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14,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军国
公田
鞭笞
御气
官田
失身
开关
致人
失节
鞭箠
意马
理性
凡尔
操纵
智术
《國語辭典》:军国(軍國)  拼音:jūn guó
1.军务及国政。《文选。干宝。晋纪论晋武帝革命》:「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上》:「威在河中讨三叛时分,得朝廷诏书,见其处分军国之事,皆合机宜。」
2.以军事统治的独裁国家。
《國語辭典》:公田  拼音:gōng tián
1.古井田法,称居中的一区。《诗经。小雅。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
2.公家的田。《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公田假与贫民。」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序〉:「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3.旧时一族公有的「族田」,族人也习称为「公田」。
《國語辭典》:井田  拼音:jǐng tián
1.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称为「井田」。
2.泛指田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
《國語辭典》:鞭笞  拼音:biān chī
1.用鞭子抽打。《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然而使王良操左革而叱吒之,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马不能行十里,共故之。」也作「鞭打」。
2.鞭策驱使。《汉书。卷四三。陆贾传》:「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
《國語辭典》:御气(御氣)  拼音:yù qì
1.控制血气。宋。吕祖谦《东莱先生左氏博议。卷五。楚武王心荡》:「圣贤君子以心御气,而不为气所御。」
2.乘风而行。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时乘既位,御气之驾翔焉。」也作「驭气」。
《國語辭典》:官田  拼音:guān tián
公家所有的田地。如:「古时官田通常由佃农耕种。」宋。乐雷发 逃户诗:「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國語辭典》:失身  拼音:shī shēn
1.女子失去贞节。《汉书。卷五七。司马相如传上》:「今文君既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此非娘子自肯失身,这是所遭不幸,娘子立志自明。」
2.身受危害。《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列传》:「居赫赫之势,失身且有日矣。」
3.失去操守。《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公仪表非俗,何故失身于贼?」
4.裸露身体。《红楼梦》第九七回:「难道他个女孩儿家,你还教他失身露体,精著来光著去。」
《國語辭典》:开关(開關)  拼音:kāi guān
1.指可以使电路接通、中断或转接到其他电路的电气装置。
2.开启城门或关隘。《楚辞。屈原。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漢語大詞典》:致人
(1).控制别人。孙子·虚实:“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2).招致人才。 明 刘基 《郁离子·枸橼》:“或问致人之道。 郁离子 曰:‘道致贤,食致民……故善致物者,各以其所好致之。’”
《國語辭典》:失节(失節)  拼音:shī jié
1.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2.妇女失去贞节。《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3.失去调节、控制。《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4.违背礼节。《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國語辭典》:鞭箠  拼音:biān chuí
用鞭子抽打。《国语。吴语》:「越国固贡献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木马不能行,亦不费食,骐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也作「鞭打」。
《國語辭典》:意马(意馬)  拼音:yì mǎ
形容人心思不定。
分類:控制心神
《國語辭典》:心猿意马(心猿意馬)  拼音:xīn yuán yì mǎ
佛教以猿马性喜外驰来形容众生的心,不能安住,喜攀缘外境。《敦煌变文集新书。卷二。维摩诘经讲经文》:「卓定深沉莫测量,心猿意马罢颠狂。」后用来形容心意不定,不能自持。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俺从今把心猿意马紧牢栓,将繁华不挂眼。」《警世通言。卷二。庄子休鼓盆成大道》:「那婆娘心猿意马,按捺不住。」也作「意马心猿」。
《國語辭典》:理性  拼音:lǐ xìng
1.心理学上指一种个人风格类型。此种类型的特质为以逻辑推理方式来观察事情。不易显露情感,不善同情,也不在意人际关系是否和谐。相对于感性而言。如:「理性的人虽似无情,但在法理的维护上立场比较稳。」
2.思考、判断、推理等的能力。相对于感性而言。
3.理智、冷静。如:「遇到大事千万要理性思考,沉著应对,切莫感情用事,坏了大局。」
《國語辭典》:凡尔(凡爾)  拼音:fán ěr
一项活动的装置。为英语valve的音译。装设在管子的中间或末端,可以用来控制液体或气体流量的大小或全部关闭。也译作「凡而」、「瓦拉」、「瓦路」。
《國語辭典》:操纵(操縱)  拼音:cāo zòng
1.驾驶、驾控。如:「为了如期完工,工人们通宵澈夜的轮流操纵挖土机。」
2.控制、指挥。宋。曾巩 洪州新建厅壁记:「凡县之政无小大,令主簿皆独任,而民事委曲,当有所操纵缓急,不能一断以法。」明。归有光〈送嘉定县令序〉:「侯能操纵有法,赋办而民不惊,其贤三也。」
《國語辭典》:智术(智術)  拼音:zhì shù
智慧谋略。《三国演义》第三八回:「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迄无所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