,存问所疾。”
(2).犹政事。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美孺 资和易,与人言如恐伤之。至临吏政,是非毅然不可夺,君子人也。”
《漢語大詞典》:阳政(陽政)
指宫廷以外的政事,国内政事。国语·鲁语下“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天子与公卿因朝日以修阳政而习地德,因夕月以治阴教而糺天刑。” 董增龄 正义:“《昏义》:‘天子理阳道,阳事不得,责见於天,日为之食。’则朝日所修,正指地产之阳德。”后汉书·五行志三:“ 安帝 永初 元年,雨雹。二年,雨雹,大如鸡子。三年,雨雹,大如鴈子,伤稼。 刘向 以为雹,阴胁阳也。是时 邓太后 以阴专阳政。”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一:“ 汉 儒集《礼经》,始阳政阴教,分属帝后。”
《國語辭典》:庙堂(廟堂)  拼音:miào táng
1.宗庙。《礼记。礼器》:「庙堂之上,罍尊在阼,牺尊在西。」《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
2.朝廷。宋。范仲淹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孤本元明杂剧。活拿萧天佑。第一折》:「你是那调和鼎鼐庙堂臣,扶危救困安邦器。」
《國語辭典》:为政(為政)  拼音:wéi zhèng
1.治理国家,执掌国政。《诗经。小雅。节南山》:「不自为政,卒劳百姓。」《左传。宣公元年》:「于是晋侯侈,赵宣子为政,骤谏而不入,故不竞于楚。」
2.指执政者。《仪礼。大射》:「自阼阶前曰:『为政请射。』」汉。郑玄。注:「为政谓司马也。司马,政官,主射礼。」
3.处理政事。唐。宋之问 送许州宋司马赴任诗:「当闻力为政,遥慰我心愁。」
4.做主。《左传。宣公二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
5.从政为官。如:「奉公守法,克尽职守,是为政第一要务。」《论语。为政》:「子奚不为政?」
《國語辭典》:大事  拼音:dà shì
1.重要的事。《红楼梦》第六七回:「看那个光景,倒像有什么大事是的。」
2.丧亡送终之事。《孟子。离娄下》「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3.婚姻,终生之事。《红楼梦》第五七回:「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
4.国之戎事与祭祀。《礼记。月令》:「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5.大事业。《三国演义》第一回:「吾颇有资财,当招募乡勇,与公同举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