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舆榇(輿櫬)  拼音:yú chèn
用车载运棺材,自明有死罪或以死自誓。《左传。僖公六年》:「许男面缚衔璧,大夫衰绖,士舆榇。」《周书。卷四○。颜之仪传》:「运乃舆榇诣朝堂,陈帝八失。」
《国语辞典》:四依  拼音:sì yī
佛教用语。面对听闻的教法有冲突或有疑义时,抉择佛法的四个依从的准则:一、依法不依人,谓依从真理,不依从人。二、依义不依语,谓依从佛法的思想内涵,不依从文字的表面意思。三、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谓依从佛陀最究竟的教说,不可舍弃前者依从权宜性的教法。四、依智不依识,谓依从了悟真理的智慧,不依从凡夫的认知。《大方广十轮经》卷八:「依于四依,具四辩才。」也作「四依止」。
《國語辭典》:侵入  拼音:qīn rù
1.进犯。《书经。泰誓》中「侵于之疆」句下汉。孔安国。传:「言我举武事侵入纣郊疆伐之。」《史记。卷一一○。匈奴传》:「其后汉方南诛两越,不击匈奴,匈奴亦不侵入边。」
2.未经允许而进入。如:「有人侵入禁区,请尽速将其驱离。」
《國語辭典》:节略(節略)  拼音:jié lüè
1.纲要、摘要。如:「这是演讲稿的节略,你不妨参考看看。」
2.简要、简略。如:「由于时间有限,他向大家节略陈述了事实一遍。」
3.一种外交文书。用书面略述事情的大要,其重要性次于照会。《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因在袖里拿出一个节略来递与杜少卿,叫家人把那两封银子交与杜老爷家人带去。」
《國語辭典》:识大体(識大體)  拼音:shì dà tǐ
明白事理,能顾全大局。如:「他年纪虽轻,却能识大体,不恣意妄为。」
《國語辭典》:人妖  拼音:rén yāo
1.反常的事物或现象。《韩诗外传》卷二:「枯耕伤稼,枯耘伤岁,政险失民;田秽稼恶,籴贵民饥,道有死人;寇贼并起,上下乖离,邻人相暴,对门相盗,礼义不修;牛马相生,六畜作妖;臣下杀上,父子相疑,是谓人妖,是生于乱。」《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2.本指女扮男、男扮女、行为不守常法的人。《南史。卷四五。列传。崔慧景》:「东阳女子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解文义,遍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明帝)叹曰:『如此之伎,还为老妪,岂不惜哉!』此人妖也。」《醒世恒言。卷ㄧ○。刘小官雌雄兄弟》:「具疏奏闻,刑部以为人妖败俗,律所不载,拟成凌迟重辟,决不待时。」今特指原非女性,但透过手术、药物等方式变性,使自己具备女性特徵的人。含贬义。
《漢語大詞典》:暖室
(1).向阳或有取暖设备的房间。 唐 白居易 《春葺新居》诗:“移花夹暖室,洗竹覆寒池。” 宋 陆游 有《新治暖室》诗。
(2).暖屋。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暖房:“新迁居者,邻里送酒食过饮,曰暖房。輟耕録亦曰暖屋,又曰暖室。”参见“ 暖屋 ”、“ 暖房 ”。
《國語辭典》:管事  拼音:guǎn shì
1.管理事务。《红楼梦》第六二回:「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閒了替你们一算计。」
2.地位较一般仆人高,负责管理家事或庶务的人。《老残游记》第一八回:「这是魏家的一个管事、两个长工。」
3.管用、有用。如:「没想到他介绍的这药方,倒挺管事的。」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换妾
(1).喻旧爱失宠或有功被弃。 唐 纪唐夫 《骢马曲》:“今日虏平将换妾,不如罗袖舞春风。”
(2).换取姬妾。 明 高启 《石崇墓》诗:“真珠换妾胜惊鸿,笑踏香尘如踏空。”
《漢語大詞典》:扳龙(扳龍)
比喻依附帝王或有权势的人。 南朝 宋 鲍照 《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扳龙不待翼,附驥絶尘溟。”
《漢語大詞典》:四和
(1).古谓太阳运行四方所达到的极限之处。周髀算经卷下:“日运行处极北,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凡此四方者,天地四极四和。” 赵爽 注:“四和者,谓之极。子午卯酉,得东西南北之中,天地之所合,四时之所交,风雨之所会,阴阳之所和。然则百物阜安,草木蕃庶,故曰四和。”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天道《三礼义宗》:“天有四和。 崑崙 之四方,其气和暖,谓之和。天道左转,一日一夜转过一度;日月左行於天而转,一日一夜帀於四和。”
(2).指四种香或有香味的物质。 宋 陈郁 《话谀》:“香有富贵四和,不若臺阁四和;臺阁四和,不若山林四和。盖荔枝壳、甘蔗滓、乾柏菜、茅山黄连之类,各有自然之香也。”
(3).香炉名。 明 陈士元 《俚言解》卷二:“四和,炉名也,四方有窍生风,焚香则烟篆迴转,俗以人之周旋不滞者比之。”
《漢語大詞典》:行提
行文提取人犯、案卷或有关之物。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看须知》:“又有某案奉某衙门行提。”
《漢語大詞典》:绝统(絶統)
中断之宗祀。多用于王室或有爵位者。汉书·丙吉传:“盖闻褒功德,继絶统,所以重宗庙,广圣贤之路也。”南史·韦鼎传:“僕观明公,天纵神武,继絶统者,无乃是乎。”
《國語辭典》:福音  拼音:fú yīn
1.基督教徒称耶稣所说的话及其门徒所传布的教义。如:「牧师的职责即在向教徒传布福音。」
2.有益于公众的言论。如:「他的讲演发人深省,是世人的福音。」